吡咯烷酰胺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245596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30 11:5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吡咯烷酰胺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公开了谷氨酸酯化合物先与卤代乙腈反应,然后使用“一锅法”完成还原氰基与氨解反应,最后脱除保护基得到一种手性吡咯烷酰胺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该方法用于制备抗新冠口服药物Paxlovid中活性成分Nirmatrelvir的关键中间体,具有反应选择性好,收率高,步骤简便等优点,适于开发生产工艺。适于开发生产工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吡咯烷酰胺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药
,尤其是涉及一种吡咯烷酰胺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2021年12月22日美国批准了辉瑞公司的口服抗新冠药物“Paxlovid”,该药物包括两种活性成分:PF

07321332(Nirmatrelvir,结构式如下)和利托那韦。PF

07321332是一种蛋白酶抑制剂,用来阻断新冠病毒复制所需的主要蛋白酶SARS

CoV
‑2‑
3CL的活性,从而阻断病毒RNA复制[Science 2021,374,1586

1593]。其中,手性酰胺化合物(1)是制备PF

07321332的关键中间体。
[0003][0004]目前,关于化合物1的合成方法,主要包括以下两条合成路线。
[0005]路线1[Tetrahedron Lett.2001,42,6807

6809;Science 2021,374,1586

1593;US11124497]:
[0006][0007]第一步反应使用了过量的LiHMDS和溴乙腈,副产物较多,不适合大规模生产;第二步用到贵金属二氧化铂催化氢化还原氰基,不利于降低生产成本。
[0008]路线2[J.Org.Chem.2021,86,13104

13110]:
[0009][0010]路线2的主要不足之处在于:比路线1多出了三步反应;使用了剧毒的四氧化锇,不利于放大生产。
[0011]因此,开发出更加安全、简便,以及适合工业化生产的环状谷氨酰胺类似物1的新合成路线与工艺条件,显得尤为重要。
[0012]有鉴于此,特提出本专利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0013]本专利技术公开的目的之一是提供式1所示的(S)
‑2‑
氨基
‑3‑
((S)
‑2‑
氧代吡咯烷
‑3‑
)丙酰胺的制备方法。
[0014]本专利技术公开的目的之二是提供式II所示的(2S,4R)
‑4‑
氰基甲基

N,N

双碳酸酯保护谷氨酸酯类化合物。
[0015]为了实现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特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16]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由式II所示的(2S,4R)
‑4‑
氰基甲基

N,N

双碳酸酯保护谷氨酸酯类化合物或其溶剂合物制备式1所示的(S)
‑2‑
氨基
‑3‑
((S)
‑2‑
氧代吡咯烷
‑3‑
)丙酰胺的方法,
[0017][0018]式II所示化合物或其溶剂合物与氨溶液混合,然后加入催化剂并在氢气中反应,再任选地与酸或碱反应,得式1所示化合物;
[0019]式II中,R为氢或者
[0020]R3和R0每次出现时各自独立地选自取代或未取代的C1

C20直链或支链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3

C20环状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2

C20直链或支链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6

C20芳基;所述取代的取代基选自氰基、硝基、氨基、羟基、巯基、卤素、苯基、C1

C20直链或支链烷基、C3

C20环状烷基、C2

C20直链或支链烯基、C1

C20直链或支链烷氧基;特别地,R3和R0每次出现时各自独立地选自取代或未取代的C1

C10直链或支链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3

C10环状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2

C10直链或支链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6

C14芳基;所述取代的取代基选自氰基、硝基、氨基、羟基、巯基、卤素、苯基、C1

C10直链或支链烷基、C3

C10环状烷基、C2

C10直链或支链烯基、C1

C10直链或支链烷氧基、C6

C14芳基;更特别地,R3和R0每次出现时各自独立地选自取代或未取代的C1

C6直链或支链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3

C6环状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2

C6直链或支链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6

C12芳基;所述取代的取代基选自氰基、硝基、氨基、羟基、巯基、卤素、苯基、C1

C6直链或支链烷基、C3

C6环状烷基、C2

C6直链或支链烯基、C1

C6直链或支链烷氧基、苯基;R0和R3各自独立地优选为甲基、乙基、丙基、叔丁基或苄基,进一步优选为叔丁基或苄基;
[0021]R1和R2各自独立地选自取代或未取代的C1

C20直链或支链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3

C20环状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2

C20直链或支链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6

C20芳基;所述取代的取代基选自氰基、硝基、氨基、羟基、巯基、卤素、苯基、C1

C20直链或支链烷基、C3

C20环状烷基、C2

C20直链或支链烯基、C1

C20直链或支链烷氧基;特别地,R1和R2各自独立地选自取代或未取代的C1

C10直链或支链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3

C10环状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2

C10直链或支链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6

C14芳基;所述取代的取代基选自氰基、硝基、氨基、羟基、巯基、卤素、苯基、C1

C10直链或支链烷基、C3

C10环状烷基、C2

C10直链或支链烯基、C1

C10直链或支链烷氧基;更特别地,R1和R2各自独立地选自取代或未取代的C1

C6直链或支链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3

C6环状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2

C6直链或支链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6

C12芳基;所述取代的取代基选自氰基、硝基、氨基、羟基、巯基、卤素、苯基、C1

C6直链或支链烷基、C3

C6环状烷基、C2

C6直链或支链烯基、C1

C6直链或支链烷氧基;R1和R2各自独立地优选为甲基、乙基、丙基、丁基或苄基,进一步优选为甲基或乙基。
[0022]本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式1所示的(S)
‑2‑
氨基
‑3‑
((S)
‑2‑
氧代吡咯烷
‑3‑
)丙酰胺或其盐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式II所示化合物或其溶剂合物与氨溶液混合,然后加入催化剂并在氢气中反应,再任选地与酸或碱反应,得式1所示化合物;其中,式II中,R为氢或者R3和R0每次出现时各自独立地选自取代或未取代的C1

C20直链或支链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3

C20环状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2

C20直链或支链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6

C20芳基;所述取代的取代基选自氰基、硝基、氨基、羟基、巯基、卤素、苯基、C1

C20直链或支链烷基、C3

C20环状烷基、C2

C20直链或支链烯基、C1

C20直链或支链烷氧基、C6

C20芳基;特别地,R3和R0每次出现时各自独立地选自取代或未取代的C1

C10直链或支链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3

C10环状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2

C10直链或支链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6

C14芳基;所述取代的取代基选自氰基、硝基、氨基、羟基、巯基、卤素、苯基、C1

C10直链或支链烷基、C3

C10环状烷基、C2

C10直链或支链烯基、C1

C10直链或支链烷氧基、C6

C14芳基;更特别地,R3和R0每次出现时各自独立地选自取代或未取代的C1

C6直链或支链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3

C6环状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2

C6直链或支链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6

C12芳基;所述取代的取代基选自氰基、硝基、氨基、羟基、巯基、卤素、苯基、C1

C6直链或支链烷基、C3

C6环状烷基、C2

C6直链或支链烯基、C1

C6直链或支链烷氧基、苯基;R0和R3各自独立地优选为甲基、乙基、丙基、叔丁基或苄基,进一步优选为叔丁基或苄基;R1和R2各自独立地选自取代或未取代的C1

C20直链或支链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3

C20环状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2

C20直链或支链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6

C20芳基;所述取代的取代基选自氰基、硝基、氨基、羟基、巯基、卤素、苯基、C1

C20直链或支链烷基、C3

C20环状烷基、C2

C20直链或支链烯基、C1

C20直链或支链烷氧基;特别地,R1和R2各自独立地选自取代或未取代的C1

C10直链或支链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3

C10环状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2

C10直链或支链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6

C14芳基;所述取代的取代基选自氰基、硝基、氨基、羟基、巯基、卤素、苯基、C1

C10直链或支链烷基、C3

C10环状烷基、C2

C10直链或支链烯基、C1

C10直链或支链烷氧基;更特别地,R1和R2各自独立地选自取代或未取代的C1

C6直链或支链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3

C6环状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2

C6直链或支链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6

C12芳基;所述取代的取代基选自氰基、硝基、氨基、羟基、巯基、卤素、苯基、C1

C6直链或支链烷基、C3

C6环状烷基、C2

C6直链或支链烯基、C1

C6直链或支链烷氧基;R1和R2各自独立地优选为甲基、乙基、丙基、丁基或苄基,进一步优选为甲基或乙
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中,式II中,R为氢或者R1和R2的定义同权利要求1;R3和R0每次出现时各自独立地选自取代或未取代的C1

C20直链或支链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3

C20环状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2

C20直链或支链烯基;所述取代的取代基选自氰基、硝基、氨基、羟基、巯基、卤素、苯基、C1

C20直链或支链烷基、C3

C20环状烷基、C2

C20直链或支链烯基、C1

C20直链或支链烷氧基;R0和R3各自独立地优选为甲基、乙基、丙基或叔丁基,进一步优选为叔丁基;所述方法包括:(1)式II所示化合物或其溶剂合物与氨溶液混合,然后加入催化剂并在氢气中反应得式III所示化合物;(2)式III所示化合物或其溶剂合物与酸或碱反应得式1所示化合物。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中,步骤(1)具体包括:向溶剂中加入式II所示化合物或其溶剂合物与氨溶液混合,然后加入催化剂,并在0.1~10Mpa压力的氢气中于0~100℃条件下反应1~23小时,当II所示化合物或其溶剂合物转化完全后过滤去催化剂,浓缩去溶剂得式III所示化合物;优选地,式II所示化合物或其溶剂合物与氨投料摩尔比为1:2~1:20,更优选为1:5~1:15;优选地,式II所示化合物或其溶剂合物与催化剂投料重量比为1:0.01~1:1,更优选为1:0.05~1:0.3;优选地,氢气的压力为0.5~2MPa;优选地,式II所示化合物或其溶剂合物在氢气中于20~80℃条件下反应,更优选于40~60℃条件下反应;所述溶剂选自甲醇、乙醇、正丙醇、异丙醇、正丁醇、叔丁醇、异丁醇、异戊醇、甲苯、二甲苯、氯苯、醋酸异丙酯、醋酸正丁酯、乙酸乙酯、四氢呋喃、2

甲基四氢呋喃、甲基叔丁基醚、苯甲醚、乙腈、二氯甲烷中的一种或其组合物;优选为甲醇、乙醇、异丙醇、甲苯、二甲苯、醋酸异丙酯、乙酸乙酯、苯甲醚、二氯甲烷中的一种或其组合物,更优选为乙醇、异丙醇或乙酸乙酯;所述氨溶液选自氨水、氨醇溶液、氨四氢呋喃溶液、氨2

甲基四氢呋喃溶液中的一种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覃鸿渐朱富强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特珐曼药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