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在线狭缝涂布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269347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07 10: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在线狭缝涂布装置,包括挤压式刮棒和塑料平台,挤压式刮棒沿长度方向分为相邻的A段、B段和C段,其中,仅B段用于与涂布液接触,A段和/或C段的周面上设有环形凹槽;塑料平台位于挤压式刮棒的下方,塑料平台的上表面固定有与挤压式刮棒接触的绒布,且挤压式刮棒的B段的正投影都位于塑料平台的上表面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在挤压式刮棒上的环形凹槽,使残留在挤压式刮棒的气泡顺流至环形凹槽处并从中流出,避免了气泡的堆积,同时使溢液能够从环形凹槽回流进循环系统,极大降低了膜面边部处的溢液残留;可使涂布后的薄膜更加均匀、规整,提升了膜卷的合格率和回收料的可利用度。可利用度。可利用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在线狭缝涂布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BOPET薄膜生产设备
,涉及一种在线狭缝涂布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BOPET薄膜生产中,根据后续客户加工的要求,在生产时会要求加入预涂工序,目前较为普及的预涂方式为在线狭缝涂布。
[0003]在线狭缝涂布时,配置的涂布液流动性较大,导致在管路循环过程(滴落回液)中会产生气泡,同时因为原料间的化学反应致使整个系统中的气泡大幅增多,同时由于狭缝涂布使用的挤压式刮棒表面均匀分布着微槽,微槽的规格及分布密度也存在区别,正因为微槽的存在,涂布液中携带的气泡会附着在微槽中并在涂抹时形成真空地带,气泡积累较多后会严重影响该区域的涂膜厚度,严重时形成无涂布区域形成脱涂;不仅如此,涂布液也会残留在挤压式刮棒及膜中间,长时间积累后会产生膜面条道、涂抹不均等影响。针对该问题,专利CN208852469U提供了一种涂布液用消泡装置,包括消泡筒体、与消泡筒体相配合的消泡盖板以及置于消泡筒体内腔中的的消泡锥体;涂布液通过进液口进入装置后,涂布液在流动惯性下进入消泡锥体并受离心力的作用下涂布液沿消泡锥体的侧壁运动,在途经侧壁上的消泡孔时,涂布液内的气泡会破裂,以此来进行消泡;然而该专利的装置为外置装置,只能安装在供液装置出口位置,而无法消除涂布端产生的气泡,这导致气泡随着涂布液经过挤压式刮棒仍后存在残留,使最终产品仍存在条道、涂抹不均等质量缺陷。
[0004]在涂布过程中,狭缝边部液位不稳定使得在膜面涂抹涂布液时,边部会出现由溢液导致边界不稳,边部涂层厚度不均匀,容易出现不规则暗块等情况,在经过牵引切边时将带有涂布液的边料破碎后进入回收料仓,致使回收料的物性不稳定。在生产特殊规格产品时,对回收料的品质有极高的要求,而带有涂布液的回收料破碎造粒后无法进行后续使用。针对该问题,现有技术(如CN205887283U)在狭缝喷涂时,通过在狭缝边部加装三角形挡板,使边部形成阻隔间接增加喷涂压力,保证边部喷涂量,同时能限定膜面边部被喷涂的范围,但由于涂布液的粘度特性(和水类似),边部涂布液液面会有极大的波动,目前手段无法做到完全避免溢液喷涂至膜面。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气泡、溢液问题,用以降低因条道产生的清洁时长,提升膜卷的合格率和回收料的可利用度。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7]一种在线狭缝涂布装置,包括挤压式刮棒,挤压式刮棒沿长度方向分为相邻的A段、B段和C段,其中,仅B段用于与涂布液接触,A段和/或C段的周面上设有环形凹槽。
[0008]在涂布后,挤压式刮棒是紧贴着膜面转动,气泡形成后会来回流动,大量气泡累计后极大的影响涂布的质量(主要表现为膜面暗道),本技术增设的环形凹槽为来回流动的气泡提供了出口,极大的改善了排气,因为环形凹槽的存在,边部的溢液也会从环形凹槽
中流走,不会大面积的涂抹在膜面,膜面边部也表现的更为规整,涂布区与非涂布区界限明显,位置比较固定,后续边料分切时更加具有针对性。
[0009]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
[0010]如上所述的一种在线狭缝涂布装置,环形凹槽的数量为2,分别位于A段和C段;凹槽主要作用是为涂布液提供出口位置,同时保证边部涂布液的界限,而且开槽位置需要根据切边长度需求而定,增加凹槽数量没有更多的实际意义;因为液体的流动特性,加上整根刮棒是紧贴膜面及下方平台的,大量的涂布液会从涂布区域直接回流进循环系统,边部溢液残留不多,两侧各一个凹槽已可以满足需求。
[0011]如上所述的一种在线狭缝涂布装置,环形凹槽的中心轴平行于挤压式刮棒的中心轴,如此可导致除泡、除溢流效果更好,如果存在不平行情况,在正常高速生产时会产生离心力,会将流入凹槽内的涂布液再回甩至膜面,从而导致其他的缺陷形成。
[0012]如上所述的一种在线狭缝涂布装置,挤压式刮棒的直径为19mm,A段和C段的长度相同,具体长度取决于产线边部切边宽度,无固定尺寸;挤压式刮棒的长度主要取决于产线生产的宽度,其主要影响因素包括但不限于产线宽度、横向拉伸倍率、TDO温度设动(影响边部拉伸情况)等。
[0013]如上所述的一种在线狭缝涂布装置,环形凹槽的截面轮廓呈矩形,深度为1~2mm,宽度为4~6mm,深度设置类似与泄洪口,太浅会出现排液不彻底情况,多余的溢液通过D

bar的延伸往边部流出,宽度的设计要求保证A/C段与B段形成足够的阻隔。
[0014]如上所述的一种在线狭缝涂布装置,还包括塑料平台,塑料平台位于挤压式刮棒的下方,塑料平台的上表面固定有绒布,绒布与挤压式刮棒接触。
[0015]本技术在挤压式刮棒下方增加一个用绒布所包裹住的塑料平台(该绒布上的绒毛不存在脱落风险,可避免因绒毛脱落进而影响涂布液的回收与再利用),该塑料平台会紧密贴合挤压式刮棒(膜位于挤压式刮棒的上方),去除挤压式刮棒从膜面上所刮下来的涂布液,保证挤压式刮棒的洁净度,并将刮下来的涂布液送回到中心槽内。
[0016]如上所述的一种在线狭缝涂布装置,挤压式刮棒的B段的正投影都位于塑料平台的上表面上。
[0017]有益效果:
[0018](1)本技术通过在挤压式刮棒上设置作为气泡出口的环形凹槽,使残留在挤压式刮棒的气泡顺流至环形凹槽处并从中流出,避免了气泡的堆积;
[0019](2)本技术通过在挤压式刮棒上增加环形凹槽,使溢液能够从环形凹槽回流进循环系统,极大降低了膜面边部处的溢液残留,从而使得膜面边部的涂布液分布更加均匀、规整;
[0020](3)本技术的挤压式刮棒中环形凹槽的引入能将经过膜面边部的溢液排空出去,膜面边部的齐整度大大提高;不仅提升了膜面可利用率(无环形凹槽时,边部涂抹厚度不均匀,无法切入正常品),又节省了涂布液的用量(溢液回流至循环系统可正常使用),从而间接的降低了损耗成本;而后段的切边可根据其分界的位置更好的将涂布及非涂布区区分开,提升了回收料的品质。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BOPET膜生产中的涂布结构示意图;
[0022]图2为本技术中的一种挤压式刮棒结构示意图;
[0023]其中,1

挤压式刮棒,2

环形凹槽,3

塑料平台,4

膜。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技术而不用于限制本技术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技术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技术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0025]一种在线狭缝涂布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挤压式刮棒1和塑料平台3;
[0026]挤压式刮棒1的直径为19mm,如图2所示,挤压式刮棒1沿长度方向分为相邻的A段、B段和C段,仅B段用于与涂布液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在线狭缝涂布装置,包括挤压式刮棒,挤压式刮棒沿长度方向分为相邻的A段、B段和C段,其中,仅B段用于与涂布液接触,其特征在于,A段和/或C段的周面上设有环形凹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在线狭缝涂布装置,其特征在于,环形凹槽的数量为2,分别位于A段和C段。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在线狭缝涂布装置,其特征在于,环形凹槽的中心轴平行于挤压式刮棒的中心轴。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在线狭缝涂布装置,其特征在于,挤压式刮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凯郑鑫家
申请(专利权)人:康辉南通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