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弹簧检测结构及其检测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9272015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07 10:5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弹簧检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弹簧检测结构及其检测系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检测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机架、至少两个定位部、检测部、选择驱动部和螺纹主轴;所述螺纹主轴转动安装在机架上,两个定位部位于螺纹主轴侧面对称设置,设置在机架上,用于固定检测件,检测部设置在螺纹主轴上,在螺纹主轴转动时,驱动检测部能够完成对检测件螺距、内径、强度和损伤的检测,选择驱动部设置在机架上,与螺纹主轴连接,用于驱动螺纹主轴转动,通过利用螺纹主轴的转动带动检测部完成静态检测,然后配合选择驱动部完成动力的选择控制,从而检测部能够完成动态检测,从而节省了时间成本,维护成本,提高了检测效率。提高了检测效率。提高了检测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弹簧检测结构及其检测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弹簧检测
,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弹簧检测结构及其检测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弹簧存在很多种,其中大弹簧的检测比较复杂,大弹簧生产出来之后需要进行弹簧检测,弹簧检测是一项多个机器按照顺序合作,从而针对弹簧完成检测的工作,其中弹簧检测分为静态检测和动态检测,动态检测和静态检测是分开的,一般来说在检测时,通过精密的仪器和复杂的控制系统从而达到检测的目的,过于复杂,成本过高,并且多为流水线工作,多个机器配合,涉及的时间成本和维护成本过高,并且系统在控制的时候每个机器有单独的控制系统,需要考虑兼容性和数据汇总的问题,不便于同一控制完成数据汇总。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弹簧检测结构,通过利用螺纹主轴的转动带动检测部完成静态检测,然后配合选择驱动部完成动力的选择控制,从而检测部能够完成动态检测,从而节省了时间成本,维护成本,提高了检测效率,减少了多个机器的协作,配合至少两个定位部将弹簧底部进行固定,从而检测时数据更加准确。
[0004]本专利技术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弹簧检测结构的检测系统,通过利用检测模块完成对检测部的控制,完成静态检测和动态监测后,能够从一个系统中提取多个数据从而完成数据的汇总,不必考虑系统之间的兼容性问题,减少系统bug的情况,维护也较为方便,并且利用预先针对各个数据设置的阈值与检测得到的数据进行对比,从而针对各个数据分析,得到弹簧是否在制作后有损伤。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弹簧检测结构,包括检测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机架、至少两个定位部、检测部、选择驱动部和螺纹主轴;所述螺纹主轴转动安装在机架上,两个定位部位于螺纹主轴侧面对称设置,设置在机架上,用于固定检测件,检测部设置在螺纹主轴上,在螺纹主轴转动时,驱动检测部能够完成对检测件螺距、内径、强度和损伤的检测,选择驱动部设置在机架上,与螺纹主轴连接,用于驱动螺纹主轴转动,通过利用螺纹主轴的转动带动检测部完成静态检测,然后配合选择驱动部完成动力的选择控制,从而检测部能够完成动态检测,从而节省了时间成本,维护成本,提高了检测效率,减少了多个机器的协作,配合至少两个定位部将弹簧底部进行固定,从而检测时数据更加准确。
[0006]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机架上设有弧形槽;所述弧形槽的深度逐渐递减,通过利用弧形槽在深度上逐渐减少匹配了弹簧的螺旋角度,从而弹簧摆放更加稳定,检测的数据更加精确。
[0007]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定位部包括阻挡件、伸缩装置、皮带轮组和马达;所述伸缩装置转动安装在机架上,皮带轮组固定安装在伸缩装置上,马达固定连接在机架
上,并与伸缩装置连接,通过皮带轮组将动力传递,从而更加方便单点多控的操作。
[0008]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检测部包括至少两个连杆、至少两个固定杆、至少两个螺纹驱动块、至少两个螺纹杆、至少两个传动齿轮、至少两个滑动槽、至少两个错位结构、至少两个测量块和螺纹移动块;所述螺纹移动块与螺纹主轴螺纹配合,两个滑动槽均开设在螺纹移动块内,并且位置相对,两个螺纹杆分别转动连接在两个滑动槽内,两个螺纹驱动块分别与两个螺纹杆螺纹配合,两个连杆分别与两个螺纹驱动块铰接,两个固定杆与两个连杆铰接,两个传动齿轮分别于两个螺纹杆固定连接,并位于螺纹移动块外部,两个测量块分别与两个固定杆滑动配合,两个错位结构分别设置在两个固定杆内,用于锁紧测量块,以使检测件的强度被检测,本方案中,螺纹驱动块为四个,螺纹杆上的螺纹为两段旋转方向相对的螺纹,两个螺纹驱动块为一组,分别与螺纹杆上的两段螺纹螺纹配合,从而相对移动,通过利用螺纹杆转动时,驱动两个螺纹驱动块相向运动,从而连杆能够向外扩张,从而完成弹簧内部抵接,从而测量了弹簧的内径。
[0009]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选择驱动部包括电机、输出轴、升降装置、配合槽、套筒、行星齿轮组、环形槽和支撑环;所述电机固定连接在机架上,输出轴与电机连接,并转动连接在配合槽内,输出轴与螺纹主轴固定连接,配合槽开设在机架内,升降装置固定连接在配合槽内,并与套筒滑动配合,套筒上开设有供升降装置滑动的环形槽,行星齿轮组中的齿圈固定连接在套筒上,太阳轮和行星轮固定连接在输出轴上,套筒设有能够与传动齿轮啮合的齿,选择结构设置在输出轴上,用于配合错位结构完成检测件的强度检测。
[0010]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选择结构包括往复装置和卡接槽;所述卡接槽开设在螺纹主轴上,往复装置固定在螺纹移动块上,并能够与卡接槽卡接,通过利用往复装置的伸缩,起到了脱离卡接槽的作用,从而在测量了弹簧的内径时,连杆会抵在弹簧上,从而完成螺纹移动块在螺纹主轴转动时是否需要跟随转动或者完成螺纹运动,当往复装置与卡接槽连接时,即为跟随转动,此时配合测量块完成螺距的检测,在往复装置与卡接槽脱离时,此时配合测量块完成弹簧强度系数的测量。
[0011]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错位结构包括移动间隙、若干限位销、若干复位弹簧、若干复位腔、拉伸装置、内杆和若干凸起;所述移动间隙开设在测量块内,内杆滑动连接在连杆内,若干复位腔延连杆内长度方向开设在连杆内,若干限位销分别通过若干复位弹簧滑动安装在若干复位腔内,并穿过移动间隙与测量块卡接,若干凸起延内杆长度方向设置,拉伸装置固定连接在连杆上,其输出杆与内杆固定连接,通过利用若干个限位销配合若干凸起,形成相互制约的抵接力,从而完成测量块在测量强度系数时,能够具有大于弹簧强度的限制力,配合拉伸装置完成内杆移动,使得驱动更加方便。
[0012]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控制终端、执行模块、检测模块、数据处理模块、通讯模块;当所述检测件放置后,所述控制终端发出启动信号,执行模块接收到启动信号,检测模块开始工作,控制检测部启动后先进行内径检测,从而起到支撑内侧的作用,使得螺纹主轴位于检测件中心线上,执行模块控制选择驱动部完成第一驱动状态的启动,驱动螺纹主轴转动,检测部完成检测件螺距的检测,然后在检测结束第一层的螺距之后,执行模块控制选择驱动部完成第二驱动状态的启动,驱动螺纹主轴转动,检测部完成检测件强度的检测,从而产生了这一层的第一数据总成,执行模块反复发出控制指令驱动选择驱动部完成驱动状态的变换,从而针对检测件各层完成检测,产生了数据后传输到数据处理模块,数
据处理模块针对若干数据总成进行数据处理,从而得到检测件是否存在损伤的判断,然后通过通讯模块将信息上传至云端,通过利用检测模块完成对检测部的控制,完成静态检测和动态监测后,能够从一个系统中提取多个数据从而完成数据的汇总,不必考虑系统之间的兼容性问题,减少系统bug的情况,维护也较为方便,并且利用预先针对各个数据设置的阈值与检测得到的数据进行对比,从而针对各个数据分析,得到弹簧是否在制作后有损伤。
[0013]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检测模块包括固定单元、螺距检测单元、内径单元和强度检测单元;所述固定单元对检测件进行固定,并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弹簧检测结构,包括检测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机架(1)、至少两个定位部(2)、检测部(3)、选择驱动部(4)和螺纹主轴(412);所述螺纹主轴(412)转动安装在机架(1)上,两个定位部(2)位于螺纹主轴(412)侧面对称设置,设置在机架(1)上,用于固定检测件,检测部(3)设置在螺纹主轴(412)上,在螺纹主轴(412)转动时,驱动检测部(3)能够完成对检测件螺距、内径、强度和损伤的检测,选择驱动部(4)设置在机架(1)上,与螺纹主轴(412)连接,用于驱动螺纹主轴(412)转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弹簧检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上设有弧形槽;所述弧形槽的深度逐渐递减。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弹簧检测结构及其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部(2)包括阻挡件(21)、伸缩装置(22)、皮带轮组(23)和马达(24);所述伸缩装置(22)转动安装在机架(1)上,皮带轮组(23)固定安装在伸缩装置(22)上,马达(24)固定连接在机架(1)上,并与伸缩装置(22)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弹簧检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部(3)包括至少两个连杆(31)、至少两个固定杆(32)、至少两个螺纹驱动块(33)、至少两个螺纹杆(34)、至少两个传动齿轮(341)、至少两个滑动槽(35)、至少两个错位结构(6)、至少两个测量块(61)和螺纹移动块(36);所述螺纹移动块(36)与螺纹主轴(412)螺纹配合,两个滑动槽(35)均开设在螺纹移动块(36)内,并且位置相对,两个螺纹杆(34)分别转动连接在两个滑动槽(35)内,两个螺纹驱动块(33)分别与两个螺纹杆(34)螺纹配合,两个连杆(31)分别与两个螺纹驱动块(33)铰接,两个固定杆(32)与两个连杆(31)铰接,两个传动齿轮(341)分别于两个螺纹杆(34)固定连接,并位于螺纹移动块(36)外部,两个测量块(61)分别与两个固定杆(32)滑动配合,两个错位结构(6)分别设置在两个固定杆(32)内,用于锁紧测量块(61),以使检测件的强度被检测。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弹簧检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选择驱动部(4)包括电机(41)、输出轴(411)、升降装置(42)、配合槽(43)、套筒(44)、行星齿轮组(45)、环形槽(46)、选择结构(5)和支撑环(47);所述电机(41)固定连接在机架(1)上,输出轴(411)与电机(41)连接,并转动连接在配合槽(43)内,输出轴(411)与螺纹主轴(412)固定连接,配合槽(43)开设在机架(1)内,升降装置(42)固定连接在配合槽(43)内,并与套筒(44)滑动配合,套筒(44)上开设有供升降装置(42)滑动的环形槽(46),行星齿轮组(45)中的齿圈固定连接在套筒(44)上,太阳轮和行星轮固定连接在输出轴(411)上,套筒(44)设有能够与传动齿轮(341)啮合的齿,选择结构(5)设置在输出轴(411)上,用于配合错位结构(6)完成检测件的强度检测。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弹簧检测结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梅楼全法楼利祥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省诸暨市利强弹簧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