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楼层板圈梁的电梯导轨分布及导轨支架定位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143835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23 14:5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利用楼层板圈梁的电梯导轨分布及导轨支架定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根据井道总高初步进行导轨排布,第一根或最后一根导轨采用小于5m的短导轨,其它导轨均采用5m导轨;第一档和最后一档导轨支架间距均采用0.6m,其它导轨支架根据各个楼层的楼层数据进行排布;判定楼层板圈梁位置是否有导轨支架与导轨连接板干涉;判定其它位置导轨支架与导轨连接板之间是否有干涉;判定每根导轨上的导轨支架档数;对每根导轨长度,每档导轨支架间距和导轨上具体导轨支架位置进行数据输出。本发明专利技术在确保安全的基础上,可最大限度的减少材料成本,减少工程师的出图时间,减少甲方/客户的土建成本,减少安装工的安装难度,提高工作效率。率。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利用楼层板圈梁的电梯导轨分布及导轨支架定位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梯
,具体涉及一种利用楼层板圈梁的电梯导轨分布及导轨支架定位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大部分的厂家对于导轨和导轨支架的布置,基本是以下几种方式:
[0003]1、对于还没开始建的井道,把第一根导轨的导轨支架定位好(保证这根导轨上有2档导轨支架),然后第二根导轨开始,导轨支架全部按2m一档的间距做圈梁(2m一档的导轨支架间距不会有干涉问题)。
[0004]缺陷:客户/甲方需要配合做的圈梁的数量就会很多,增加很多建筑成本。
[0005]2、对于还没开始建的井道,把第一根导轨的导轨支架定位好(保证这根导轨上有2档导轨支架),然后第二根导轨开始,导轨支架全部按2.5m一档的间距做圈梁(2.5m一档的导轨支架间距也不会有干涉问题),但是导轨型号需要加大1档/2档。
[0006]缺陷:客户/甲方需要配合做的圈梁的数量相对减少了一些但是大部分的楼层板圈梁仍然利用不了,客户/甲方的建筑成本会不少,且电梯厂家的导轨型号就得加大1档/2挡,电梯的生产成本就会显著上升。
[0007]3、对于已经建好的井道(楼层板圈梁和砖墙都已经做好了),项目经理到现场去查看,点一下混凝土圈梁的数量,在间距较大的楼层板圈梁之间增加一档/若干档装在砖墙上的导轨支架的,用这种方式统计装在圈梁上的导轨支架的数量和装在砖墙上的导轨支架的数量,再考虑一两档余量。
[0008]缺陷:

导轨支架数量完全靠估算,且不能排除圈梁位置有导轨连接板与导轨支架干涉的问题,现场需要整改的概率很大,安装工的工作量和难度都会大很多;

同时存在两种导轨支架的设计,容易搞混,甚至装错;

装在砖墙上的导轨支架设计要增加穿墙螺杆和相应的钢板,且需要焊接处理,材料/工艺成本上升;

增加的钢板要放在井道外面,安装难度就会大很多,而且对安装工来说此操作是不安全的,有的井道外面还没有增加钢板的条件,施工难度会进一步加大。
[0009]4、现场的井道已经做好,甲方/客户也是在楼层板圈梁增加了若干的圈梁,项目经理担心导轨支架数量不够,按计算的最小导轨支架间距去计算总的导轨支架的数量(举例:大部分的楼层间距是3600~3900,有几个楼层的间距是3300,项目经理计算的时候就会把1650当成导轨支架间距来计算导轨支架总的数量)。
[0010]缺陷:这样发的导轨支架的数量就会上升很多,而且上述谈到的干涉问题仍然不能避免还是有很大概率需要现场整改。
[0011]5、工程师根据井道数据/楼层数据,一根一根画出导轨位置和一档一档画出导轨支架位置(确保导轨支架和导轨连接板不会干涉),如果要导轨连接板避开圈梁的位置,要时不时的增加短导轨的数量(一般楼层板圈梁以外的混凝土圈梁的位置很难获取,所以很少有人选择此种方式)。
[0012]缺陷:电梯未安装的话获取楼层板圈梁以外的混凝土圈梁的位置比较难,电梯的生产成本和安装成本都会有所提升,且出图的效率低,容易出错。

技术实现思路

[001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利用楼层板圈梁的电梯导轨分布及导轨支架定位方法,在确保安全的基础上,可最大限度的减少材料成本,减少工程师的出图时间,减少甲方/客户的土建成本,减少安装工的安装难度,提高工作效率。
[0014]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0015]一种利用楼层板圈梁的电梯导轨分布及导轨支架定位方法,适用于混凝土圈梁加砖墙的电梯井道,包括以下步骤:
[0016]a、输入底坑深度和每层楼的楼层高度;
[0017]b、系统根据井道总高初步进行导轨排布,第一根导轨或最后一根导轨采用小于5m的短导轨,其它导轨均采用5m导轨;
[0018]c、根据导轨排布进行导轨支架排布,第一档导轨支架和最后一档导轨支架间距均采用0.6m,其它导轨支架根据各个楼层的楼层数据进行排布;
[0019]d、判定楼层板圈梁位置是否有导轨支架与导轨连接板干涉;
[0020]e、(1)若无干涉,则进一步判定其它位置导轨支架与导轨连接板之间是否有干涉,如果有干涉调节有干涉部分的导轨支架间距;
[0021](2)若有干涉,互换短导轨与楼层板圈梁位置有导轨支架与导轨连接板干涉的5m导轨的位置,调节后没有干涉则进入步骤e(1),如果还是有干涉,则根据井道总高,增加短导轨的数量或调节短导轨的长度后,返回步骤c;
[0022]f、判定每根导轨上的导轨支架档数,使每根导轨均至少设有两档导轨支架固定;
[0023]g、对每根导轨长度,每档导轨支架间距和导轨上具体导轨支架位置进行数据输出,用表格形式,导入到CAD文档中。
[0024]步骤b中,所述井道总高根据步骤a中的楼层数据自动计算得到。
[0025]步骤b中,第一根导轨的长度≥3m。
[0026]步骤b中,最后一根导轨的长度>1m。
[0027]步骤c中,其它导轨支架的最大间距为2.2m。
[0028]步骤d中,楼层板圈梁位置会根据每个楼层的楼层高度自动用颜色凸显出来。
[0029]步骤d中,当导轨支架的上极限或下极限在导轨连接板的上极限与下极限之间,则判定为导轨支架与导轨连接板干涉。
[0030]步骤e(1)中,如果有干涉调节有干涉部分的导轨支架间距后,该档导轨支架上方的导轨支架要相应的调节,以保证楼层板圈梁处的导轨支架的海拔高度不变。
[0031]步骤f中,若导轨上只有一档导轨支架,则该导轨的序号会自动用颜色识别出来。
[0032]相对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33]1、本专利技术在确保安全的同时,可以有效降低减少材料成本,同时可最大限度的利用楼层板圈梁,减少客户新增混凝土圈梁的数量,节约建筑成本;
[0034]2、本专利技术避免了所有干涉问题,安装工只需根据排布安装导轨和导轨支架即可,无需再对圈梁处有导轨支架与导轨连接板干涉的位置进行整改,大大降低了安装工的安装
难度;
[0035]3、本专利技术可减少工程师的出图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003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37]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利用楼层板圈梁的电梯导轨分布及导轨支架定位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8]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
[0039]为了说明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进行说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利用楼层板圈梁的电梯导轨分布及导轨支架定位方法,适用于混凝土圈梁加砖墙的电梯井道,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输入底坑深度和每层楼的楼层高度;b、系统根据井道总高初步进行导轨排布,第一根导轨或最后一根导轨采用小于5m的短导轨,其它导轨均采用5m导轨;c、根据导轨排布进行导轨支架排布,第一档导轨支架和最后一档导轨支架间距均采用0.6m,其它导轨支架根据各个楼层的楼层数据进行排布;d、判定楼层板圈梁位置是否有导轨支架与导轨连接板干涉;e、(1)若无干涉,则进一步判定其它位置导轨支架与导轨连接板之间是否有干涉,如果有干涉,调节有干涉部分的导轨支架间距;(2)若有干涉,互换短导轨与楼层板圈梁位置有导轨支架与导轨连接板干涉的5m导轨的位置,调节后没有干涉则进入步骤e(1),如果还是有干涉,则根据井道总高,增加短导轨的数量或调节短导轨的长度后,返回步骤c;f、判定每根导轨上的导轨支架档数,使每根导轨均至少设有两档导轨支架固定;g、对每根导轨长度,每档导轨支架间距和导轨上具体导轨支架位置进行数据输出,用表格形式,导入到CAD文档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楼层板圈梁的电梯导轨分布及导轨支架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b中,所述井道总高根据步骤a中的楼层数据自动计算得到。3.根据权利要求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武黄伟东林长城林晓钦冯育财叶锐新邓杨武陆科明李敬勇李守刚蓝希莲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中原快意电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