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降低侧面碰撞肩部伤害的缓冲系统及控制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汽车安全
,具体涉及一种降低侧面碰撞肩部伤害的缓冲系统及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0002]侧面碰撞是汽车道路碰撞的重要碰撞形式,国内外各大安全测评法规均将侧面碰撞工况纳入到评价范围内。中国新车评价规程(C
‑
NCAP)、欧洲新车评价规程(Euro
‑
NCAP)、欧盟法规UN R135等均针对侧面碰撞驾驶员采用WorldSID假人进行乘员伤害评价。针对胸部伤害的评价,设置肩部测量力(Y方向)作为修正项,如果肩部侧向力大于或等于3kN,则胸部评价不能得分(C
‑
NCAP及Euro
‑
NCAP)或者不满足法规要求(UN R135)。在侧面柱碰工况中,假人躯干正对刚性柱,车辆撞击柱子后受阻而停止运动,假人因为惯性撞向门板和B柱,所以假人躯干部位的伤害时侧碰法规开发的重点。胸部压缩量是假人侧面碰撞工况汇总最易超标的评价指标,为了解决假人胸部肋骨压缩力超标问题,一般采用一个低于肩部的座椅侧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降低侧面碰撞肩部伤害的缓冲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碰撞加速度传感器及压力传感器,当车辆发生碰撞时,用于采集车身上的碰撞信号,并发送给气囊控制器;气囊控制器,用于根据碰撞信号判断碰撞情况,当满足气囊控制器ACU算法启动条件时,发送点火信号,启动侧碰肩部缓冲装置;侧碰肩部缓冲装置3,用于接收气囊控制器的指令后启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降低侧面碰撞肩部伤害的缓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侧碰肩部缓冲装置(3)布置在车辆B柱上、正对乘员肩部(1)的测力传感器的位置,包括活塞顶起机构(8)、气体发生器(9)及缓冲机构(10);活塞顶起机构(8)内设置有气体发生器(9),气体发生器(9)与缓冲机构(10)连接。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降低侧面碰撞肩部伤害的缓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侧碰肩部缓冲装置(3)安装在B柱钣金外板(4)与B柱护板(6)之间,侧碰肩部缓冲装置(3)的一端与B柱钣金外板(4)连接,另一端与B柱护板(6)连接。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降低侧面碰撞肩部伤害的缓冲系统,其特征在于,B柱护板(6)上对应假人肩部位置设置有一段单独可活动的B柱缓冲护板(2),所述活塞顶起机构(8)与B柱缓冲护板(2)连接。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降低侧面碰撞肩部伤害的缓冲系统,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洪梅,鞠伟,郝玉敏,王东辉,胡海波,单宝来,高廷军,吕哲宁,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