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倍率放电性能预测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246967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30 11:59
本申请涉及一种电池倍率放电性能预测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根据对比电池的倍率放电性能参数,计算对比电池的第一电池阻抗,其中,对比电池的倍率放电性能参数是对比电池倍率恒流放电至满放电压时的第一荷电状态;根据所述第一电池阻抗,计算新电芯电池的第二电池阻抗,其中,对比电池与新电芯电池是同体系电池;根据所述第二电池阻抗,计算新电芯电池的第二开路电压;获取与所述第二开路电压对应的第二荷电状态,将所述第二荷电状态作为新电芯电池的倍率放电性能参数。本申请提供的方案,能够在电芯设计之初,获得电芯对应电池的倍率放电性能,降低电芯的开发成本,提高电芯的研发效率和迭代更新速度。提高电芯的研发效率和迭代更新速度。提高电芯的研发效率和迭代更新速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池倍率放电性能预测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0001]本申请涉及新能源电池
,尤其涉及一种电池倍率放电性能预测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0002]锂离子电池作为新一代的绿色高能充电电池,很好地满足了近年来人们对能源高效性、清洁性的要求。锂离子电池具有能量密度大、电压稳定性高、循环使用寿命长、无记忆效应、工作温度限制范围大、质量轻且对环境无危害等优点,能很好地替代石油等传统不可再生能源,得到了很多国际厂商的认可和消费者的青睐。锂离子电池已被广泛应用于便携式电子设备、电动汽车、航空航天等领域。锂离子电池的广泛应用,对锂离子电池的基础性能、电性能、安全性能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0003]其中倍率放电性能是限制电池应用的主要原因,因此需要准确地获取锂电池的倍率放电性能参数。相关技术中,是根据设计电芯实际生产出对应的电池后,对电池进行实际测试获得电池的倍率放电性能。
[0004]相关技术的倍率放电性能测试,无法在电芯设计之初获得电芯对应电池的倍率放电性能,不仅增加了电芯的开发成本,而且降低了电芯的研发效率和电芯的迭代更新速度。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解决或部分解决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电池倍率放电性能预测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能够在电芯设计之初,获得电芯对应电池的倍率放电性能,降低电芯的开发成本,提高电芯的研发效率和迭代更新速度。
[0006]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电池倍率放电性能预测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0007]根据对比电池的倍率放电性能参数,计算所述对比电池的第一电池阻抗,其中,所述对比电池的倍率放电性能参数是所述对比电池倍率恒流放电至满放电压时的第一荷电状态;
[0008]根据所述第一电池阻抗,计算新电芯电池的第二电池阻抗,其中,所述对比电池与所述新电芯电池是同体系电池;
[0009]根据所述第二电池阻抗,计算所述新电芯电池的第二开路电压;
[0010]获取与所述第二开路电压对应的第二荷电状态,将所述第二荷电状态作为所述新电芯电池的倍率放电性能参数。
[0011]优选的,所述根据对比电池的倍率放电性能参数,计算所述对比电池的第一电池阻抗,包括:
[0012]获取与所述第一荷电状态对应的第一开路电压;
[0013]根据所述第一开路电压,计算所述对比电池的第一电池阻抗。
[0014]优选的,所述根据所述第一开路电压,计算所述对比电池的第一电池阻抗,包括:
[0015]根据所述第一开路电压、所述满放电压,计算所述对比电池倍率恒流放电的第一
反弹电压;
[0016]根据所述第一反弹电压、所述对比电池倍率恒流放电的第一电流,计算所述对比电池的第一电池阻抗。
[0017]优选的,所述根据所述第一电池阻抗,计算新电芯电池的第二电池阻抗,包括:
[0018]根据所述对比电池的设计参数,计算所述对比电池的第一电子阻抗;
[0019]根据所述对比电池的第一电池阻抗、第一电子阻抗,计算所述对比电池的第一离子阻抗;
[0020]根据所述对比电池的设计参数、第一离子阻抗,以及所述新电芯电池的设计参数,计算所述新电芯电池的第二离子阻抗;
[0021]根据所述新电芯电池的设计参数,计算所述新电芯电池的第二电子阻抗;
[0022]根据所述新电芯电池的第二电子阻抗、第二离子阻抗,计算所述新电芯电池的第二电池阻抗。
[0023]优选的,所述根据所述第二电池阻抗,计算所述新电芯电池的第二开路电压,包括:
[0024]根据所述第二电池阻抗,以及所述新电芯电池倍率恒流放电的第二电流,计算所述新电芯电池倍率恒流放电的第二反弹电压;
[0025]根据所述新电芯电池倍率恒流放电的第二反弹电压、所述满放电压,计算所述新电芯电池的第二开路电压。
[0026]优选的,所述对比电池的设计参数包括所述对比电池的正极片尾部至极耳的距离、所述对比电池的负极片尾部至极耳的距离、所述对比电池的正极片的厚度、所述对比电池的负极片的厚度、所述对比电池的正极片的宽度、所述对比电池的负极片的宽度、所述对比电池的正极片的电阻率、所述对比电池的负极片的电阻率;
[0027]所述根据所述对比电池的设计参数,计算所述对比电池的第一电子阻抗,包括:
[0028]根据所述对比电池的正极片的电阻率、所述对比电池的正极片尾部至极耳的距离、所述对比电池的正极片的厚度、所述对比电池的正极片的宽度,计算所述对比电池的第一正极电子阻抗;
[0029]根据所述对比电池的负极片的电阻率、所述对比电池的负极片尾部至极耳的距离、所述对比电池的负极片的厚度、所述对比电池的负极片的宽度,计算所述对比电池的第一负极电子阻抗;
[0030]将所述对比电池的第一正极电子阻抗和第一负极电子阻抗相加,获得所述对比电池的第一电子阻抗。
[0031]优选的,所述对比电池的设计参数还包括所述对比电池的正极片单面涂料的厚度、所述对比电池的负极片单面涂料的厚度;
[0032]所述根据所述对比电池的设计参数、第一离子阻抗,以及所述新电芯电池的设计参数,计算所述新电芯电池的第二离子阻抗,包括:
[0033]根据所述对比电池的正极片单面涂料的厚度、所述对比电池的负极片单面涂料的厚度,计算所述对比电池的离子的移动长度;
[0034]根据所述对比电池的离子的移动长度、所述对比电池的正极片的宽度,计算所述对比电池的离子的移动横截面积,或者,根据所述对比电池的离子的移动长度、所述对比电
池的负极片的宽度,计算所述对比电池的离子的移动横截面积;
[0035]根据所述新电芯电池的正极片单面涂料的厚度、所述新电芯电池的负极片单面涂料的厚度,计算所述新电芯电池的离子的移动长度;
[0036]根据所述新电芯电池的离子的移动长度、所述新电芯电池的正极片的宽度,计算所述新电芯电池的离子的移动横截面积,或者,根据所述新电芯电池的离子的移动长度、所述新电芯电池的负极片的宽度,计算所述新电芯电池的离子的移动横截面积;
[0037]根据所述对比电池的离子的移动长度、移动横截面积、所述对比电池的第一离子阻抗,以及所述新电芯电池的离子的移动长度、移动横截面积,计算所述新电芯电池的第二离子阻抗。
[0038]本申请第二方面提供一种电池倍率放电性能预测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0039]第一阻抗计算模块,用于根据对比电池的倍率放电性能参数,计算所述对比电池的第一电池阻抗,其中,所述对比电池的倍率放电性能参数是所述对比电池倍率恒流放电至满放电压时的第一荷电状态;
[0040]第二阻抗计算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阻抗计算模块计算的第一电池阻抗,计算新电芯电池的第二电池阻抗,其中,所述对比电池与所述新电芯电池是同体系电池;
[0041]电压计算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二阻抗计算模块计算的第二电池阻抗,计算所述新电芯电池的第二开路电压;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倍率放电性能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对比电池的倍率放电性能参数,计算所述对比电池的第一电池阻抗,其中,所述对比电池的倍率放电性能参数是所述对比电池倍率恒流放电至满放电压时的第一荷电状态;根据所述第一电池阻抗,计算新电芯电池的第二电池阻抗,其中,所述对比电池与所述新电芯电池是同体系电池;根据所述第二电池阻抗,计算所述新电芯电池的第二开路电压;获取与所述第二开路电压对应的第二荷电状态,将所述第二荷电状态作为所述新电芯电池的倍率放电性能参数。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对比电池的倍率放电性能参数,计算所述对比电池的第一电池阻抗,包括:获取与所述第一荷电状态对应的第一开路电压;根据所述第一开路电压,计算所述对比电池的第一电池阻抗。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一开路电压,计算所述对比电池的第一电池阻抗,包括:根据所述第一开路电压、所述满放电压,计算所述对比电池倍率恒流放电的第一反弹电压;根据所述第一反弹电压、所述对比电池倍率恒流放电的第一电流,计算所述对比电池的第一电池阻抗。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一电池阻抗,计算新电芯电池的第二电池阻抗,包括:根据所述对比电池的设计参数,计算所述对比电池的第一电子阻抗;根据所述对比电池的第一电池阻抗、第一电子阻抗,计算所述对比电池的第一离子阻抗;根据所述对比电池的设计参数、第一离子阻抗,以及所述新电芯电池的设计参数,计算所述新电芯电池的第二离子阻抗;根据所述新电芯电池的设计参数,计算所述新电芯电池的第二电子阻抗;根据所述新电芯电池的第二电子阻抗、第二离子阻抗,计算所述新电芯电池的第二电池阻抗。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二电池阻抗,计算所述新电芯电池的第二开路电压,包括:根据所述第二电池阻抗,以及所述新电芯电池倍率恒流放电的第二电流,计算所述新电芯电池倍率恒流放电的第二反弹电压;根据所述新电芯电池倍率恒流放电的第二反弹电压、所述满放电压,计算所述新电芯电池的第二开路电压。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比电池的设计参数包括所述对比电池的正极片尾部至极耳的距离、所述对比电池的负极片尾部至极耳的距离、所述对比电池的正极片的厚度、所述对比电池的负极片的厚度、所述对比电池的正极片的宽度、所述对比电池的负极片的宽度、所述对比电池的正极片的电阻率、所述对比电池的负极片的电阻率;所述根据所述对比电池的设计参数,计算所述对比电池的第一电子阻抗,包括:
根据所述对比电池的正极片的电阻率、所述对比电池的正极片尾部至极耳的距离、所述对比电池的正极片的厚度、所述对比电池的正极片的宽度,计算所述对比电池的第一正极电子阻抗;根据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康姜玉林韩晓辉戈崇永宁静蓉
申请(专利权)人:惠州市豪鹏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