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隧道窑热解除臭污泥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245856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30 11:5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污泥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利用隧道窑热解除臭污泥的方法,所述的方法包括:在隧道窑高温带后段的拱顶上建设一沿隧道窑长度方向延伸且封闭处理的热解箱,利用输送机构将待处理的污泥从热解箱的一端输送到另一端,即完成对污泥的热解处理;通过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方法,充分的利用了隧道窑的余热以实现污泥的减量化处理,且最终形成的热解物可作为燃料使用,即实现了污泥的低成本资源化利用,并可将废气中有害气体(如二噁英)、有机物挥发臭气(有机废气)快速分解或氧化,从而防止废气对周边环境的污染,避免有害气体的排放。避免有害气体的排放。避免有害气体的排放。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利用隧道窑热解除臭污泥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污泥处理
,特别涉及一种利用隧道窑热解除臭污泥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隧道窑一般是一条长的直线形隧道,其两侧及顶部有固定的墙壁及拱顶,底部铺设的轨道上运行着窑车,燃烧设备设置在隧道窑的中部两侧,构成了固定位置的高温烧成带,燃烧产生的高温烟气在隧道窑前端烟囱或引风机的作用下,沿着隧道向窑头方向流动,同时逐步地预热进入窑内的制品,这一段构成了隧道窑的预热带。在隧道窑的窑尾鼓入冷风,冷却隧道窑内后一段的制品,鼓入的冷风流经制品而被加热后,再抽出送入干燥器作为干燥生坯的热源,这一段便构成了隧道窑的冷却带。
[0003]现有技术中,尽管针对隧道窑本身的余热利用手段日益完善和成熟,但制品的出窑温度仍旧很高,窑车/烧成制品要在车间内降温,从能源利用的角度来说,这部分热量的损失是巨大的;此外,针对一些热值过高的制品来说,在隧道窑内的焙烧过程中,会释放出大量的热量集聚在隧道窑的高温带,这些热量如果不及时排出,高温带的温度就会超过烧成温度,轻则出现废品率上升现象,重则发生隧道窑内窑车上的制品垛坍塌堵窑的生产事故。
[0004]污泥通常是指污水处理厂在处理污水过程中产生的固液混合的絮状物质,主要来源于初次沉淀池、二次沉淀池等工艺环节,每万吨污水经处理后污泥产生量一般约为10~20吨(按含水率90%计)。污泥的成分复杂,主要由各种微生物以及有机、无机颗粒组成,还含有重金属、有机污染物、病源微生物和寄生虫卵等有害物质组成。现有污泥的处理方式包括填埋、投海、焚烧和土地利用;其中,填埋处置不仅占用较大空间,而且合适的场所不易寻找,污泥运输和填埋场所建设费用较高,填埋场容量有限,有害成分的渗漏可能会对地下水造成污染;投海是利用海洋巨大的稀释和容纳能力来处理污泥,相对而言,这种途径操作起来比较简单,但随着生态环境意识的加强,沿海国家越来越关注污泥投海后对海洋生态环境可能存在的影响,且很多国家已经禁止将污泥投海处理;焚烧是利用污泥中有机成分较高、具有一定热值等特点来处置污泥,但焚烧处理存在投资和操作费用较高,计划实施较困难,焚烧产生的气体若控制不当可能会产生二次污染以及污泥中的有用成分未得到充分利用等问题。土地利用被认为是最有潜力的处置方式,这种处置方式是把污泥应用于农田、菜地、果园、林地、草地、市政绿化、育苗基质及严重扰动的土地修复与重建等;污泥中含有大量的有机质和植物所需的营养成分,是有价值的生物资源,科学合理的土地利用,可减少其负面效应,使污泥重新进入自然环境的物质、能量循环中。林地、园林绿地施用污泥可促进树木、花卉、草坪的生长,提高其观赏品质,并且不易构成食物链污染的危害。因此,污泥的林地和市政绿化的利用是一条很有发展前途的利用方式。但是,污泥的土地利用需要具备的一个重要的条件是:其所含的有害成分不超过环境所能承受的容量范围。污泥由于来源于各种不同成分和性质的污水,一般不可避免地含有一些有害成分,如各种病原菌、重金属和有机污染物等,这都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污泥在土地利用方面的发展。因此,污泥利用前
一般需要经过一定的无害化处理,来降低污泥中易腐化发臭的有机物,减少污泥的体积和数量,杀死病原物,降低有害成分的危险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隧道窑热解除臭污泥的方法,充分利用隧道窑的余热对污泥进行热解处理,一方面避免了隧道窑中热量的浪费,另一方面为污泥的热解提供的能量,同时可将污泥在热解时产生的有害气体投入到高温隧道窑中予以分解处理;同时,经过热解处理后的污泥具有一定的碳值,可作为烧结砖石的混合原料,节约砖制品的成本,进而实现污泥的无害化和资源化处理利用。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0007]一种利用隧道窑热解除臭污泥的方法,所述的方法包括:在隧道窑高温带后段的拱顶上建设一沿隧道窑长度方向延伸且封闭处理的热解箱,利用输送机构将待处理的污泥从热解箱的一端输送到另一端,即完成对污泥的热解处理。
[0008]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在输送机构的输送方向上设置若干引风管,并通过设置在引风管上的风机将污泥中分离出的介质输送到隧道窑的燃烧段进行燃烧处理。
[0009]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利用输送设备对热解处理后的污泥进行归集收储,或直接投放到隧道窑中作为燃料使用。
[0010]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在热解箱中并列布置有多条输送机构同时将待处理的污泥从热解箱的一端输送到另一端。
[0011]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的输送机构为绞龙输送机。
[0012]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绞龙输送机的螺旋叶片上设有凹缺部和垂直螺旋叶片的拨料片。
[0013]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先用进料刮板机将待处理的污泥输送到位于热解箱一端的储料斗中,再通过储料斗将待处理的污泥定量的下放到位于其下方的输送机构中。
[0014]有益效果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0016]通过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方法,充分的利用了隧道窑的余热以实现污泥的减量化处理,且最终形成的热解物可直接投放到隧道窑中作为燃料使用,即实现了污泥的低成本资源化利用,并可将废气中有害气体(如二噁英)、有机物挥发臭气(有机废气)快速分解或氧化,从而防止废气对周边环境的污染,避免有害气体的排放。
[0017]本专利技术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中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俯视示意图;
[0020]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绞龙输送机的局部内部示意图;
[0021]图中:100、热解箱;110、引风支管;120、引风主管;200、绞龙输送机;201、进料口;
202、出料口;210、螺旋叶片;211、凹缺部;212、拨料片;300、储料斗;310、闸板;320、驱动气缸;330、阻旋料位开关;340、放料口;341、进料气锁;400、进料刮板机;410、排料口;500、出料机构;510、第一螺旋输送机;520、第二螺旋输送机;530、出料刮板机;600、隧道窑。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为了使本专利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附图,进一步阐明本专利技术。
[0023]不同于通过渗滤或蒸发等作用,从污泥中去除大部分含水量过程的干化处理;污泥的热解处理是要通过一定的手段,使污泥中的水分释放出来,同时又最大限度地保存污泥中的碳值,使最终产物中的碳含量大幅提高的过程,采用隧道窑的余热作为热解方法的热力来源,相较于传统的蒸发、烘干等需自主加热的干化方式,节省了大量能源。
[0024]如前所述,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利用隧道窑热解除臭污泥的方法,所述的方法包括在隧道窑高温带后段的拱顶上建设一沿隧道窑长度方向延伸且封闭处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利用隧道窑热解除臭污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方法包括:在隧道窑高温带段的拱顶上建设一沿隧道窑长度方向延伸且封闭处理的热解箱,利用输送机构将待处理的污泥从热解箱的一端输送到另一端,即完成对污泥的热解处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在输送机构的输送方向上设置若干引风管,并通过设置在引风管上的风机将污泥中分离出的介质输送到隧道窑的燃烧段进行燃烧处理。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利用输送设备对热解处理后的污泥进行归集收储,或直接投放到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军胡惠明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吴山新型建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