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转支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273752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07 10: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回转支承。回转支承包括外圈组件、内圈、主推滚子组件和径向滚子组件,外圈组件同轴套设在内圈上,主推滚子组件和径向滚子组件沿回转支承的轴向间隔设置在内圈与外圈之间,内圈与外圈组件通过主推滚子组件和径向滚子组件滚动连接,且径向滚子组件背离主推滚子组件一侧的内圈与外圈组件滑动连接;主推滚子组件包括多个主推滚子,多个主推滚子沿内圈的周向间隔设置,外圈组件上设置有多个安装槽,多个主推滚子一一对应嵌设在多个安装槽内;径向滚子组件包括多个滚珠和多个隔离块,多个滚珠与多个隔离块沿内圈的周向逐一交替设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回转支承,使用寿命较长。寿命较长。寿命较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回转支承


[0001]本技术涉及机械零部件
,尤其涉及一种回转支承。

技术介绍

[0002]回转支承是一种大型或特大型带有齿圈、多功能孔眼、油路和密封圈、能够同时承受轴向力、径向力和倾覆力矩的组合轴承。
[0003]相关技术,回转支承包括内圈、外圈和承载滚柱组件、支撑滚柱组件和径向滚柱组件,其中,承载滚柱组件包括多个承载滚柱,多个承载滚柱通过第一保持架限位。支撑滚柱组件包括多个支撑滚柱,多个支撑滚柱通过第二保持架限位。径向滚柱组件包括多个径向滚柱,多个径向滚柱通过第三保持架限位。
[0004]然而,第一保持架、第二保持架和第三保持架均采用分段式,易造成回转支承的失效。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提供一种回转支承,以解决回转支承易失效的技术问题。
[0006]本技术提供一种回转支承,包括外圈组件、内圈、主推滚子组件和径向滚子组件,外圈组件同轴套设在内圈上,主推滚子组件和径向滚子组件沿回转支承的轴向间隔设置在内圈与外圈之间,内圈与外圈组件通过主推滚子组件和径向滚子组件滚动连接,且径向滚子组件背离主推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回转支承,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圈组件、内圈、主推滚子组件和径向滚子组件,所述外圈组件同轴套设在所述内圈上,所述主推滚子组件和所述径向滚子组件沿所述回转支承的轴向间隔设置在所述内圈与所述外圈之间,所述内圈与所述外圈组件通过所述主推滚子组件和所述径向滚子组件滚动连接,且所述径向滚子组件背离所述主推滚子组件一侧的所述内圈与所述外圈组件滑动连接;所述主推滚子组件包括多个主推滚子,多个主推滚子沿所述内圈的周向间隔设置,所述外圈组件上设置有多个安装槽,多个所述主推滚子一一对应嵌设在多个所述安装槽内;所述径向滚子组件包括多个滚珠和多个隔离块,多个所述滚珠与多个所述隔离块沿所述内圈的周向逐一交替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回转支承,其特征在于,所述径向滚子组件背离所述主推滚子组件一侧的所述内圈的外壁设置有第一啮合部,所述外圈组件的内壁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啮合部相匹配的第二啮合部,所述第一啮合部与所述第二啮合部滑动连接,且所述第一啮合部与所述第二啮合部相互啮合。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回转支承,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推滚子的轴向与水平面具有夹角,所述夹角不大于45
°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回转支承,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推滚子包括主推滚子本体和设置在所述主推滚子本体两端的修型部,所述滚子本体与所述内圈抵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回转支承,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推滚子本体的母线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弧形,所述内圈具有第一滚道,所述第一滚道的型线包括至少一个第二弧形,所述第一弧形与所述第二弧形对应设置,所述第一弧形的中点与对应的所述第二弧形的中点重合,且所述第二弧形的曲率半径不等于对应的所述第一弧形的曲率半径;所述安装槽的内壁具有第二滚道,所述第二滚道的型线包括至少一个第三弧形,所述第一弧形与所述第三弧形对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俊豪陈浩林张思颖刘华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铁建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