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活性炭水凝胶敷料加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252601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30 12:0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活性炭料加工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活性炭水凝胶敷料加工装置,包括箱体,箱体外腔顶固定连接有传送带,传送带顶端设置有下模板,箱体外腔顶对称固定连接有固定架,固定架相对侧之间固定连接有储胶箱,储胶箱外表面固定连接有伸缩气缸,伸缩气缸底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支撑板底端固定连接有上模板,下模板与上面相适配,支撑板顶端对称设置有搅拌机构,支撑板顶端固定连接有活塞杆。利用伸缩气缸推动支撑板竖直向上移动时,可以将储胶箱内部活性炭和水凝胶的混合物中的气泡逐渐吸出,使其脱离活性炭和水凝胶的混合物,从而可以有效地避免这些气泡影响敷料的完整性和力学性能,降低产品的质量和性能,降低产品的可靠性。降低产品的可靠性。降低产品的可靠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活性炭水凝胶敷料加工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活性炭料加工
,具体为一种活性炭水凝胶敷料加工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活性炭是一种具有高度发达的孔结构和巨大比表面积的特殊炭材料,能够有效吸附和去除气体、溶液中的杂质和污染物,水凝胶是一种高吸水性的聚合物材料,其在水中可以形成稳定的凝胶状态;活性炭水凝胶通过将活性炭颗粒与水凝胶聚合物进行混合制备而成。这种材料不仅保留了活性炭优异的吸附性能,还具有水凝胶的高吸湿性和柔韧性;它可以吸附和去除空气或水中的有机物、异味、有害气体、重金属离子等污染物,同时也能迅速吸湿保持湿度。
[0003]活性炭水凝胶在生产加工过程中,将其混合物进行成型时,可以采用模压、挤出、滚压等方法,但现有技术中将活性炭水凝胶混合物倒入模具进行成型加工过程中,由于敷料的流动性和排气不畅,容易出现气泡陷入敷料中或模具内部的空隙,导致成型后的活性炭水凝胶敷料内部存在气泡或孔洞,而这些气泡或孔洞会影响敷料的完整性和力学性能,降低产品的质量和性能,进而会影响产品的可靠性。
[0004]此外,在将活性炭水凝胶混合物倒入模具成型时,很难在倒入过程中精确地控制敷料的形状和尺寸,特别是对于复杂或细小的结构,倒入时可能导致不均匀分布或无法完全填充,进而造成活性炭水凝胶加工成型的成品规格不同,还会使得活性炭水凝胶上的活性炭颗粒与水凝胶聚合物不均匀,从而影响活性炭水凝胶敷料产品的使用效果。
[0005]故而我们提出一种可消除气泡的;可控制敷料的形状和尺寸的活性炭水凝胶敷料加工装置。r/>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7]有鉴于此,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活性炭水凝胶敷料加工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8](二)技术方案
[0009]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活性炭水凝胶敷料加工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外腔顶固定连接有传送带,所述传送带顶端设置有下模板,所述箱体外腔顶对称固定连接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相对侧之间固定连接有储胶箱,所述储胶箱外表面固定连接有伸缩气缸,所述伸缩气缸底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底端固定连接有上模板,所述下模板与上面相适配,所述支撑板顶端对称设置有搅拌机构,所述支撑板顶端固定连接有活塞杆,所述储胶箱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活塞筒,所述活塞筒内表面下端固定连接有阻隔网,所述活塞筒外表面上端固定连接有出气管,所述出气管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单向阀,所述活塞筒内表面与活塞杆的活塞外表面相贴合,所述传送带顶端两侧对称设置有中心对齐组件,所述支撑板顶端设置有启闭机构。
[0010]优选的,所述搅拌机构包括连接杆一,所述连接杆一底端对称转动连接在支撑板顶端前后两侧,所述连接杆一顶端对称转动连接有凸轮,所述凸轮左端均固定连接有转杆,所述转杆一端均固定连接在储胶箱内表面,所述转杆外表面均固定连接有搅拌桨叶。
[0011]优选的,所述中心对齐机构包括限位块,所述限位块对称固定连接在传送带顶端两侧,所述限位块内表面均滑动连接有T型空心板,所述T型空心板一端均固定连接限位轴,所述支撑板顶端前后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安装架,所述安装架一端均固定连接有斜滑轨,所述斜滑轨与限位轴相适配。
[0012]优选的,所述T型空心板位于限位块内部的内壁均固定连接有伸缩弹簧,所述伸缩弹簧一侧均固定连接有滑动柱,所述滑动柱均滑动连接在T型空心板位于限位块一侧的内壁。
[0013]优选的,所述T型空心板位于限位块相对侧的内壁对称滑动连接有夹板,所述夹板一端均转动连接有连接杆二,所述连接杆二铰接在滑动柱外表面。
[0014]优选的,所述启闭机构包括启闭箱,所述启闭箱前后两侧内壁之间滑动连接有梯形滑块,所述梯形滑块左侧壁固定连接有活动触点,所述启闭箱右侧内壁固定连接有固定触点,所述启闭箱内腔底通过开设有的圆口滑动连接有活动杆,所述储胶箱外表面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杆。
[0015]优选的,所述活动杆与固定杆均与梯形滑块相匹配,所述支撑板右侧壁固定连接有紫外线灯管,所述活动触点与固定触点电性连接控制紫外线灯管的启闭。
[0016]优选的,所述储胶箱外表面上部固定连接有进料斗,所述储胶箱外表面下部固定连接有出料管,所述出料管与进料斗外表面均设置有阀门。
[0017]优选的,所述箱体底端外壁四周处均固定连接有支撑底座,所述支撑底座底端均固定安装有防滑垫。
[00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活性炭水凝胶敷料加工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9]1、该用于一种活性炭水凝胶敷料加工装置,利用伸缩气缸推动支撑板竖直向上移动时,可以将储胶箱内部活性炭和水凝胶的混合物中的气泡逐渐吸出,使其脱离活性炭和水凝胶的混合物,从而可以有效地避免这些气泡影响敷料的完整性和力学性能,降低产品的质量和性能,降低产品的可靠性。
[0020]2、该用于一种活性炭水凝胶敷料加工装置,利用伸缩气缸推动支撑板竖直向下移动,能够确保下模板与支撑板底端的上模板精准对齐,并逐渐挤压下模板内部的活性炭水凝胶混合物,进而能够使活性炭水凝胶混合物能够更加贴合下模板,避免了模具内的复杂或细小的结构,倒入时导致活性炭水凝胶混合物不均匀分布或无法完全填充的问题,影响活性炭水凝胶敷料产品的使用效果。
[0021]3、该用于一种活性炭水凝胶敷料加工装置,通过支撑板推拉连接杆一,致使其进行往复直线运动,能够对储胶箱内部活性炭和水凝胶的混合物进行充分的搅拌,可以有效地防止其成品的敷料效果不稳定,以及在使用时其成品的吸附性能下降的问题。
[0022]4、该用于一种活性炭水凝胶敷料加工装置,通过支撑板竖直向下移动,能够使下模板顶端成型后的活性炭水凝胶敷料便会被紫外线灯管持续照射,进而将其逐渐固化和干燥处理,进而使其能够获得稳定的结构,以保证活性炭水凝胶敷料的完整性以及力学性能。
[0023]5、该用于一种活性炭水凝胶敷料加工装置,利用伸缩气缸通过活塞筒抽取储胶箱内部活性炭和水凝胶混合物的中的部分气泡,配合支撑板底端的上模板精准对齐并挤压下模板内部的活性炭水凝胶混合物,进一步将活性炭水凝胶混合物内部的部分气泡挤压排出,再通过搅拌桨叶搅拌活性炭和水凝胶的混合物,再进一步地排出活性炭和水凝胶的混合物中残留的气泡,利用三种方式对活性炭和水凝胶的混合物中的气泡进行排出,进而能够使得消除气泡的效果更加彻底,极大地提高了本装置消除气泡的效果,从而提高了产品的质量和性能。
附图说明
[0024]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活性炭水凝胶敷料加工装置的立体主视结构示意图;
[0025]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活性炭水凝胶敷料加工装置的立体俯视结构示意图;
[0026]图3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活性炭水凝胶敷料加工装置的立体右视结构示意图;
[0027]图4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活性炭水凝胶敷料加工装置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8]图5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活性炭水凝胶敷料加工装置图4中A处的结构放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活性炭水凝胶敷料加工装置,包括箱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外腔顶固定连接有传送带(102),所述传送带(102)顶端设置有下模板(3),所述箱体(1)外腔顶对称固定连接有固定架(103),所述固定架(103)相对侧之间固定连接有储胶箱(2),所述储胶箱(2)外表面固定连接有伸缩气缸(6),所述伸缩气缸(6)底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板(7),所述支撑板(7)底端固定连接有上模板,所述下模板(3)与上面相适配,所述支撑板(7)顶端对称设置有搅拌机构,所述支撑板(7)顶端固定连接有活塞杆(5),所述储胶箱(2)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活塞筒(4),所述活塞筒(4)内表面下端固定连接有阻隔网(401),所述活塞筒(4)外表面上端固定连接有出气管(402),所述出气管(402)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单向阀(403),所述活塞筒(4)内表面与活塞杆(5)的活塞外表面相贴合,所述传送带(102)顶端两侧对称设置有中心对齐组件,所述支撑板(7)顶端设置有启闭机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活性炭水凝胶敷料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机构包括连接杆一(9),所述连接杆一(9)底端对称转动连接在支撑板(7)顶端前后两侧,所述连接杆一(9)顶端对称转动连接有凸轮(901),所述凸轮(901)左端均固定连接有转杆(902),所述转杆(902)一端均固定连接在储胶箱(2)内表面,所述转杆(902)外表面均固定连接有搅拌桨叶(903)。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活性炭水凝胶敷料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对齐机构包括限位块(10),所述限位块(10)对称固定连接在传送带(102)顶端两侧,所述限位块(10)内表面均滑动连接有T型空心板(1001),所述T型空心板(1001)一端均固定连接限位轴(1008),所述支撑板(7)顶端前后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安装架(1007),所述安装架(1007)一端均固定连接有斜滑轨(1006),所述斜滑轨(1006)与限位轴(1008)相适配。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杏红汪由勇皇甫健男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仁世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