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操作的检验医学用取样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246263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19 09: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医学取样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便于操作的检验医学用取样装置,所述取样筒的上端设置有连接筒,所述连接筒的上方螺纹连接有密封盖,所述密封盖的上表面从左到右分别设置有观察口和标签槽,所述取样筒的外部套接有防护套,且取样筒的一侧设置有出液管,所述出液管的上表面设置有控制阀,所述出液管的一端连接有取样针管。在取样筒的上方设置有连接筒,这样可便于患者的使用,在密封盖的上表面设置有观察口和标签槽,通过观察口可观察取样筒内部尿液剩余量,同时通过标签槽可将患者的信息以及尿液的重量进行粘贴,这样可便于后续医生的操作,同时通过把手的设置,可便于将取样筒进行提取。取样筒进行提取。取样筒进行提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操作的检验医学用取样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医学取样
,具体是一种便于操作的检验医学用取样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检验医学是对取自人体的材料进行微生物学、免疫学、生物化学、遗传学、血液学、生物物理学、细胞学等方面的检验,从而来预防、诊断依据治疗人体的疾病,而在检验时需要通过取样设备来将患者的尿液或者血液等进行取样处理。
[0003]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便于操作的医学检验用取样装置(授权公告号CN 208838008 U),该专利技术设置有真空采样瓶,并通过推杆控制采样工作的进行,操作简单,使用方便,同时还设置有紫外线灯,避免真空采样瓶沾染细菌和病毒,提高了采样质量,本技术大大提高了医学检验取样工作的便捷性,但是,该专利采用真空采样瓶进行采样,可是采样瓶由于是玻璃制品,很容易发生意外掉落而造成损坏,并且在对尿液进行取样时也较为不便。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便于操作的检验医学用取样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操作的检验医学用取样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便于操作的检验医学用取样装置,包括取样筒,所述取样筒的上端设置有连接筒,所述连接筒的上方螺纹连接有密封盖,所述密封盖的上表面从左到右分别设置有观察口和标签槽,所述取样筒的外部套接有防护套,且取样筒的一侧设置有出液管,所述出液管的上表面设置有控制阀,所述出液管的一端连接有取样针管。
[0007]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密封盖的内侧设置有内螺纹,所述连接筒的外部设置有外螺纹,所述密封盖的内部设置有密封垫。
[0008]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密封盖的上表面中间位置处开设有固定槽,所述固定槽的内部转动安装有把手,所述把手的两侧对称设置有转轴,所述转轴的一端转动安装在固定槽的内侧。
[0009]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防护套的外侧设置有防滑层,且防护套的内侧设置有第一缓冲层,所述第一缓冲层的内侧设置有填充层,所述填充层的内侧设置有第二缓冲层。
[0010]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二缓冲层的内部等距设置有缓冲球,且第二缓冲层的材质为橡胶。
[0011]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填充层的厚度为第二缓冲层厚度的一半,且填充层的厚度为第一缓冲层厚度的两倍。
[0012]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缓冲层的材质为海绵,所述防护套的厚度为第一缓冲层厚度的三倍。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4]1、本技术在取样筒的上方设置有连接筒,这样可便于患者的使用,同时通过密封盖与连接筒的螺纹连接,这样可将取样筒进行密封,在密封盖的上表面设置有观察口和标签槽,通过观察口可观察取样筒内部尿液剩余量,同时通过标签槽可将患者的信息以及尿液的重量进行粘贴,这样可便于后续医生的操作,同时通过把手的设置,可便于将取样筒进行提取。
[0015]2、在取样筒的外部设置有防护套,利用防护套外部设置的防滑层,可有效的避免取样筒的掉落,同时在防护套的内部设置有第一缓冲层和第二缓冲层,这样能够对取样筒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避免发生意外造成损坏,该设置不仅能够对取样筒进行防护,还能够起到一定的遮挡作用,降低患者的尴尬。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一种便于操作的检验医学用取样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一种便于操作的检验医学用取样装置中密封盖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一种便于操作的检验医学用取样装置中防护套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中:1、观察口;2、连接筒;3、取样筒;4、防护套;5、标签槽;6、密封盖;7、控制阀;8、出液管;9、把手;10、固定槽;11、转轴;12、密封垫;13、第一缓冲层;14、第二缓冲层;15、缓冲球;16、填充层;17、防滑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20]请参阅图1~3,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便于操作的检验医学用取样装置,包括取样筒3,取样筒3的上端设置有连接筒2,连接筒2的上方螺纹连接有密封盖6,密封盖6的上表面从左到右分别设置有观察口1和标签槽5,密封盖6的内侧设置有内螺纹,连接筒2的外部设置有外螺纹,密封盖6的内部设置有密封垫12,密封盖6的上表面中间位置处开设有固定槽10,固定槽10的内部转动安装有把手9,把手9的两侧对称设置有转轴11,转轴11的一端转动安装在固定槽10的内侧,本技术在取样筒3的上方设置有连接筒2,这样可便于患者的使用,同时通过密封盖6与连接筒2的螺纹连接,这样可将取样筒3进行密封,在密封盖6的上表面设置有观察口1和标签槽5,通过观察口1可观察取样筒3内部尿液剩余量,同时通过标签槽5可将患者的信息以及尿液的重量进行粘贴,这样可便于后续医生的操作,同时通过把手9的设置,可便于将取样筒3进行提取。
[0021]在图1和图3中:取样筒3的外部套接有防护套4,且取样筒3的一侧设置有出液管8,出液管8的上表面设置有控制阀7,出液管8的一端连接有取样针管,防护套4的外侧设置有防滑层17,且防护套4的内侧设置有第一缓冲层13,第一缓冲层13的材质为海绵,防护套4的厚度为第一缓冲层13厚度的三倍,第一缓冲层13的内侧设置有填充层16,填充层16的厚度为第二缓冲层14厚度的一半,且填充层16的厚度为第一缓冲层13厚度的两倍,填充层16的内侧设置有第二缓冲层14,第二缓冲层14的内部等距设置有缓冲球15,且第二缓冲层14的材质为橡胶,在取样筒3的外部设置有防护套4,利用防护套4外部设置的防滑层17,可有效
的避免取样筒3的掉落,同时在防护套4的内部设置有第一缓冲层13和第二缓冲层14,这样能够对取样筒3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避免发生意外造成损坏,该设置不仅能够对取样筒3进行防护,还能够起到一定的遮挡作用,降低患者的尴尬。
[0022]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在使用时,患者可将检测的尿液存储到取样筒3的内部,该取样筒3的上端设置有连接筒2,这样可避免发生漏液的情况,在取样筒3的内部存储尿液后,患者可将密封盖6与连接筒2螺纹连接,这样可将取样筒3进行密封,而密封盖6的上表面设置有观察口1,通过观察口1可观察取样筒3的内部情况,同时在密封盖6的上表面还设置有标签槽5,通过标签槽5可将患者的信息以及尿液的重量进行粘贴,这样可便于后续医生的操作,在将取样筒3进行拿取时,可将把手9在固定槽10的内部转动,这样可使得转轴11进行转动,也就会使得把手9有水平方向转为竖直方向,从而便于医生或患者的拿取,在密封盖6的内部还设置有密封垫12,这样还能够增加连接处的密封性,避免气味散发而对周围人员造成影响,在进行检测时,可将取样针管与出液管8进行连接,打开控制阀7可将取样筒3内部设置的尿液抽出进行检测,取样后可将控制阀7关闭,而在取样筒3的外部设置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操作的检验医学用取样装置,包括取样筒(3),其特征在于,所述取样筒(3)的上端设置有连接筒(2),所述连接筒(2)的上方螺纹连接有密封盖(6),所述密封盖(6)的上表面从左到右分别设置有观察口(1)和标签槽(5),所述取样筒(3)的外部套接有防护套(4),且取样筒(3)的一侧设置有出液管(8),所述出液管(8)的上表面设置有控制阀(7),所述出液管(8)的一端连接有取样针管。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操作的检验医学用取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盖(6)的内侧设置有内螺纹,所述连接筒(2)的外部设置有外螺纹,所述密封盖(6)的内部设置有密封垫(1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操作的检验医学用取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盖(6)的上表面中间位置处开设有固定槽(10),所述固定槽(10)的内部转动安装有把手(9),所述把手(9)的两侧对称设置有转轴(11),所述转轴(1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晓宇陈琳陈峰张阳吴海磊
申请(专利权)人:南通海关综合技术中心江苏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南通分中心南通海关口岸门诊部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