锤式大块状物料破碎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27553 阅读:1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锤式大块状物料破碎机,其特征在于:支架I的底部固定在底座上面,轴承座固定在支架I顶部,轴的两端通过轴承安装在轴承座孔内,输入端通过联轴器与驱动装置的输出端连接,中部沿圆周方向均布有多个吊环,拨动架通过多条支腿与轴中部固定连接,并均布向偏离拨动架回转平面一侧伸出与打击锤数量相等的拨动环,柔索穿过拨动环后,两端通过吊环分别与打击锤和轴连接,滑道呈槽宽略大于打击锤外形尺寸的U形,滑道靠近物料一端的槽宽呈外宽内窄的燕尾形,槽底向下弯曲成弧形,底座下面安装有多个自位脚轮和支承脚轮。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对特大块状物料进行破碎的机械设备,并且破碎后粉状物料的比例低,还能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锤式大块状物料破碎机,具体是利用转动的重锤对砂轮、磨具行业用特大块状磨料以及矿山、建材行业用特大块状石料进行打击破碎的一种机械设备。
技术介绍
各种磨料像氧化铝、白钢玉等,是生产砂轮等产品的主要原材料。这些磨料在生产 过程中,一般都是经过烧结等工艺制成巨大的块状半成品,然后再经过逐级破碎,加工成小 块状成品出厂。 既然是制造砂轮等产品的磨料,其硬度当然很高,因此破碎时所需要的力当然也 非常大,常用的破碎设备有复摆颚式破碎机、复摆细碎破碎机、锤式破碎机以及双辊破碎 机等等。经过后面三种破碎机破碎之后的物料,其颗粒大小基本上即能达到产品的出厂要 求,而复摆颚式破碎机根据进料口的大小不同,分别用于物料从大块到小块各个不同阶段 的破碎。 但是,即便是大型复摆颚式破碎机,其进料口所能允许的料块直径一般也不超过 500mm,而磨料烧结之后的块状半成品,其料块直径一般都在1000mm以上,甚至达到3000 5000mm。另外,水泥等建材等行业从矿山开采的石材、原料,其尺寸往往也特别大。因此,烧 结之后的半成品磨料或者从矿山开采的石料,均不可能直接进入普通破碎机进行破碎。 为解决这一问题,有些企业曾采用吊车起吊一重物对物料进行打击这一方法。但 是,若重物过重易将部分磨料和石料砸成粉状,价格大打折扣;重物较轻则打击至将磨料和 石料击碎时所需的打击次数较多,采用吊车反复多次起吊打击生产效率太低。无奈,只好采 用最原始的"人工抡大锤"这种方法,将几米大的特大块击碎成中块再到小块,直至能装入 普通破碎机破碎为止。每击碎一次,都要经过多次打击,生产效率太低,工人的劳动强度特 别大。 综观砂轮、磨具及矿山、建材等行业现状,急需一种在不至于将物料砸成粉状的前 提下,尽可能减少打击次数,减轻工人劳动强度的高效、大块状物料破碎机。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解决上述问题,且能够减少打击次数,减轻工人劳 动强度的高效、大块状物料破碎机。其技术方案为 包括底座、驱动装置、联轴器、打击装置和滑道,其中打击装置包括轴、轴承、轴承 座、吊环、柔索、打击锤、拨动机构和底部固定于底座上面的支架I,其特征在于轴承座通 过螺栓1、螺母I和垫圈I固定于支架I顶部,且各轴承座内孔同轴,轴两端通过轴承安装在 轴承座孔内,轴承座内端与轴之间装有密封圈,轴承盖通过螺栓II和垫圈II固定在轴承座 外端,轴的输入端通过联轴器与驱动装置的输出端连接,轴的中部沿圆周方向均布有多个 吊环,拨动机构包括拨动架、支腿和拨动环,拨动架通过多条支腿与轴中部固定连接,并均 布向偏离拨动架回转平面一侧伸出与打击锤数量相等、且内腔大于柔索外径的拨动环,柔3索穿过拨动环后,两端通过吊环分别与打击锤和轴连接。 所述的锤式大块状物料破碎机,滑道呈槽宽略大于打击锤外形尺寸的U形,并位 于两支架I之间、槽口向上安装在底座上面,滑道靠近物料一端的槽宽呈外宽内窄的燕尾 形,槽底向下弯曲成弧形。 所述的锤式大块状物料破碎机,拨动架为圆环形,圆环直径与各拨动环的所在圆直径相等。 所述的锤式大块状物料破碎机,拨动架为多边形,多边形的外接圆直径与各拨动环的所在圆直径相等。 所述的锤式大块状物料破碎机,驱动装置包括电动机、带传动机构、减速机和底部固定在底座上面的支架n,由螺栓ni、螺母in和垫圈in固定在底座上面的电动机,通 过带传动机构变速后,与由螺栓iv、螺母iv和垫圈IV固定在支架II顶部的减速机的输入 端连接,减速机的输出端装有联轴器。 所述的锤式大块状物料破碎机,驱动装置包括减速电机和底部固定在底座上面的 支架II,减速电机通过螺栓IV、螺母IV和垫圈IV固定在支架II上面,输出端装有联轴器。 所述的锤式大块状物料破碎机,底座下面通过螺栓III、螺母III和垫圈III安装有多个自位脚轮和支承脚轮。 其工作原理为支架I的底部固定在底座上面,轴的两端通过轴承安装在轴承座 孔内,而轴承座通过螺栓1、螺母I和垫圈I固定在支架I顶部,轴的输入端通过联轴器与驱 动装置的输出端连接。当驱动装置通过联轴器驱动轴运转后,由于拨动机构的支腿与轴中 部固定连接,并均布向偏离拨动架回转平面一侧伸出与打击锤数量相等的拨动环,柔索穿 过拨动环后两端通过吊环分别与打击锤和轴连接,因此拨动机构通过拨动环拨动柔索,并 牵引打击锤绕轴回转。 在打击锤由低处向高处转动过程中,打击锤相对于轴的转速越来越高,打击锤、拨 动环、轴三点逐渐趋于一条直线。达到最高点时,打击锤、拨动环、轴三点基本上成一条直 线,即柔索被拉直。随着打击锤继续绕轴由高处向低处转动,其转速也越来越高,打击锤、拨 动环、轴由三点一线逐渐变得再次不成一条直线,即打击锤相对于拨动环的位置由滞后改 为超前。 当打击锤接触到物料后即对物料实施打击,其转速瞬间趋于零。由于打击锤与轴 并非刚性连接,因此可大大减轻物料对设备本身的冲击力。也正因为如此,该破碎机对物料 打击点的高低具有很强的适应能力。另外,由于拨动环内腔大于柔索外径,因此尽管打击的 同时拨动机构仍在继续运转,但不至于立刻拽动打击锤。 由于物料表面往往不够平整,因此完成打击任务之后,打击锤的位置难以确定。本 专利技术在两支架I之间的底座上面设置了一槽宽略大于打击锤外形尺寸、且槽口向上安装的 U形滑道,滑道靠近物料一端的槽宽呈外宽内窄的燕尾形,槽底向下弯曲成弧形,以引导打 击锤在柔索的牵引下,沿打击锤回转平面逐渐加速转动。 本专利技术在底座下面通过螺栓111 、螺母111和垫圈111安装有多个自位脚轮和支承 脚轮,以便于沿特大块状物料的周边实施打击。 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解决了砂轮、磨具及矿山、建材等行业对于特大块状物料 破碎难的问题,并且破碎后粉状物料的比例低,打击效率高,更有利于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结构原理图;图2是图1所示实施例的A-A剖视图;图3是图2所示实施例的B-B剖视图;图4是图2所示实施例的C向视图;图5是图1所示实施例轴与吊环的固定联接结构6是图5所示实施例的D-D剖视图;图7是图1所示实施例的拨动机构结构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的拨动机构结构图;图9是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的结构原理图;图10是图9所示实施例的E-E剖视图。具体实施例方式1、底座2、联轴器3、滑道4、轴 5、轴承6、轴承座7、吊环 8、柔索9、打击锤 10、支架I 11、螺栓I 12、螺母I 13、垫圈I 14、密封圈 15、轴承盖 16、螺栓1117、垫圈11 18、拨动架 19、支腿 20、拨动环21、物料22、电动机23、带传动机构 24、减速机25、支架II 26、螺栓ni 27、螺母111 28、垫圈ni 29、螺栓IV 30、螺母IV 31、垫圈IV 32、减速电机33、自位脚轮34、支承脚轮 在图1 7所示的实施例中支架II 25的底部固定在底座l上面,由螺栓11126、 螺母III27和垫圈III28固定在底座1上面的电动机22,通过带传动机构23变速后,与由 螺栓IV29、螺母IV30和垫圈IV31固定在支架II 25顶部的减速机24输入端连接。支架I 10的底部固定在底座1上面,两个轴承座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锤式大块状物料破碎机,包括底座(1)、驱动装置、联轴器(2)、打击装置和滑道(3),其中打击装置包括轴(4)、轴承(5)、轴承座(6)、吊环(7)、柔索(8)、打击锤(9)、拨动机构和底部固定于底座(1)上面的支架I(10),其特征在于:轴承座(6)通过螺栓I(11)、螺母I(12)和垫圈I(13)固定于支架I(10)顶部,且各轴承座(6)内孔同轴,轴(4)两端通过轴承(5)安装在轴承座(6)孔内,轴承座(6)内端与轴(4)之间装有密封圈(14),轴承盖(15)通过螺栓II(16)和垫圈II(17)固定在轴承座(6)外端,轴(4)的输入端通过联轴器(2)与驱动装置的输出端连接,轴(4)的中部沿圆周方向均布有多个吊环(7),拨动机构包括拨动架(18)、支腿(19)和拨动环(20),拨动架(18)通过多条支腿(19)与轴(4)中部固定连接,并均布向偏离拨动架(18)回转平面一侧伸出与打击锤(9)数量相等、且内腔大于柔索(8)外径的拨动环(20),柔索(8)穿过拨动环(20)后,两端通过吊环(7)分别与打击锤(9)和轴(4)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传祝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7[中国|山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