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涂装厂房的供风系统以及涂装厂房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9251358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30 12:0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涂装厂房(1)的供风系统,所述涂装厂房(1)包括涂装车间(2)和办公区(3),所述供风系统包括用于办公区(3)的第一供风装置(4),所述第一供风装置(4)具有第一进风管路(8)和第一排风管路(9),其中,所述办公区(3)的第一供风装置(4)的第一排风管路(9)能通入涂装车间(2)的冷却室(7)中。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具有这种供风系统的涂装厂房。种具有这种供风系统的涂装厂房。种具有这种供风系统的涂装厂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涂装厂房的供风系统以及涂装厂房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涂装厂房的供风系统。另外,本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涂装厂房。

技术介绍

[0002]节能减排是全人类为谋求生存环境和经济发展的共同课题。伴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已成为汽车生产制造大国,节能减排任务也日趋艰巨。
[0003]在汽车加工制造领域中,涂装厂房往往能耗非常大。因此,降低涂装厂房的能耗对车辆成本的降低以及对整个工厂节能降耗都显得尤为重要。
[0004]现有技术中的涂装厂房包括涂装车间和办公区,而涂装车间和办公区分别配备独立的供风装置,所述供风装置可以是新风系统、例如 ASU新风系统以实现通风和温度调节。办公区的供风装置通过进风管路将外界环境中的空气送入办公区内并且通过排风管路将办公区内的空气再次排出,由此实现办公区内外的气体交换。相应地,涂装车间的供风装置通过进风管路将外界环境中的空气送入涂装车间内并且通过排风管路将涂装车间内的空气再次排出,由此实现涂装车间内外的气体交换。另外,涂装车间的烘干室和冷却室也各自配备有独立的供风装置。
[0005]在该现有技术中,由于在涂装厂房中设置有上述众多的供风装置,这将导致昂贵的设备成本。同时,多个供风装置同时使用也会产生大的能耗和废气排放量。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用于涂装厂房的改进的送风系统,以降低电能消耗并且因而节约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0006]因此,本专利技术的任务在于,提供一种相对于现有技术改进的用于涂装厂房的供风系统以及相对于现有技术改进的涂装厂房。
[0007]本专利技术的任务通过一种用于涂装厂房的供风系统解决,所述涂装厂房包括涂装车间和办公区,所述供风系统包括用于办公区的第一供风装置,所述第一供风装置具有第一进风管路和第一排风管路,其中,所述办公区的第一供风装置的第一排风管路能通入涂装车间的冷却室中。
[0008]根据本专利技术,由于办公区中的循环空气的工作温度通常在22
°
至 26
°
之间,几乎与而冷却室的冷却气体的最佳工作温度相同,因此从办公区中排出的空气可直接应用于冷却室以实现对涂装工件的冷却,而无需附加地对该空气进行温度调节。通过将第一供风装置的第一排风管路直接通入涂装车间的冷却室中可以省却配设于冷却室的供风装置,由此节约涂装厂房的设备成本的同时还降低了涂装车间的电能消耗。
[0009]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扩展方案,在第一供风装置的第一排风管路的端部上连接有第一切换阀,第一供风装置的第一排风管路通过第一切换阀分支出第一排风支路和第二排风支路,其中,第一排风支路直接通到外界环境中,而第二排风支路通入涂装车间的冷却室中。由此,通过将第一切换阀调节到不同的位置能以简单的方式控制第一排风管路的气体的排出路径。
[0010]优选地,为了改进从第一排风管路供应给冷却室的气体的清洁度并且因而提高冷却室的涂装工件的产品质量,在第二排风支路中可设置有空气过滤器。
[0011]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扩展方案,在第一切换阀的第一位置中,第一排风管路的气体完全通过第一排风支路从办公区排出,在第一切换阀的第二位置中,来自第一排风管路的气体至少部分地经由第二排风支路被输送到涂装车间的冷却室中。在此有利地,在第二位置中,第一排风管路的气体进入第一排风支路中的气体量和进入第二排风支路中的气体量的比例可以无级地进行调节,由此能确保在涂装车间的冷却室与办公区之间实现压力平衡。
[0012]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扩展方案,所述供风系统包括用于涂装车间的第二供风装置,所述第二供风装置具有第二进风管路和第二排风管路,在第二排风管路的端部上连接有第二切换阀,第二排风管路通过第二切换阀分支出第三排风支路和第四排风支路,其中,第三排风支路直接通到外界环境中,而第四排风支路通入涂装车间的冷却室中。通过将第二供风装置的第二排风管路直接通入涂装车间的冷却室中可以在省却配设于冷却室的供风装置的情况下以及在用于工作区的第一供风装置停用的情况下实现对涂装工件的冷却,由此节约设备成本的同时还降低了涂装车间的电能消耗。
[0013]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扩展方案,在第二切换阀的第一位置中,第二排风管路的气体完全通过第三排风支路从涂装车间排出,在第二切换阀的第二位置中,来自第二排风管路的气体至少部分地经由第四排风支路被输送到冷却室中。有利地,在第二位置中,第二排风管路的气体进入第三排风支路中的气体量和进入第四排风支路中的气体量的比例可以无级地进行调节,由此确保在冷却室与涂装车间之间实现压力平衡。进一步有利地,在第四排风支路中可设置有一个空气过滤器,以用于改进通过第二排风管路供应给冷却室的气体的清洁度并且因而提高冷却室的涂装工件的产品质量。
[0014]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扩展方案,在第一时间段内第一切换阀处于第二位置而第二切换阀处于第一位置,并且在不同于第一时间段的第二时间段内第二切换阀处于第二位置而第一切换阀处于第一位置。根据该实施方式,在第一时间段期间(例如在工作日的办公时间内)办公区的第一供风装置是开启的,并且第一切换阀处于第二位置,而第二切换阀被调节到第一位置,由此仅通过办公区的供风装置为涂装车间的冷却室提供冷却气体。相反,在不同于第一时间段的第二时间段期间(如在非工作日或者工作日的非办公时间内)办公区的第一供风装置是关断的,在此第二切换阀被调节到第二位置,由此仅通过涂装车间的第二供风装置为涂装车间的冷却室提供冷却气体。通过该方式可以实现涂装车间的更加节能的生产。
[0015]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扩展方案,所述第一供风装置的第二排风支路和第二供风装置的第四排风支路通入一个共同的第三切换阀中,从第三切换阀分支出第五排风支路和第六排风支路,第五排风支路通入涂装车间的冷却室中,而第六排风支路直接通入外界环境中。在冷却室的非工作状态中,将第三切换阀切换到第一位置,由此实现进入第三切换阀的气体完全从第六排风支路中排出到外界环境中而无需对第一切换阀和第二切换阀进行操作。这是特别有利的,因为第一切换阀和第二切换阀可以始终保持其已设定好的固定位置,而不受冷却室的工作状态的影响。在冷却室的工作状态中,将第三切换阀切换到第二位置,并且根据当前是否处于工作时间,要么将来自第一排风管路的气体输送至冷却室,要么将来
自第二排风管路的气体输送至冷却室。
[0016]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扩展方案,所述第一切换阀、所述第二切换阀和所述第三切换阀经由导线与一个共同的控制装置连接。由此可以实时地监控和调节第一切换阀、第二切换阀和第三切换阀的切换状态。
[0017]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扩展方案,所述涂装车间的烘干室具有第三供风装置,第三供风装置具有第三进风管路和第三排风管路,第三排风管路经由一个热交换器与办公区的热水管路和/或市政的热水管路连接。由此可以省却为办公区单独设置热水加热装置或者实现烘干炉的废热由市政的供热系统回收。
[0018]本专利技术还请求保护一种涂装厂房,所述涂装厂房包括涂装车间和办公区,涂装厂房还包括供风系统,所述供风系统包括用于办公区的第一供风装置,所述第一供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用于涂装厂房(1)的供风系统,所述涂装厂房(1)包括涂装车间(2)和办公区(3),所述供风系统包括用于办公区(3)的第一供风装置(4),所述第一供风装置(4)具有第一进风管路(8)和第一排风管路(9),其特征在于,所述办公区(3)的第一供风装置(4)的第一排风管路(9)能通入涂装车间(2)的冷却室(7)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风系统,其特征在于,在第一供风装置(4)的第一排风管路(9)的端部上连接有第一切换阀(V1),第一供风装置(4)的第一排风管路(9)通过第一切换阀(V1)分支出第一排风支路(21)和第二排风支路(22),其中,第一排风支路(21)直接通到外界环境中,而第二排风支路(22)通入涂装车间的冷却室(7)中,优选地,在第二排风支路(22)中设置有一个空气过滤器(19)。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供风系统,其特征在于,在第一切换阀(V1)的第一位置中,第一排风管路(9)的气体完全通过第一排风支路(21)从办公区(3)排出,在第一切换阀(V1)的第二位置中,来自第一排风管路(9)的气体至少部分地经由第二排风支路(22)被输送到涂装车间(2)的冷却室(7)中。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供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供风系统包括用于涂装车间(2)的第二供风装置(5),所述第二供风装置(5)具有第二进风管路(10)和第二排风管路(11),在第二排风管路(11)的端部上连接有第二切换阀(V2),第二排风管路(11)通过第二切换阀(V2)分支出第三排风支路(23)和第四排风支路(24),其中,第三排风支路(23)直接通到外界环境中,而第四排风支路(24)通入涂装车间的冷却室(7)中,优选地,在第四排风支路(24)中设置有一个空气过滤器。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供风系统,其特征在于,在第二切换阀(V2)的第一位置中,第二排风管路(11)的气体完全通过第三排风支路(23)从涂装车间(2)排出,在第二切换阀(V2)的第二位置中,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亮高柏宏张明礼
申请(专利权)人:华晨宝马汽车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