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鲵恒温循环型高密度养殖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24818 阅读:4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野生动物的人工养殖方法,特别是对大鲵(娃娃鱼)的高密度养殖方法,其特征是在5~10度的坡地上建造5~10个室内梯级养殖池,每个养殖池采用循环溢流用水,对水质进行严格的过滤和净化,并使水温保持在19~22℃之间的最佳生长温度,对大鲵实行分池分级饲养。本发明专利技术能为大鲵的饲养提供最佳的生长条件,并能节约大量能源,提高养殖密度和成活率,降低成本,增加养殖效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野生动物的人工养殖方法,特别是一种大鲵恒温循环型高密度养殖方 法。
技术介绍
大鲵,俗称娃娃鱼,是我国特有和珍稀的两栖动物,主要分布于我国中部山区的长 江流域为主的九个省、区,其中以湖南、湖北和陕西等省居多,其生活环境主要是生活在海 拔200 1000米的深山峡谷的山间溪流中。大鲵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它具有滋阴补肾、补 血行气的功效,对贫血、霍乱、痢疾、疟疾、血经等有显著的疗效,并能清除人体内的自由基 和过量重金属离子,预防重金属中毒,延缓衰老,其肉质细嫩、风味独特、营养价值极高,大 鲵肉中含有17种氨基酸,其中包括8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氨基酸总量为91. 92%,其中人 体必需的氨基酸含量为39. 69%。由于其药用价值和经济价值极高(市场价每斤售价1000 元),造成人为过度捕捞,生态环境遭受破坏,加上大鲵迁徙的范围狭窄,苗种的繁殖率和成 活率极低,导致天然种群数量不断衰减。尽管目前国内也开始有人采用人工饲养的方法养 殖大鲵。由于技术上仍未过关,因而养殖三年的大鲵,其成活率仅为30% 50%,为此,提 高大鲵饲养的成活率就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恒温控制,梯级循环用水养殖,并对水质进行综合处理 的大鲵高密度养殖方法。本专利技术是以如下的方式实现的在斜度为5 10度的坡地上建造5 10个室内 梯级养殖池,每个梯级养殖池设置有溢水孔以控制水深,溢水孔出来的水注入下一级的养 殖池中,最后一级养殖池的溢水孔出来的水注入水质净化池内;水质净化池内的水采用生 化棉与活性碳过滤,以保持养殖用水的质量,水质控制指标为氨氮在0. 025毫克/升以下, 透明度在62厘米以上,亚硝酸盐0. 06毫克/升以下,溶解氧在5.8毫克/升以上,硬度稳定 在2. 8 3. 3毫克/升;采用多台空调机和养殖水体冷暖机,把养殖水体温度保持在19 22°C之间,池水酸碱度的pH值控制在6. 0 6. 9之间;对刚引进的大鲵,用5. 2毫克/升高 锰酸钾溶液消毒12 14分钟,或用6. 3%食盐水消毒13 16分钟;在养殖过程中实行分 池分级饲养,其饲养密度为早期幼苗220 240尾/m2,中晚期幼苗80 90尾/m2,幼体 60 75尾/m2,150 500克的成体17 22尾/m2,0. 5 5公斤的成体7. 5 8. 5公斤/ m2,5公斤以上的成体16. 5 18. 0公斤/m2。本专利技术由于水温和水质得到严格控制,且水体得以循环利用,而大鲵的养殖也得到合 理的分池分级饲养,从而大大提高了养殖的密度和成活率,降低了养殖成本,增加养殖效益。具体实施例方式一种,其特征是(1)、在斜度为5 10度的坡地上建造5 10个室内梯级养殖池,每个梯级养殖 池设置有溢水孔,溢水孔出来的水注入下一级的养殖池中,最后一级养殖池的溢水孔出来 的水注入水质净化池内;(2)、水质净化池中的水采用生化棉与活性碳过滤,水质控制氨氮在0. 025毫克/ 升以下,透明度在62厘米以上,亚硝酸盐0. 06毫克/升以下,溶解氧在5. 8毫克/升以上, 硬度稳定在2. 8 33毫克/升;(3)、池水酸碱度的pH值控制在6. 0 6. 9之间,温度保持在19 22°C之间;(4)、对刚引进的大鲵,用5. 2毫克/升高锰酸钾溶液消毒12 14分钟,或用6. 3% 食盐水消毒13 16分钟;(5)、采用分池分级饲养,其饲养密度为早期幼苗220 240尾/m2,中晚期幼苗 80 90尾/m2,幼体60 75尾/m2,150 500克的成体17 22尾/m2,0. 5 5公斤的 成体7. 5 8. 5公斤/m2,5公斤以上的成体16. 5 18. 0公斤/m2。权利要求一种,其特征是(1)、在斜度为5~10度的坡地上建造5~10个室内梯级养殖池,每个梯级养殖池设置有溢水孔,溢水孔出来的水注入下一级的养殖池中,最后一级养殖池的溢水孔出来的水注入水质净化池内;(2)、水质净化池内的水采用生化棉与活性碳过滤,水质控制氨氮在0.025毫克/升以下,透明度在62厘米以上,亚硝酸盐0.06毫克/升以下,溶解氧在5.8毫克/升以上,硬度稳定在2.8~3.3毫克/升;(3)、池水酸碱度的pH值控制在6.0~6.9之间,温度保持在19~22℃之间;(4)、对刚引进的大鲵,用5.2毫克/升高锰酸钾溶液消毒12~14分钟,或用6.3%食盐水消毒13~16分钟;(5)、采用分池分级饲养,其饲养密度为早期幼苗220~240尾/m2,中晚期幼苗80~90尾/m2,幼体60~75尾/m2,150~500克的成体17~22尾/m2,0.5~5公斤的成体7.5~8.5公斤/m2,5公斤以上的成体16.5~18.0公斤/m2。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野生动物的人工养殖方法,特别是对大鲵(娃娃鱼)的高密度养殖方法,其特征是在5~10度的坡地上建造5~10个室内梯级养殖池,每个养殖池采用循环溢流用水,对水质进行严格的过滤和净化,并使水温保持在19~22℃之间的最佳生长温度,对大鲵实行分池分级饲养。本专利技术能为大鲵的饲养提供最佳的生长条件,并能节约大量能源,提高养殖密度和成活率,降低成本,增加养殖效益。文档编号A01K67/02GK101822234SQ20101010712公开日2010年9月8日 申请日期2010年2月9日 优先权日2010年2月9日专利技术者傅建云, 冯广朋, 刘鉴毅, 林国源 申请人:深圳市大龙园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大鲵恒温循环型高密度养殖方法,其特征是:(1)、在斜度为5~10度的坡地上建造5~10个室内梯级养殖池,每个梯级养殖池设置有溢水孔,溢水孔出来的水注入下一级的养殖池中,最后一级养殖池的溢水孔出来的水注入水质净化池内;(2)、水质净化池内的水采用生化棉与活性碳过滤,水质控制:氨氮在0.025毫克/升以下,透明度在62厘米以上,亚硝酸盐0.06毫克/升以下,溶解氧在5.8毫克/升以上,硬度稳定在2.8~3.3毫克/升;(3)、池水酸碱度的pH值控制在6.0~6.9之间,温度保持在19~22℃之间;(4)、对刚引进的大鲵,用5.2毫克/升高锰酸钾溶液消毒12~14分钟,或用6.3%食盐水消毒13~16分钟;(5)、采用分池分级饲养,其饲养密度为:早期幼苗220~240尾/m↑[2],中晚期幼苗80~90尾/m↑[2],幼体60~75尾/m↑[2],150~500克的成体17~22尾/m↑[2],0.5~5公斤的成体7.5~8.5公斤/m↑[2],5公斤以上的成体16.5~18.0公斤/m↑[2]。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鉴毅林国源傅建云冯广朋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大龙园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4[中国|深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