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沉降路基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253103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30 12:0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沉降路基结构,包括基底混凝土层、第一碎石应力层、防水层、第二碎石应力层、上混凝土层、路面层;基底混凝土层呈仰拱形;第一碎石应力层内布置拱形的土工格栅和生石灰袋;第二碎石应力层上穿设支撑单元,支撑单元包括:一对锲块,相对穿设于第二碎石应力层上,并且下端穿出至第一碎石应力层内,锲块相向的侧壁呈下侧朝外的斜面状;一对应力移动柱,容纳于第二碎石应力层内,一对应力移动柱相背离的一端对应抵接于一对锲块上;中部支柱,其穿设于第二碎石应力层上,并且下端穿出至第一碎石应力层内。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显著抵抗受到的不均匀沉降力,减小路桥连接处和土基交界处的不均匀沉降及路基向下沉降的时间和距离的有益效果。有益效果。有益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防沉降路基结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公路施工
更具体地说,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防沉降路基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公路施工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中非常重要的作业单元,路基结构作为我国公路构造中非常关键的结构部位,路基是轨道或者路面的基础,是经过开挖或填筑而形成的土工构筑物。在公路工程中,软土路基与正常路基的交界点是整段公路最薄弱的部分,在运营使用过程中,此位置也较容易沉降。以及在路桥过渡段等特殊部位,路基差异沉降频频出现。桥头路基不均匀沉降的现象对过往的车辆和行人的生命安全会产生很大的影响。
[0003]目前设计出了一些防沉降路基结构,这些防沉降路基结构一般会在路基中铺设生石灰袋,通过生石灰与水反应生成固体钙化物,体积膨胀来弥补水分流动造成的泥土流失和路基内部空洞,然而路基中的生石灰量始终有限,公路的使用年限又较长久,待路基中的生石灰完全反应以后,路基仍然面临沉降的风险。路基一旦发生沉降,整个公路也就随之毁坏,现有的路面结构中,对于路基沉降造成的路面结构损坏,只能采取在路面上进行填补或者将整个道路重新修建的方式进行道路维护,路面部分填补容易造成新旧路面结合处接缝易开裂的问题,且影响路面美观,整条道路重新修建,又使得耗资巨大。因此,继续深入的研究防沉降路基结构,以减少路基沉降,提升路基使用寿命仍然是公路研究的重中之重。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是解决至少上述问题,并提供至少后面将说明的优点。
[0005]为了实现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一种防沉降路基结构,包括从下至上依次铺设的基底混凝土层、第一碎石应力层、防水层、第二碎石应力层、上混凝土层、路面层;其中,
[0006]所述基底混凝土层竖向截面呈仰拱形;
[0007]所述第一碎石应力层内布置有竖向截面呈拱形的土工格栅和间隔分布于所述第一碎石应力层内部的多个生石灰袋,所述土工格栅与所述基底混凝土层上下相对设置;
[0008]所述第二碎石应力层上沿路基延伸方向间隔穿设有多个支撑单元,每个支撑单元包括:
[0009]一对锲块,一对锲块相对穿设于所述第二碎石应力层上,并且下端穿出至所述第一碎石应力层内,所述锲块相向的侧壁呈下侧朝外的斜面状;
[0010]一对应力移动柱,一对应力移动柱容纳于所述第二碎石应力层内,一对应力移动柱相背离的一端对应抵接于一对锲块的侧壁上;
[0011]中部支柱,其穿设于所述第二碎石应力层上,并且下端穿出至所述第一碎石应力层内,所述中部支柱位于一对应力移动柱中间。
[0012]优选的是,所述基底混凝土层外部两侧开设排水沟,所述排水沟的底部低于所述基底混凝土层底部。
[0013]优选的是,所述第一碎石应力层采用20~40mm的碎石和粗砂铺设夯实形成,其中,粗砂的细度模数为3.1~3.7,粒径大于0.5mm的颗粒含量超过全重的50%,平均粒径为0.5~1mm的砂石。
[0014]优选的是,所述第二碎石应力层采用5~10mm的碎石和细砂铺设夯实形成,其中,细砂的细度模数为1.6~2.2,粒径大于0.075mm的颗粒含量超过全重的85%,平均粒径为0.125~0.25mm的砂石。
[0015]优选的是,位于所述土工格栅内生石灰袋呈上下两排间隔排列,位于所述土工格栅外的生石灰袋呈一排间隔排列。
[0016]优选的是,所述生石灰袋包括透水袋和填充于所述透水袋内的生石灰混合物,所述生石灰混合物采用生石灰、细砂、干燥泥土按体积比为15:1~3:1~3混合得到。
[0017]优选的是,所述锲块竖向截面呈上大下小的直角梯形。
[0018]优选的是,所述应力移动柱相背离的一端呈斜面状,并且与所述锲块的斜面匹配,所述应力移动柱相向的一端呈圆锥体形。
[0019]优选的是,所述中部支柱呈上小下大的圆锥体形,所述中部支柱顶部设有直径大于所述中部支柱的直径的圆形抓板。
[0020]优选的是,所述生石灰袋之间的横向间距和纵向间距均大于10cm。
[0021]本专利技术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0022]第一、通过设置拱形的基底混凝土层和内附仰拱形的土工格栅的第一碎石应力层,上方路面传递下来的压力(车辆通行造成的不同负荷),在拱形的应力分散下,分出部分向两侧传递,部分继续向下传递,到达基底混凝土层后,在仰拱形的应力分散下,两侧具有向中间聚拢的反作用力,结合土工格栅与基底混凝土层相对设置,则向中间聚拢的反作用力正好作用于土工格栅,提升对土工格栅的支撑作用,二者结合,可以显著抵抗受到的不均匀沉降力,减小路桥连接处和土基交界处的不均匀沉降。
[0023]第二、通过设置第二碎石应力层,并在第二碎石应力层内设置多个支撑单元,可以控制路基中心和两侧的沉降平衡,从而使路桥连接处和土基交界处沉降更平衡,而不会发生断层沉降。当应力移动柱接接至中部支柱时,则中部支柱对应力移动柱具有支撑作用,当中部支柱也发生向下移动时,而两侧锲块未发生向下移动时,又可形成供应力移动柱移动的空间,周而复始,起到显著减小路基向下沉降的时间和距离。
[0024]本专利技术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专利技术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0025]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其中一种技术方案的所述路基结构的竖向截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0027]需要说明的是,下述实施方案中所述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所述试剂和材料,如无特殊说明,均可从商业途径获得;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术语指示的方位
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并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
[0028]如图1所示,说明书附图标记释义如下:基底混凝土层1、第一碎石应力层2、防水层3、第二碎石应力层4、上混凝土层5、路面层6、土工格栅7、生石灰袋8、排水沟9、支撑单元100、锲块11、应力移动柱12、中部支柱13、圆形抓板14。
[0029]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防沉降路基结构,包括从下至上依次铺设的基底混凝土层1、第一碎石应力层2、防水层3、第二碎石应力层4、上混凝土层5、路面层6;其中,
[0030]所述基底混凝土层1竖向截面呈仰拱形,即形成类半圆柱体形,中间厚两侧薄,并且铺设路桥连接处,或者铺设在软土基和正常土基交界处,抵抗受到的不均匀沉降力,减小路桥连接处和土基交界处的不均匀沉降;
[0031]所述第一碎石应力层2内布置有竖向截面呈拱形的土工格栅7和间隔分布于所述第一碎石应力层2内部的多个生石灰袋8,所述土工格栅7与所述基底混凝土层1上下相对设置;拱形的土工格栅7可以传递上方路面传递下来的压力(车辆通行造成的不同负荷),在拱形的应力分散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防沉降路基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从下至上依次铺设的基底混凝土层、第一碎石应力层、防水层、第二碎石应力层、上混凝土层、路面层;其中,所述基底混凝土层竖向截面呈仰拱形;所述第一碎石应力层内布置有竖向截面呈拱形的土工格栅和间隔分布于所述第一碎石应力层内部的多个生石灰袋,所述土工格栅与所述基底混凝土层上下相对设置;所述第二碎石应力层上沿路基延伸方向间隔穿设有多个支撑单元,每个支撑单元包括:一对锲块,一对锲块相对穿设于所述第二碎石应力层上,并且下端穿出至所述第一碎石应力层内,所述锲块相向的侧壁呈下侧朝外的斜面状;一对应力移动柱,一对应力移动柱容纳于所述第二碎石应力层内,一对应力移动柱相背离的一端对应抵接于一对锲块的侧壁上;中部支柱,其穿设于所述第二碎石应力层上,并且下端穿出至所述第一碎石应力层内,所述中部支柱位于一对应力移动柱中间。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沉降路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底混凝土层外部两侧开设排水沟,所述排水沟的底部低于所述基底混凝土层底部。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沉降路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碎石应力层采用20~40mm的碎石和粗砂铺设夯实形成,其中,粗砂的细度模数为3.1~3.7,粒径大于0.5mm的颗粒含量超过全重的50%,平均粒径为0.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长贵于富家焦绪学王恒冯占强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路桥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