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式加热电器控制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275172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07 10:52
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便携式加热电器控制电路。本控制电路包括双通道发热器、电源输入接口模块、蓄电池模块、电源切换控制模块和采样模块,双通道发热器包括第一发热模块和第二发热模块,第一发热模块通过电源切换模块连接电源输入接口模块构成第一发热回路,第二发热模块通过电源切换模块连接蓄电池模块构成第二发热回路,第一发热模块的电阻值大于第二发热模块,采样模块和电源切换控制模块连接。本控制电路的实施使得便携式电器的使用更加方便,实用性好。实用性好。实用性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携式加热电器控制电路


[0001]本技术属于充电控制
,特别涉及一种便携式加热电器控制电路。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条件越来越好,用电池供电的便携电器越来越多,比如母婴行业的智能恒温碗、电子保温杯、便携调奶器等,这些便携电器均具有发热器。目前市面上的该类产品的工作机制大多如下:不使用时,先通过电源适配器给蓄电池充足电;在使用时,由蓄电池给电器上的发热器件供电,从而使其正常工作。
[0003]但是这些便携电器均存在以下问题:1、当加热器的电池没电时,需先给电池充电,用户需等候电池充电到一定程度后才能使用电器;2、当电池电量下降到一定程度时,因电池电流限制,加热器的功率下降,其加热效果和蓄电池满电状态时相比会明显下降,无法正常工作;3、当直流发热器采用电源输入接口直接供电时,考虑到目前市面充电适配器最大电流基本不超过5A,为了实现加热功率足够,同时匹配市面充电适配器,需直流发热器电阻足够大;但是当本专利技术中的直流发热器采用电池供电时,考虑单节标准电池最大电压4.2V,为实现为了实现加热功率足够,同时适应市面标准电池,需要直流发热器电阻足够小,两种情况下对发热器阻值的要求存在矛盾,因此现有的便携式发热器往往迁就于蓄电池供电而采用低阻值,这导致在边充电边用的情况下无法达到理想的加热功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根据不同供电源来切换不同加热器的便携式加热电器控制电路,以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
[0005]本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便携式加热电器控制电路,包括双通道发热器、电源输入接口模块、蓄电池模块、电源切换控制模块和采样模块,所述双通道发热器包括第一发热模块和第二发热模块,所述第一发热模块通过电源切换控制模块连接电源输入接口模块构成第一发热回路,所述第二发热模块通过电源切换控制模块连接蓄电池模块构成第二发热回路,所述第一发热模块的电阻值大于第二发热模块,所述采样模块和所述电源切换控制模块连接,所述采样模块用于分别采集电源输入接口模块的电压值和蓄电池模块的电压值并反馈给电源切换控制模块,所述电源切换控制模块根据采样模块的采样结果控制第一发热回路或第二发热回路之一进行电路连通。
[0006]本技术的原理是:使用时,用户启动加热功能时,电源切换控制模块控制采样模块分别采集电源输入接口模块和蓄电池模块的电压值,采集到电源输入接口模块有电压时控制蓄电池模块停止充电,并连通第一发热回路,由电源输入接口模块给第一发热模块供电;当用户关闭加热功能或者不需要加热时,电源切换控制模块采集蓄电池模块电压值,如果采集到电压值低于其对应阈值,则蓄电池模块启动充电。如果电源切换控制模块未采集到电源输入接口模块,则采集蓄电池模块的电压值,蓄电池模块电压符合第二发热模块工作阈值,则连通第二发热模块和第二发热回路,由蓄电池给第二发热模块供电。
[0007]在上述的便携式加热电器控制电路中,所述第一发热模块和第二发热模块均呈同心圆片状或同心圆螺旋状交叉走线,第一发热模块外壁和第二发热模块设有公共端,所述公共端作为双通道发热器的电流检测引线接口引出并接地。
[0008]在上述的便携式加热电器控制电路中,所述电源切换控制模块包括可编程系统控制器两路开关电路,一路开关电路连接在第一发热模块和电源输入接口模块之间,另一路开关电路连接在第二发热模块和蓄电池模块之间,所述可编程系统控制器的信号输出端分别连接并控制两路开关电路,所述采集模块和所述可编程系统控制器信号输入端连接。
[0009]在上述的便携式加热电器控制电路中,所述采集模块两路电压采样电路,两路电压采样电路分别对应连接于电源输入接口模块和蓄电池模块,每路所述电压采样电路均包括两个电阻和一个电容,两个电阻串联后一端接地,另一端作为电压采样输入端,所述电容的正极连接于连个电阻之间,所述电容的负极接地,所述电容得到正极还用于连接可编程系统控制器信号输入端。
[0010]在上述的便携式加热电器控制电路中,所述开关电路包括三个电阻、一个三极管和一个功率开关管;一个所述电阻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功率开关管的源极和栅极之间,所述功率开关管的栅极和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所述三极管的基极通过其中一个电阻连接所述可编程系统控制器,一个所述电阻的两端分别连接在三极管的基极和发射极之间,所述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所述功率开关管的源极用于连接电源输入接口模块/蓄电池模块,所述功率开关管的漏极用于连接第一发热模块/第二发热模块的正极。
[0011]在上述的便携式加热电器控制电路中,所述蓄电池模块包括蓄电池和电池管理单元,所述电池管理单元用于控制上述蓄电池充放电的电流、电压,充电状态以及开/关充电,所述蓄电池由至少一节锂电池构成。
[0012]在上述的便携式加热电器控制电路中,所述蓄电池模块还包括充电协议单元,所述充电协议单元支持的充电协议包括USB

PD协议、QC协议、FCP协议、SCP协议。
[0013]在上述的便携式加热电器控制电路中,所述采样模块还包括电流采样电路,所述电流采样电路包括两个电阻和一个电容,两个电阻串联后一端接地,另一端作为电流检测输出端用于连接可编程系统控制器信号输入端,所述双通道发热器的负极连接于两个电阻之间,所述电容并联于串联后的两个电阻的两端。
[0014]在上述的便携式加热电器控制电路中,所述可编程系统控制器为单片机。
[0015]在上述的便携式加热电器控制电路中,所述电池管理单元和所述充电协议单元集成为一体,或者所述电池管理单元和所述充电协议单元分开设置。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便携式加热电器控制电路具有以下优点:无论蓄电池是否有电,只要插入电源适配器后即可随时使用,避免用户等待充电;通过采样模块的电压和电流检测采样,控制器通过调节输送给开关电路的PWM波,使双通道发热器在满足安全工作的情况下实现最大功率加热,不再出现加热效率降低、停滞等问题;采用由两个不同阻值的发热模块构成双通道发热器,实现了无论是充电适配器供电还是蓄电池供电均能够稳定输出额定加热功率,完美解决充电适配器供电电流受限,蓄电池供电电压受限问题。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一实施例的便携式加热电器控制电路的原理示意图。
[0018]图2为一实施例的便携式加热电器控制电路的电路图。
[0019]图3为一实施例的双通道发热器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4为一实施例的双通道发热器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中,1、双通道发热器;1a、第一发热模块;1b、第二发热模块;1c、公共端;2、电源输入接口模块;3、蓄电池模块;3a、蓄电池;3b、电池管理单元;3c、充电协议单元;4、电源切换控制模块;4a、可编程系统控制器;4b、第一开关电路;4c、第二开关电路;5、采样模块;5a、输入电压采样电路;5b、电池电压采样电路;5c、电流采样电路。
具体实施方式
[002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携式加热电器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双通道发热器(1)、电源输入接口模块(2)、蓄电池模块(3)、电源切换控制模块(4)和采样模块(5),所述双通道发热器(1)包括第一发热模块(1a)和第二发热模块(1b),所述第一发热模块(1a)通过电源切换控制模块(4)连接电源输入接口模块(2)构成第一发热回路,所述第二发热模块(1b)通过电源切换控制模块(4)连接蓄电池模块(3)构成第二发热回路,所述第一发热模块(1a)的电阻值大于第二发热模块(1b),所述电源输入接口模块(2)和所述蓄电池模块(3)连接,所述采样模块(5)和所述电源切换控制模块(4)连接,所述采样模块(5)用于分别采集电源输入接口模块(2)的电压值和蓄电池模块(3)的电压值并反馈给电源切换控制模块(4),所述电源切换控制模块(4)根据采样模块(5)的采样结果控制第一发热回路或第二发热回路之一进行电路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加热电器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发热模块(1a)和第二发热模块(1b)均呈同心圆片状或同心圆螺旋状交叉走线,第一发热模块(1a)和第二发热模块(1b)设有公共端(1c),所述公共端(1c)作为双通道发热器(1)的电流检测引线接口引出并接地。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便携式加热电器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切换控制模块(4)包括可编程系统控制器(4a)和两路开关电路,一路开关电路连接在第一发热模块(1a)和电源输入接口模块(2)之间,另一路开关电路连接在第二发热模块(1b)和蓄电池模块(3)之间,所述可编程系统控制器(4a)的信号输出端分别连接并控制两路开关电路,所述采样模块(5)和所述可编程系统控制器(4a)信号输入端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便携式加热电器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采样模块(5)两路电压采样电路,两路电压采样电路分别对应连接于电源输入接口模块(2)和蓄电池模块(3),每路所述电压采样电路均包括两个电阻和一个电容,两个电阻串联后一端接地,另一端作为电压采样输入端,所述电容的正极连接于连个电阻之间,所述电容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文飞焦艳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斐彼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