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缆附件的扩径工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272305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07 10: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电力电缆安装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电缆附件的扩径工具。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缆附件的扩径工具,包括绝缘保护管和支撑管,绝缘保护管可分离的套设在支撑管外;绝缘保护管和支撑管的一端均设有限位环,且绝缘保护管的限位环与支撑管的限位环位于同一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便于将应力锥安装于电缆上的电缆附件的扩径工具。工具。工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缆附件的扩径工具


[0001]本技术涉及电力电缆安装
,特别是涉及一种电缆附件的扩径工具。

技术介绍

[0002]在电缆终端和接头中,自金属护套边缘起绕包绝缘带(或者套橡塑预制件),使得金属护套边缘到增绕绝缘外表之间,形成一个过渡锥面的构成件称为应力锥。应力锥的作用是改善金属护套末端电场分布、降低金属护套边缘处电场强度。目前,因为应力锥在电缆上需要一定的抱力,因此应力锥的内径需远小于电缆外径。而现有的安装方式是手工进行安装,体力消耗性大,不容易将应力锥安装于电缆上,即便涂敷硅脂也会较难套接。在电线电缆过软的情况下,应力锥安装起来更加困难,即使勉强安装上去之后,也会导致局部放电严重。
[0003]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致力于开发一种便于将应力锥安装于电缆上的电缆附件的扩径工具。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电缆附件的扩径工具,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便于将应力锥安装于电缆上的电缆附件的扩径工具。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缆附件的扩径工具,包括绝缘保护管和支撑管,所述绝缘保护管可分离的套设在所述支撑管外;所述绝缘保护管和支撑管的一端均设有限位环,且绝缘保护管的限位环与支撑管的限位环位于同一侧。在用扩径工具撑起应力锥时,限位环起到限位的作用,避免整个扩径工具被推入应力锥,也避免支撑管被推入绝缘保护管内,且便于将支撑管拔出时受力。
[0006]优选的,所述绝缘保护管和支撑管均分别为可拆分的哈夫块组成的中空的管状结构。将绝缘保护管和支撑管均做成哈夫结构,可以更方便的拆卸和安装,提高安装效率。
[0007]优选的,所述支撑管的外径比应力锥的内径大8~12mm。
[0008]优选的,所述绝缘保护管的内径与电缆绝缘的外径的差值为

2~+4mm。通过尺寸的设计,可以达到扩大应力锥内径的目的,并且可以根据线缆的安装需求,调整支撑管和绝缘保护管的规格,以调整扩张倍数。
[0009]优选的,所述绝缘保护管的内部为金属材料,绝缘保护管的外部为橡胶材料。将内外部设计成不同材料,内部的金属具有较高的强度,足以为电缆通过提供可靠的内部空间,并且对应力锥进行可靠的支撑;同时外部的橡胶材料与应力锥的内壁接触,可以避免损伤应力锥。
[0010]优选的,所述橡胶材料为硅胶,也可选用其他的近似材料。通过材料和结构的设计,使得本技术的电缆附件的扩径工具具有良好机械性能,可以合理调整扩张倍数,能提高附件的产品安装质量和产品运行的可靠性。
[0011]优选的,所述绝缘保护管的长度小于所述支撑管的长度,以在起初撑开应力锥时,
支撑管前端的锥形部位对应力锥进行逐步的撑开。
[0012]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电缆附件的扩径方法,使用如上所述的电缆附件的扩径工具,包括如下的步骤:
[0013]1)扩径阶段:在所述支撑管和绝缘保护管相接触的面涂覆硅脂,将支撑管和绝缘保护管相互套接组合扩径工具,将扩径工具推入应力锥的两端,再将支撑管从绝缘保护管内拔出;
[0014]2)套装阶段:将带着绝缘保护管的应力锥套装到电缆上;
[0015]3)退扩阶段:取出绝缘保护管,确认应力锥安装位置是否准确,完成安装。
[0016]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7]通过本技术的结构设计,可以在安装应力锥之前用本扩径工具将应力锥进行扩径,使应力锥的内径扩大到可以较为顺利的安装电缆的尺寸,并在完成应力锥套设安装后将扩径工具取下,应力锥收缩抱紧线缆。相对于直接安装应力锥,利用本电缆附件的扩径工具安装应力锥具有可靠性高、效率高、安全性高的优点,且能够避免应力锥安装后缩短情况。同时,本扩径工具可以同时用在应力锥的两端,并在将支撑管拔出后从绝缘保护管内穿过电缆,对于较软的电缆,也同样适用。
附图说明
[0018]图1是本技术电缆附件的扩径工具安装后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是本技术电缆附件的扩径工具拆分后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3是本技术扩径方法的扩径阶段的示意图;
[0021]图4是本技术扩径方法的套装阶段的示意图;
[0022]图5是本技术扩径方法的退扩阶段的示意图。
[0023]上述附图中:1、绝缘保护管;2、支撑管;3、应力锥;4、电缆。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需注意的是,在本技术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左”、“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式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5]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缆附件的扩径工具,包括绝缘保护管1和支撑管2,绝缘保护管1可分离的套设在支撑管2外;绝缘保护管1和支撑管2的一端均设有限位环,且绝缘保护管1的限位环与支撑管2的限位环位于同一侧。在用扩径工具撑起应力锥3时,限位环起到限位的作用,避免整个扩径工具被推入应力锥3,也避免支撑管2被推入绝缘保护管1内,且便于将支撑管2拔出时受力。
[0026]更详细的,绝缘保护管1和支撑管2均分别为可拆分的哈夫块组成的中空的管状结构。将绝缘保护管1和支撑管2均做成哈夫结构,可以更方便的拆卸和安装,提高安装效率。具体的,支撑管2的外径比应力锥3的内径大8~12mm,绝缘保护管1的内径与电缆绝缘的外径的差值为

2~+4mm。通过尺寸的设计,可以达到扩大应力锥3内径的目的,并且可以根据
线缆的安装需求,调整支撑管2和绝缘保护管1的规格,以调整扩张倍数。
[0027]此外,绝缘保护管1的内部为金属材料,绝缘保护管1的外部为橡胶材料。将内外部设计成不同材料,内部的金属具有较高的强度,足以为电缆4通过提供可靠的内部空间,并且对应力锥3进行可靠的支撑;同时外部的橡胶材料与应力锥3的内壁接触,可以避免损伤应力锥3。橡胶材料为硅胶,也可选用其他的近似材料。绝缘保护管1的长度小于支撑管2的长度,以在起初撑开应力锥3时,支撑管2前端的锥形部位对应力锥3进行逐步的撑开。通过材料和结构的设计,使得本技术的电缆附件的扩径工具具有良好机械性能,可以合理调整扩张倍数,能提高附件的产品安装质量和产品运行的可靠性。
[0028]如图3至图5所示,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电缆附件的扩径方法,使用如上的电缆附件的扩径工具,包括如下的步骤:
[0029]1)扩径阶段:在支撑管2和绝缘保护管1相接触的面涂覆硅脂,将支撑管2和绝缘保护管1相互套接组合扩径工具,将扩径工具推入应力锥3的两端,再将支撑管2从绝缘保护管1内拔出;
[0030]2)套装阶段:将带着绝缘保护管1的应力锥3套装到电缆4上;
[0031]3)退扩阶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缆附件的扩径工具,其特征在于:包括绝缘保护管(1)和支撑管(2),所述绝缘保护管(1)可分离的套设在所述支撑管(2)外;所述绝缘保护管(1)和支撑管(2)的一端均设有限位环,且绝缘保护管(1)的限位环与支撑管(2)的限位环位于同一侧。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缆附件的扩径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保护管(1)和支撑管(2)均分别为可拆分的哈夫块组成的中空的管状结构。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缆附件的扩径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管(2)的外径比应力锥(3)的内径大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段福权梁军令李迎春江琦王才杰刘翠管婧宇江凯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泰昇智能电气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