一种具备安全气囊装置的电梯及其控制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281756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07 10:5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备安全气囊装置的电梯及其控制方法,电梯轿厢上设置有上安全气囊装置和下安全气囊装置,上安全气囊装置安装于电梯轿厢的顶部,下安装气囊装置安装于电梯轿厢的底部,上撞弓触发上极限开关,上极限开关反馈至控制柜,控制柜控制上下安装气囊装置启动,下撞弓触发下极限开关,下极限开关反馈至控制柜,控制柜控制下安装气囊装置启动。上述具备安全气囊装置的电梯及其控制方法,使电梯对重在碰撞对重缓冲器前,能够控制上安全气囊装置和下安全气囊装置同时打开,避免人体受到二次碰撞;电梯轿厢在碰撞轿厢缓冲器前,能够控制下安全气囊装置打开,降低碰撞的冲击力,从而实现保护轿厢内的人体,降低事故等级,提高电梯运行的安全性。高电梯运行的安全性。高电梯运行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备安全气囊装置的电梯及其控制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梯用安全气囊
,尤其是涉及一种具备安全气囊装置的电梯及其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电梯的安全设计有很多种,安全等级高的,需要设计电气控制安全保护和机械安全保护并存,甚至还需要设计保护冗余。比如,电梯失控坠落或上抛,电气控制检测到系统失控或速度超速,电气控制安全装置触发阻止电梯跌落,如若阻止不了,则由电梯轿厢缓冲器或对重缓冲器对跌落电梯进行保护以及降低安全事故损害。
[0003]现在的设计限速器和安全钳还有缓冲器,都是针对失控失速而坠落的电梯设计的,但是安全保护范围有限,因此社会会经常出现电梯坠落的事故,而且在事故中只要轿厢里有乘客都会受伤,80%的伤势都比较重,甚至会出现死亡的现象。尤其是出现电梯上抛时对人体的伤害最严重,人体被上抛至轿厢顶部撞击,然后再跌落到轿厢底部,对人体造成二次伤害。
[0004]目前对防止电梯坠落或上抛的设计可以减少一定的经济损失,但对保护人身作用还是很低,因为人随着电梯一起坠落,在电梯接触缓冲器瞬间,缓冲器弹簧还未达到压缩过程,相当于电梯直接撞击缓冲器,此刻瞬间已经对人身造成伤害,即便是后续缓冲器压缩进行缓冲保护,缓冲器对人体没起到缓冲作用。同样电梯撞击对重缓冲器的瞬间,人体被上抛,缓冲器并未起到缓冲人体上抛的速度或力度。
[0005]鉴于现在电梯坠落出现的后果,且分析电梯目前设计后,发现目前电梯对人身安全的保护能力太低了,对于这种设计上弊端,新设计一种电梯安全气囊装置,在电梯坠落撞击缓冲器瞬间或电梯上抛前激发对人身保护的装置,以此保护人身安全。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备安全气囊装置的电梯及其控制方法,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以此保护人身安全。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8]一种具备安全气囊装置的电梯,包括有电梯井道、电梯机房、电梯轿厢、曳引轮、导向轮、钢丝绳、电梯对重、对重缓冲器、轿厢缓冲器和控制柜,所述电梯机房设置于所述电梯井道的顶部,所述曳引轮、所述导向轮和所述控制柜安装于所述电梯机房中,所述对重缓冲器和所述轿厢缓冲器安装于所述电梯井道的底部,所述电梯对重和所述电梯轿厢于所述电梯井道活动,所述钢丝绳一端与所述电梯轿厢连接,且另一端依次绕过所述曳引轮和所述导向轮后,与所述电梯对重连接,所述对重缓冲器位于所述电梯对重的下方,所述轿厢缓冲器位于所述电梯轿厢的下方;
[0009]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电梯轿厢上设置有上安全气囊装置和下安全气囊装置,所述上安全气囊装置安装于所述电梯轿厢的顶部,所述下安装气囊装置安装于所述
电梯轿厢的底部,所述上安全气囊装置和所述下安全气囊装置与所述控制柜电连接;
[0010]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电梯轿厢上设置有上撞弓和下撞弓,所述上撞弓和所述下撞弓安装于所述电梯轿厢的同一侧,所述电梯井道上设置有上极限开关和下极限开关,所述上极限开关设置于所述电梯井道的上侧,所述下极限开关设置于所述电梯井道的下侧,所述上极限开关和所述下极限开关与所述控制柜电连接,所述上撞弓触发所述上极限开关,所述上极限开关反馈至所述控制柜,所述控制柜控制所述上安装气囊装置和所述下安装气囊装置启动,所述下撞弓触发所述下极限开关,所述下极限开关反馈至所述控制柜,所述控制柜控制所述下安装气囊装置启动。
[0011]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电梯轿厢的顶部设置有吊顶,所述上安全气囊装置包括有上安全气囊、悬挂弹簧和上电控气体发生装置,所述吊顶的上端设置有气囊放置槽,所述上安全气囊放置于所述气囊放置槽中,所述上安全气囊与所述上电控气体发生装置连通,所述上电控气体发生装置安装于所述电梯轿厢的顶部,所述悬挂弹簧的一端与所述电梯轿厢的顶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吊顶的上端连接。
[0012]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吊顶上设置有轿厢照明灯。
[0013]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电梯轿厢的底部设置有地板支撑块和轿厢地板,所述地板支撑块有序设置于所述电梯轿厢的底部,所述轿厢地板设置于所述地板支撑块的上方,所述下安全气囊装置包括有下安装气囊、预紧弹簧和下电控气体发生装置,所述下安全气囊设置于所述两个相邻的地板支撑块之间,所述下安全气囊与所述下电控气体发生装置连通,所述下电控气体发生装置安装于所述电梯轿厢的外壁上,所述预紧弹簧的一端与所述电梯轿厢的底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轿厢地板的下端连接。
[0014]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电梯轿厢的底部向外侧延伸设置有限位空间,所述底板的端部于所述限位空间内活动。
[0015]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上撞弓触发所述上极限开关时,所述电梯对重与所述对重缓冲器的距离为200

400mm;所述下撞弓触发所述下极限开关时,所述电梯轿厢与所述轿厢缓冲器的距离为200

400mm。
[0016]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曳引轮上安装有编码器,所述编码器与所述控制柜电连接。
[0017]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控制柜包括有电梯主控MCU模块、触发模块、速度模块和安全气囊模块,所述触发模块、所述速度模块和所述安全气囊模块分别与所述电梯主控MCU模块电连接,所述编码器与所述速度模块电连接,所述触发模块分别与所述上极限开关和所述下极限开关电连接,所述安全气囊模块分别与所述上电控气体发生装置和所述下电控气体发生装置电连接。
[0018]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控制柜进一步包括有ARD装置,所述ARD装置与所述电梯主控MCU模块电连接。
[0019]作为本专利技术的另外一种方案:一种如上述的具备安全气囊装置的电梯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0020]S1、所述电梯轿厢是否触发极限开关,若是则进入步骤S2,若否则重新进入步骤S1;
[0021]S2、判定是否触发上极限开关,若是则进入步骤S3,若否则进入步骤S5;
[0022]S3、判定所述电梯轿厢速度是否超过0.8m/s,若是则进入步骤S4,若否则重新进入步骤S1;
[0023]S4、所述电梯主控MCU模块发送控制信号至所述安全气囊模块,所述安全气囊模块控制所述上电控气体发生装置和所述下电控气体发生装置启动;
[0024]S5、判定所述电梯轿厢速度是否超过0.8m/s,若是则进入步骤S6,若否则重新进入步骤S1;
[0025]S6、所述电梯主控MCU模块发送控制信号至所述安全气囊模块,所述安全气囊模块控制所述下电控气体发生装置启动。
[0026]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上述具备安全气囊装置的电梯及其控制方法,发生事故时使电梯对重在碰撞对重缓冲器前,能够控制上安全气囊装置和下安全气囊装置同时打开,避免人体受到二次碰撞;使电梯轿厢在碰撞轿厢缓冲器前,能够控制下安全气囊装置打开,降低碰撞的冲击力,从而实现保护轿厢内的人体,降低事故等级,提高电梯运行的安全性。
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备安全气囊装置的电梯,其特征在于,包括有电梯井道、电梯机房、电梯轿厢、曳引轮、导向轮、钢丝绳、电梯对重、对重缓冲器、轿厢缓冲器和控制柜,所述电梯机房设置于所述电梯井道的顶部,所述曳引轮、所述导向轮和所述控制柜安装于所述电梯机房中,所述对重缓冲器和所述轿厢缓冲器安装于所述电梯井道的底部,所述电梯对重和所述电梯轿厢于所述电梯井道活动,所述钢丝绳一端与所述电梯轿厢连接,且另一端依次绕过所述曳引轮和所述导向轮后,与所述电梯对重连接,所述对重缓冲器位于所述电梯对重的下方,所述轿厢缓冲器位于所述电梯轿厢的下方;所述电梯轿厢上设置有上安全气囊装置和下安全气囊装置,所述上安全气囊装置安装于所述电梯轿厢的顶部,所述下安装气囊装置安装于所述电梯轿厢的底部,所述上安全气囊装置和所述下安全气囊装置与所述控制柜电连接;所述电梯轿厢上设置有上撞弓和下撞弓,所述上撞弓和所述下撞弓安装于所述电梯轿厢的同一侧,所述电梯井道上设置有上极限开关和下极限开关,所述上极限开关设置于所述电梯井道的上侧,所述下极限开关设置于所述电梯井道的下侧,所述上极限开关和所述下极限开关与所述控制柜电连接,所述上撞弓触发所述上极限开关,所述上极限开关反馈至所述控制柜,所述控制柜控制所述上安装气囊装置和所述下安装气囊装置启动,所述下撞弓触发所述下极限开关,所述下极限开关反馈至所述控制柜,所述控制柜控制所述下安装气囊装置启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备安全气囊装置的电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梯轿厢的顶部设置有吊顶,所述上安全气囊装置包括有上安全气囊、悬挂弹簧和上电控气体发生装置,所述吊顶的上端设置有气囊放置槽,所述上安全气囊放置于所述气囊放置槽中,所述上安全气囊与所述上电控气体发生装置连通,所述上电控气体发生装置安装于所述电梯轿厢的顶部,所述悬挂弹簧的一端与所述电梯轿厢的顶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吊顶的上端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备安全气囊装置的电梯,其特征在于,所述吊顶上设置有轿厢照明灯。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备安全气囊装置的电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梯轿厢的底部设置有地板支撑块和轿厢地板,所述地板支撑块有序设置于所述电梯轿厢的底部,所述轿厢地板设置于所述地板支撑块的上方,所述下安全气囊装置包括有下安装气囊、预紧弹簧和下电控气体发生装置,所述下安全气囊设置于两个相邻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盛俊甘幼兰李守刚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中原快意电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