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分配泵用回油电磁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25750 阅读:21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分配泵用回油电磁阀,包括接线柱、磁轭、线圈及阀体,阀体内侧设有磁轭与线圈,所述阀体上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两排回油孔,所述阀座开设中孔,阀体与滤网铆合于阀体中孔右端,阀座右端壁面上加工侧向孔与小回油孔接通;阀体内设置动铁芯,阀杆中间安装复位弹簧;所述动铁芯由铁芯、阀杆及橡胶头组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有益效果为:可避免因阀体内孔与动铁芯外圆之间的间隙渗漏引起的流量变化,将四个回油孔和小回油孔彻底隔离;通过采用平面阀控制两排回油孔的切换,可提高回油量控制精度,能够达到分配泵控制要求;不会影响橡胶头的密封性,回油量不会起变化,可保证产品的一致性。(*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柴油机燃油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分配泵用回油电磁阀
技术介绍
由于目前国家已经执行排放欧三标准,原有分配泵供油提前角的控制精度达不 到增压的要求,回油电磁阀控制的回油量分散度太大使每个回油电磁阀的回油量不一样, 造成分配泵产品质量不一致,其原因一方面阀体内孔与动铁芯外圆的间隙加工精度要求很 高,无法坚持大批量生产;另一方面将回油电磁阀安装到分配泵外壳时,安装扭矩不一样, 引起阀体的微小变形,致使间隙产生变化。因此对电磁阀回油量影响很大,很难控制,以至 产品达不到标准的比例很低,所以必须对原有的回油电磁阀结构进行改造。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以上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采用平面阀控制两排回油孔的切换、可提高 回油量控制精度、能够达到分配泵控制要求的分配泵用回油电磁阀,以解决现有技术的诸 多不足。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分配泵用回油电磁阀,包括接线柱、磁轭、线圈及阀体,阀体内侧设有磁轭与 线圈,所述阀体上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两排回油孔,所述阀座开设中孔,阀体与滤网铆合于阀 体中孔右端,阀座右端壁面上加工侧向孔与小回油孔接通;阀体内设置动铁芯,阀杆中间安 装复位弹簧;所述动铁芯由铁芯、阀杆及橡胶头组成;两排回油孔中的其中一排的数量为 2-6个,另一排回油孔数量为一个;所述铁芯外部设有圆筒形铜套且与动铁芯配合。本技术所述的分配泵用回油电磁阀的有益效果为可避免因阀体内孔与动铁 芯外圆之间的间隙渗漏引起的流量变化,将四个回油孔和小回油孔彻底隔离;通过采用平 面阀控制两排回油孔的切换,可提高回油量控制精度,能够达到分配泵控制要求;不会影响 橡胶头的密封性,回油量不会起变化,可保证产品的一致性。附图说明下面根据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图1是原来分配泵回油电磁阀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所述分配泵用回油电磁阀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接线柱;2、磁轭;3、线圈;4、阀体;5、侧向孔;6、动铁芯;7、滤网;8、定铁芯;9、 复位弹簧;10、复位弹簧;11、环槽;12、回油孔;13、棱边;14、间隙;15、小回油孔;19、中孔; 20、橡胶头;21、导向套;22、铁芯;23、密封圈;24、阀杆;25、橡胶平面;26、阀座上平面;28、 阀座;29、铜套。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分配泵用回油电磁阀,目前传统的分配泵 回油电磁阀,电磁阀阀体4左右两侧设有两排回油孔分别为孔12及15,当电磁阀不通电时, 电磁阀中动铁芯6由回位弹簧9压在滤网7上,泵体内的燃油进入阀体,大部分燃油经过 动铁芯6上侧面孔5通过环槽11,经四个回油孔12流出回到会油箱中,另一部分燃油经小 回油孔15流回油箱,也只有少量燃油经过动铁芯6外圆与阀体4内孔之间的间隙14经四 个回油孔12流回到油箱。此时分配泵泵体内燃油回到油箱的流量较大,致使泵体内燃油的 压力降低,由于分配泵供油提前角由泵体内燃油压力决定,燃油压力低、供油提前角较小、 反之供油提前角则较大;电磁阀通电时,电流经过接线柱流入线圈3,产生磁场,磁力线经 过阀体4、磁轭2、定铁芯8及动铁芯6形成闭合磁路,动铁芯6向定铁芯8的锥面9方向移 动,动铁芯6上的环槽11的棱边13关闭4个回油孔12,进入阀体4的燃油仅经过小孔15 中回到油箱,但有少量燃油因阀体4个内孔与动铁芯6之间的间隙14渗漏而经过四个回油 孔12回到油箱,由于回油箱的燃油减少使泵体内燃油压力增大,从而使油泵供油提前角加 大,满足柴油机启动要求。由于我国目前已经执行排放欧三标准,原有分配泵供油提前角的 控制精度达不到增压的要求,回油电磁阀控制的回油量分散度太大使每个回油电磁阀的回 油量不一样,造成分配泵产品质量不一致,其原因一方面阀体4内孔与动铁芯6外圆的间隙 14加工精度要求很高,大批量生产难保证,另一方面将回油电磁阀安装到分配泵外壳时,安 装扭矩不一样,引起阀体4的微小变形,致使间隙14产生变化,对电磁阀回油量影响很大, 很难控制,以至产品达不到标准的比例很低,所以必须对原有的回油电磁阀结构进行改造。如图2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分配泵用回油电磁阀,包括接线柱1、磁轭 2、线圈3及阀体4,所述阀体4内侧设有磁轭2与线圈3,所述阀体4上左右两侧分别设有 两排回油孔12,其中一排设有四个而另一排为一个,所述阀座28开设中孔19以用于与四个 回油孔接通,阀体4与滤网7铆合于阀体4中孔19右端,阀座28左端外圆安装有密封圈23 使小油孔与其它回油孔隔开,阀座28右端壁面上加工侧向孔5与小回油孔15接通;导向套 21安装于阀体4中部,阀体4内设置由铁芯22、阀杆24及橡胶头20组成的动铁芯6,阀杆 24中间安装复位弹簧10 ;所述铁芯22与阀杆24配合,橡胶头20定压包于阀杆24上,橡胶 平面25与阀体上平面26压紧即可切断燃油经中孔19流入四个回油孔的油路,所述铁芯22 外部设有圆筒形铜套29且与动铁芯6配合使其左右移动,所述铜套29两端设有密封圈23 用于密封阀体中的燃油。以上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分配泵用回油电磁阀,回油电磁阀不通电时,线圈3 中无电流,磁场消失,复位弹簧10将阀杆24的橡胶头20推向阀体4左端,橡胶平面25与阀 座上平面26脱开l_2mm泵体内燃油流入阀体4内,一方面经小回油孔15流回到油箱,另一 方面经中孔19通过四个回油孔12流回油箱,泵体内燃油压力较低,油泵供油提前角较小; 当电流经接线柱1通过线圈3中形成磁场,磁力线经过磁轭2通过铁芯22、阀杆6、导向套 21形成闭合回路,使铁芯22沿着阀杆24、橡胶头20摆脱复位弹簧10的弹力而向导向套21 方向移动,直至橡胶平面25紧贴阀座上平面26为止,从而切断阀体4内燃油流向四个回油 孔的通道,燃油只经侧面孔5,从小回油孔15流向油箱,回油量大大减小,使泵体内燃油压 力提高,从而使油泵供油提前角提前。权利要求一种分配泵用回油电磁阀,包括接线柱(1)、磁轭(2)、线圈(3)及阀体(4),阀体(4)内侧设有磁轭(2)与线圈(3),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4)上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两排回油孔(12),所述阀座(28)开设中孔(19),阀体(4)与滤网(7)铆合于阀体(4)中孔(19)右端,阀座(28)右端壁面上加工侧向孔(5)与小回油孔(15)接通;阀体(4)内设置动铁芯(6),阀杆(24)中间安装复位弹簧(1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配泵用回油电磁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动铁芯(6)由铁芯 (22)、阀杆(24)及橡胶头(20)组成。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配泵用回油电磁阀,其特征在于两排回油孔中的其中一 排的数量为2-6个,另一排回油孔数量为一个。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分配泵用回油电磁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铁芯(22)外部设有 圆筒形铜套(29)且与动铁芯(6)配合。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分配泵用回油电磁阀,包括接线柱、磁轭、线圈及阀体,阀体内侧设有磁轭与线圈,所述阀体上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两排回油孔,所述阀座开设中孔,阀体与滤网铆合于阀体中孔右端,阀座右端壁面上加工侧向孔与小回油孔接通;阀体内设置动铁芯,阀杆中间安装复位弹簧;所述动铁芯由铁芯、阀杆及橡胶头组成。本技术有益效果为可避免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分配泵用回油电磁阀,包括接线柱(1)、磁轭(2)、线圈(3)及阀体(4),阀体(4)内侧设有磁轭(2)与线圈(3),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4)上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两排回油孔(12),所述阀座(28)开设中孔(19),阀体(4)与滤网(7)铆合于阀体(4)中孔(19)右端,阀座(28)右端壁面上加工侧向孔(5)与小回油孔(15)接通;阀体(4)内设置动铁芯(6),阀杆(24)中间安装复位弹簧(10)。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明李回城高维进潘中生伊世民屈佤佳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市双灵电器厂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