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舱盖内板组件和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271435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07 10:51
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前舱盖内板组件和车辆。前舱盖内板组件包括前舱盖内板,被固定地布置在车辆的前舱盖外板的内侧,并且包括形成在中部的镂空部、以及设置在镂空部内以将镂空部分成多个镂空区的起筋部,起筋部包括:第一起筋部,沿车辆的行驶方向上的车辆中线延伸;以及一对第二起筋部,相对于车辆中线对称地布置在第一起筋部的两侧,第二起筋部包括一对起筋板,至少一个起筋板相对于车辆中线倾斜地布置;铰链安装板,被布置在铰链安装区与前舱盖外板之间;以及锁扣装配组件,被布置在锁扣安装区与前舱盖外板之间。该前舱盖内板组件满足行人保护的头碰性能要求,同时能够对结构进行轻量化,达成前舱盖刚度与碰撞性能有效匹配兼容。效匹配兼容。效匹配兼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前舱盖内板组件和车辆


[0001]本公开的示例实施例总体涉及车辆领域,特别地涉及前舱盖内板组件和车辆。

技术介绍

[0002]车辆的前舱盖是用于遮盖车辆的发动机舱的盖子,又通常被称为发动机盖、前盖、发动机罩等。前舱盖一方面能够保护发动机及周边管线配件等。另一方面,通过前舱盖外形可有效调整空气相对汽车运动时的流动方向和对车产生的阻碍力作用,减小气流对车辆的影响。前舱盖一般包括前舱盖一般包括外板和内板。
[0003]传统的前舱盖内板结构设计过重,刚度支撑过大,内板结构没有做适当的弱化处理,不满足新车碰撞评价规程(例如C

NCAP)的行人保护头部碰撞要求。此外,传统的前舱盖铰链的加强板结构设计简单,刚度偏弱,前舱盖抗冲击与后端抗凹性能偏差不能提升舱盖开闭耐久能力,并且舱盖锁扣加强板设计刚度过大,不利于行人保护。

技术实现思路

[0004]在本公开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前舱盖内板组件。前舱盖内板组件包括前舱盖内板,被固定地布置在车辆的前舱盖外板的内侧,并且包括形成在中部的镂空部、以及设置在镂空部内以将镂空部分成多个镂空区的起筋部,起筋部包括:第一起筋部,沿车辆的行驶方向上的车辆中线延伸;以及一对第二起筋部,相对于车辆中线对称地布置在第一起筋部的两侧,第二起筋部包括一对起筋板,一对起筋板中的至少一个起筋板相对于车辆中线倾斜地布置;铰链安装板,被布置在前舱盖内板的铰链安装区与前舱盖外板之间;以及锁扣装配组件,被布置在前舱盖内板的锁扣安装区与前舱盖外板之间。
[0005]在一些实施例中,锁扣装配组件包括:外支撑板,包括具有多个板镂空区的板主体部以及从板主体部朝向前舱盖内板倾斜延伸的多个支脚部,多个支脚部中的至少一部分支脚与前舱盖内板焊接连接;以及内加强板,布置在外支撑板和前舱盖内板之间,包括沿车辆中线布置的一对锁扣孔以及隆起部,隆起部与前舱盖内板形成封闭腔体。
[0006]在一些实施例中,多个支脚部包括:内支脚部,从板镂空区的边缘朝向前舱盖内板倾斜延伸,并与内加强板焊接连接;以及外支脚部,从板主体部沿车辆的宽度方向延伸的边缘朝向前舱盖内板倾斜延伸,并与前舱盖内板焊接连接。
[0007]在一些实施例中,铰链安装板包括:安装板本体部,包括沿行驶方向排列的多个铰链安装孔;多个内板焊接部,从安装板本体部的第一侧沿车辆的宽度方向向外延伸,用于与前舱盖内板焊接连接;以及外板支撑部,从安装板本体部与第一侧相对的第二侧沿宽度方向向外延伸,并且具有朝向前舱盖外板弯折的弯折部,以与前舱盖外板连接。
[0008]在一些实施例中,外板支撑部和前舱盖外板通过减震膨胀胶连接。
[0009]在一些实施例中,一对起筋板包括:第一起筋板,被布置在镂空部的前边缘和后边缘之间,并且与车辆中线的距离沿行驶方向从后向前逐渐变小;以及第二起筋板,被布置在第一起筋板和第一起筋部之间,并且与车辆中线的距离沿行驶方向从后向前逐渐变大。
[0010]在一些实施例中,起筋部还包括:第一撑角部,沿第一起筋部的宽度方向突出于第一起筋部的两侧,并且通过减震膨胀胶与前舱盖外板连接。
[0011]在一些实施例中,起筋部还包括:第二撑角部,沿第二起筋部的宽度方向突出于第二起筋部的两侧,并且通过减震膨胀胶与前舱盖外板连接。
[0012]在一些实施例中,前舱盖内板还包括:多个镂空孔,被形成在起筋部和镂空部的边缘附近。
[0013]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车辆。该车辆包括前舱盖外板;以及根据前文中第一方面所述的前舱盖内板组件,耦合至所述前舱盖外板的内侧。
附图说明
[0014]结合附图并参考以下详细说明,本公开各实施例的上述和其他特征、优点及方面将变得更加明显。在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相似的元素,其中:
[0015]图1示出了能够使用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前舱盖内板组件100的车辆的示意图;
[0016]图2示出了前舱盖内板组件的俯视图;
[0017]图3示出了前舱盖内板的俯视图;
[0018]图4示出了前舱盖内板101的侧视图;
[0019]图5A、图5B和图5C分别示出了外支撑板的俯视图、侧视图和后视图;
[0020]图6A、图6B和图6C分别示出了内加强板的俯视图、侧视图和后视图;以及
[0021]图7A、图7B和图7C分别示出了铰链安装板的俯视图、侧视图和后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某些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的是,本公开可以通过各种形式来实现,而且不应该被解释为限于这里阐述的实施例,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加透彻和完整地理解本公开。应当理解的是,本公开的附图及实施例仅用于示例性作用,并非用于限制本公开的保护范围。
[0023]在本公开的实施例的描述中,术语“包括”及其类似用语应当理解为开放性包含,即“包括但不限于”。术语“基于”应当理解为“至少部分地基于”。术语“一个实施例”或“该实施例”应当理解为“至少一个实施例”。术语“第一”、“第二”等等可以指代不同的或相同的对象。下文还可能包括其他明确的和隐含的定义。
[0024]如前文中所提到的,车辆的前舱盖包括内板和外板,在内板和外板之间通常会涂以减震胶减震。内板多为骨架形式,起到增强刚性的作用。部分车型还会采用外层隔音棉进行隔音,或者采用止震片减震。外板采用一体冲压成型,内板可以一体冲压成型,也可以通过拼焊的方式成型。
[0025]前舱盖需要满足一定强度要求的同时,还需要在几个预定的位置进行弱化,从而能够利于行人保护。传统的前舱盖内板为了满足强度要求,结构设计过重,刚度支撑过大,内板结构没有做适当的弱化处理,不满足新车碰撞评价规程(例如C

NCAP)的行人保护头部碰撞要求。此外,传统的前舱盖铰链的加强板结构设计简单,刚度偏弱,前舱盖抗冲击与后端抗凹性能偏差不能提升舱盖开闭耐久能力,并且舱盖锁扣加强板设计刚度过大,不利于行人保护。
[0026]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前舱盖内板组件100,以解决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传统的前舱盖所存在的上述问题或者其他潜在问题。在下文中,将要提到的车辆的行驶方向是指车辆正常向前直行时的方向,也即,车辆的长度方向。宽度方向,宽度方向是指垂直于长度方向的沿车辆的宽度延伸的方向。本文中所提到的“前”和“后”是指相对于车辆的向前直行方向而言,即,前是指车身指向车头的方向,后是指车身指向车位的方向。
[0027]图1示出了能够使用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前舱盖内板组件100的车辆的示意图。车辆包括前舱盖,又被称为发动机盖、前盖、引擎盖、发动机罩等。前舱盖包括前舱盖外板和前舱盖内板组件100。前舱盖内板组件100通常被焊接在前舱盖外板的内侧,用来加强前舱盖的整体结构强度。前舱盖沿车辆的沿行驶方向的中线基本是对称的结构。前舱盖与车体通常通过铰链连接,前舱盖由此可以经由铰链转动而在打开状态和关闭状态下切换。在打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前舱盖内板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前舱盖内板(101),被固定地布置在车辆的前舱盖外板的内侧,并且包括形成在中部的镂空部(1011)、以及设置在所述镂空部(1011)内以将所述镂空部(1011)分成多个镂空区(1012)的起筋部(1013),所述起筋部(1013)包括:第一起筋部(1014),沿所述车辆的行驶方向上的车辆中线延伸;以及一对第二起筋部(1015),相对于所述车辆中线对称地布置在所述第一起筋部(1014)的两侧,所述第二起筋部(1015)包括一对起筋板,所述一对起筋板中的至少一个起筋板相对于所述车辆中线倾斜地布置;铰链安装板(102),被布置在所述前舱盖内板(101)的铰链安装区(1018)与所述前舱盖外板之间;以及锁扣装配组件(103),被布置在所述前舱盖内板(101)的锁扣安装区(1019)与所述前舱盖外板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舱盖内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扣装配组件(103)包括:外支撑板(1031),包括具有多个板镂空区(1033)的板主体部(1036)以及从所述板主体部(1036)朝向所述前舱盖内板(101)倾斜延伸的多个支脚部,所述多个支脚部中的至少一部分支脚部与所述前舱盖内板(101)焊接连接;以及内加强板(1032),布置在所述外支撑板(1031)和所述前舱盖内板(101)之间,包括沿所述车辆中线布置的一对锁扣孔(1037)以及隆起部,所述隆起部与所述前舱盖内板(101)形成封闭腔体。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前舱盖内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支脚部包括:内支脚部(1034),从所述板镂空区(1033)的边缘朝向所述前舱盖内板(101)倾斜延伸,并与所述内加强板(1032)焊接连接;以及外支脚部(1035),从所述板主体部(1036)沿所述车辆的宽度方向延伸的边缘朝向所述前舱盖内板(101)倾斜延伸,并与所述前舱盖内板(101)焊接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舱盖内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铰链安装板(102)包括:安装板本体部(1021),包括沿所述行驶方向排列的多个铰链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孟祥杰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嘀嘀无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