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身结构及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465487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06 09:3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车身结构,所述车身结构包括:侧围和C柱内板,所述C柱内板设有至少一个第一通孔;以及C柱加强结构,所述C柱加强结构固定于所述侧围和所述C柱内板之间,其中,所述C柱加强结构设有与所述至少一个第一通孔适配的至少一个安装接口,所述安装接口用于安装安全气囊并防止所述安全气囊在膨胀展开时松脱。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车身结构使得安全气囊的安装更加牢固,车身结构更容易调整,另外控制了成本。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涉及车辆。明还涉及车辆。明还涉及车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身结构及车辆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车辆的零部件相关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车身结构及车辆。

技术介绍

[0002]车辆在受到碰撞时,安全气囊通过膨胀展开起到保护作用。当安全气囊膨胀展开过程中,会对安全气囊的安装结构施加较大的力,从而容易引起安全气囊的松动或脱落。另外,在车辆的整个生命周期中,为了调整某个功能,可能会需要更换整个部件,这会导致成本的增加。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车身结构,所述车身结构包括:侧围和C柱内板,所述C柱内板设有至少一个第一通孔;以及C柱加强结构,所述C柱加强结构固定于所述侧围和所述C柱内板之间,其中,所述C柱加强结构设有与所述至少一个第一通孔适配的至少一个安装接口,所述安装接口用于安装安全气囊并防止所述安全气囊在膨胀展开时松脱。
[0004]可选地,所述C柱内板还设有第二通孔,所述C柱加强结构还设有与所述第二通孔适配的导向孔,所述导向孔适于引导车身工装。
[0005]可选地,所述C柱加强结构的厚度是所述C柱内板的厚度的1.5倍至3.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身结构包括:侧围和C柱内板,所述C柱内板设有至少一个第一通孔;以及C柱加强结构,所述C柱加强结构固定于所述侧围和所述C柱内板之间,其中,所述C柱加强结构设有与所述至少一个第一通孔适配的至少一个安装接口,所述安装接口用于安装安全气囊并防止所述安全气囊在膨胀展开时松脱。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C柱内板还设有第二通孔,所述C柱加强结构还设有与所述第二通孔适配的导向孔,所述导向孔适于引导车身工装。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C柱加强结构的厚度是所述C柱内板的厚度的1.5倍至3.0倍。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C柱加强结构邻近所述侧围的三角窗结构并朝向车尾方向布置。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C柱加强结构包括主体部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克开周中祥王晋炜
申请(专利权)人:标致雪铁龙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