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同时快速检测三种食源性致病菌的纸基传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265428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07 10: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同时快速检测三种食源性致病菌的纸基传感器,包括Y形纸基,Y形纸基的中心为样品滴加区,Y形纸基的三边上均依次设有结合垫、检测带、质控带,其中结合垫靠近样品滴加区,三个结合垫内各设有一种不同的适配体功能化探针,适配体功能化探针为长余辉材料与目标食源性致病菌适配体进行偶联制得的探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纸基传感器制作成本低、制作简单、灵敏性好、使用和携带方便、所需样品的体积小、分析速度快、可同时快速检测三种食源性致病菌。三种食源性致病菌。三种食源性致病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同时快速检测三种食源性致病菌的纸基传感器


[0001]本技术属于纸基生物传感
,具体涉及一种可同时快速检测三种食源性致病菌的纸基传感器。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常见检测技术有细菌培养技术、免疫学技术、生物学检测技术。目前很多检测装置只能对一种致病菌进行检测,检测时间长,效率低,工作量大,而同时快速检测食品中多种食源性致病菌,能大大缩短检测时间,减少检测工作量,对防止食源性疾病的爆发和食源性致病菌的传播具有重要意义。
[0003]近年来,以核酸为基础的检测装置被广泛用于检测食源性致病菌。其可分为两大类:以核酸作为检测标志物和扩增模板的检测装置,以核酸作为检测探针的检测装置,但都易受到抑制剂的影响,并且要通过琼脂糖凝胶电泳对扩增产物进行结果判读,耗时长,对检测人员技术要求高。
[0004]PCR是一种快速、灵敏、特异的检测各种病原体的标准方法,但其不能区分活的病原体和死的病原体且在食品样品中应用PCR技术还存在一定的困难,因为很多食品样本中的PCR抑制剂会造成假阳性或阴性结果。
[0005]现有的食源性致病菌的检测方法通常需要复杂的样品预处理程序或者所用仪器很昂贵、耗时长,无法同时检测多种致病菌,并且大部分生物传感器制作繁琐,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同时快速检测三种食源性致病菌的纸基传感器。其制作成本低、制作简单、灵敏性好、使用和携带方便、所需样品的体积小、分析速度快、可以进行多种物质同时检测。
[0007]为了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8]提供一种可同时快速检测三种食源性致病菌的纸基传感器,包括Y形纸基,Y形纸基的中心为样品滴加区,Y形纸基的三边上均依次设有结合垫、检测带、质控带,其中结合垫靠近样品滴加区,三个结合垫内各设有一种不同的适配体功能化探针,适配体功能化探针为长余辉材料与目标食源性致病菌适配体进行偶联制得的探针。
[0009]进一步地,Y形纸基为改性纤维素纸制成的纸基。
[0010]进一步地,目标食源性致病菌为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
[0011]进一步地,检测带为目标致病菌适配体识别序列的互补序列,质控带为目标致病菌适配体非识别序列的互补序列。
[0012]进一步地,三种长余辉材料分别为采用溶胶凝胶

燃烧法制备的蓝色长余辉纳米材料Sr2MgSi2O7:Eu
2+
,Dy
3+
;水热法制备的红色长余辉材料ZnGa2O4:Cr
3+
,绿色长余辉材料Zn2GeO4:Mn
2+
,Pr
3+

[0013]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14]1.本技术基于长余辉材料的光致发光原理,筛选出常见的食源性致病菌的适配体,并将适配体与长余辉纳米材料偶联得到纳米探针,另将致病菌适配体的互补寡核苷酸单链作为捕获体,以纸基为载体提供了一种可同时快速检测三种食源性致病菌的纸基传感器,可在特定条件下激发使长余辉材料发出不同的荧光从而判定食品中是否含有某些食源性致病菌。
[0015]2.本技术提供的纸基传感器制作成本低、制作简单、灵敏性好、使用和携带方便、所需样品的体积小、分析速度快、可同时快速检测三种食源性致病菌。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17]其中:1、Y形纸基;2、样品滴加区;3、结合垫;4、检测带;5、质控带。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描述,以便于本
的技术人员理解本技术,但应该清楚,本技术不限于具体实施方式的范围,对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只要各种变化在所附的权利要求限定和确定的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内,这些变化是显而易见的,一切利用本技术构思的技术创造均在保护之列。
[0019]如图1所示,一种可同时快速检测三种食源性致病菌的纸基传感器,包括Y形纸基1,优选的,Y形纸基1为改性纤维素纸制成的纸基。Y形纸基1的中心为样品滴加区2,Y形纸基1的三边上均依次设有结合垫3、检测带4、质控带5,其中结合垫3靠近样品滴加区2,三个结合垫3内各设有一种不同的适配体功能化探针,适配体功能化探针为长余辉材料与目标食源性致病菌适配体进行偶联制得的探针。检测带为目标致病菌适配体识别序列的互补序列,质控带为目标致病菌适配体非识别序列的互补序列。
[0020]在本实施例中,目标食源性致病菌为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三种长余辉材料分别为采用溶胶凝胶

燃烧法制备的蓝色长余辉纳米材料Sr2MgSi2O7:Eu
2+
,Dy
3+
;水热法制备的红色长余辉材料ZnGa2O4:Cr
3+
,绿色长余辉材料Zn2GeO4:Mn
2+
,Pr
3+

[0021]为了进一步说明该纸基传感器,本技术还包括以下内容:
[0022]一、长余辉纳米粒子(PLNPs)的表面修饰及改造
[0023]取干燥的PLNPs粉末在DMF中超声分散,并滴加入APTES,在水浴中用力搅拌24小时。然后高速离心分离,取底部的沉淀,并先用DMF洗涤三次除去未反应的APTES,再用乙醇洗洛三次,在室温下真空干燥,即可得到APTES

PLNPs。再取APTES

PLNPs在PBS溶液中超声分散,加入SC

PEG

COOH后,在室温下避光搅拌至过夜。最后通过高速离心分离除去未反应的PEG,并用PBS洗涤三次,即可得到PEG

PLNPs1、PEG

PLNPs2、PEG

PLNPs3。三种长余辉纳米粒子的修饰改造均参照以上方法进行。
[0024]二、长余辉纳米颗粒与核酸适配体的偶联方法
[0025]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对应的适配体分别记为Apt

1、Apt

2、Apt

3,通过酰胺缩合反应,使三种长余辉纳米颗粒分别与目标食源性致病菌适配体Apt

1、Apt

2、Apt

3进行偶联,具体方法为:取PEG

PLNPs在PBS溶液中超声分散,然后分别加入EDC和NHS,并避光温和搅拌。PEG

PLNPs羧基活化完毕后加入氨基化修饰的核酸适配体,用NaOH溶
液调节pH在8左右,室温下避光搅拌8小时,最后通过高速离心分离除去未反应的适配体,并用10mM PBS洗涤三次即可得到适配体功能化的长余辉纳米颗粒。
[0026]三、研制基于适配体识别的,以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同时快速检测三种食源性致病菌的纸基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Y形纸基(1),所述Y形纸基(1)的中心为样品滴加区(2),所述Y形纸基(1)的三边上均依次设有结合垫(3)、检测带(4)、质控带(5),其中结合垫(3)靠近样品滴加区(2),三个所述结合垫(3)内各设有一种不同的适配体功能化探针,所述适配体功能化探针为长余辉材料与目标食源性致病菌适配体进行偶联制得的探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同时快速检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晓颖黄键王晓惠高雪梅孙雪婷郭桂萍张文国张敏戴晗祎吴忧凡王金娟
申请(专利权)人:南通海关综合技术中心江苏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南通分中心南通海关口岸门诊部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