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用途的塑料母粒生产过程调节控制方法及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9245380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30 11:5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用途的塑料母粒生产过程调节控制方法及系统,涉及数据处理技术领域,方法包括:获取生产塑料母粒的塑料原料信息,确定第一添加物料与塑料母粒的比例关系获取第一添加物料的单位加料投入量以及单位周期的加料投入频率,按照单位周期的原料投入频率和单位周期的加料投入频率,确定单位周期的待控节点集合,对单位原料投入量和单位加料投入量进行适应度分析,输出基于待控节点集合中各个节点的加热调节参数,对第一加热设备进行调节,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由于对塑料母粒生产流程的管控不足,使得最终所生产塑料母粒的合格率低的技术问题,实现了对塑料母粒生产流程进行合理化精准调节与控制,进而提高塑料母粒的合格率。料母粒的合格率。料母粒的合格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用途的塑料母粒生产过程调节控制方法及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数据处理
,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用途的塑料母粒生产过程调节控制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塑料母粒,别名母料是一种塑料加工助剂,它是由超量的化学助剂、载体树脂和分散剂等所组成。母粒是指在塑料加工成型过程中,为了操作上的方便,将所需要的各种助剂、填料与少量载体树脂先进行混合混炼,经过挤出机等设备计量、混合、熔融、挤出、切粒等加工过程制得的颗粒料,称为母粒,但是现有的生产工艺当中存在由于对塑料母粒生产流程的管控不足,使得最终所生产塑料母粒的合格率低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基于用途的塑料母粒生产过程调节控制方法及系统,用于针对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由于对塑料母粒生产流程的管控不足,使得最终所生产塑料母粒的合格率低的技术问题。
[0004]鉴于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基于用途的塑料母粒生产过程调节控制方法及系统。
[0005]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基于用途的塑料母粒生产过程调节控制方法,所述方法包括:获取生产塑料母粒的塑料原料信息,包括原料属性信息、以及单位原料投入量和单位周期的原料投入频率;获取第一用途目标,确定第一添加物料;根据所述第一添加物料与所述塑料母粒的比例关系,获取所述第一添加物料的单位加料投入量以及单位周期的加料投入频率;按照所述单位周期的原料投入频率和所述单位周期的加料投入频率,确定单位周期的待控节点集合;获取生产所述塑料母粒的第一加热设备;基于所述待控节点集合,对所述单位原料投入量和所述单位加料投入量进行适应度分析,输出基于所述待控节点集合中各个节点的加热调节参数;根据所述加热调节参数对所述第一加热设备进行调节。
[0006]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基于用途的塑料母粒生产过程调节控制系统,所述系统包括:信息获取模块,所述信息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生产塑料母粒的塑料原料信息,包括原料属性信息、以及单位原料投入量和单位周期的原料投入频率;物料确定模块,所述物料确定模块用于获取第一用途目标,确定第一添加物料;比例关系模块,所述比例关系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添加物料与所述塑料母粒的比例关系,获取所述第一添加物料的单位加料投入量以及单位周期的加料投入频率;集合确定模块,所述集合确定模块用于按照所述单位周期的原料投入频率和所述单位周期的加料投入频率,确定单位周期的待控节点集合;设备获取模块,所述设备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生产所述塑料母粒的第一加热设备;适应度分析模块,所述适应度分析模块用于基于所述待控节点集合,对所述单位原料投入量和所述单位加料投入量进行适应度分析,输出基于所述待控节点集合中各个节点的加热调节参数;调节模块,所述调节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加热调节参数对所述第一加热设备进行调节。
[0007]本申请中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基于用途的塑料母粒生产过程调节控制方法及系统,涉及数据处理
,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由于对塑料母粒生产流程的管控不足,使得最终所生产塑料母粒的合格率低的技术问题,实现了对塑料母粒生产流程进行合理化精准调节与控制,进而提高塑料母粒的合格率。
附图说明
[0008]图1为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基于用途的塑料母粒生产过程调节控制方法流程示意图;图2为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基于用途的塑料母粒生产过程调节控制方法中各个节点的加热参数适应度结果流程示意图;图3为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基于用途的塑料母粒生产过程调节控制方法中获取节点分类结果流程示意图;图4为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基于用途的塑料母粒生产过程调节控制方法中获取加热调节参数流程示意图;图5为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基于用途的塑料母粒生产过程调节控制系统结构示意图。
[0009]附图标记说明:信息获取模块1,物料确定模块2,比例关系模块3,集合确定模块4,设备获取模块5,适应度分析模块6,调节模块7。
具体实施方式
[0010]本申请通过提供一种基于用途的塑料母粒生产过程调节控制方法及系统,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对塑料母粒生产流程的管控不足,使得最终所生产塑料母粒的合格率低的技术问题。
[0011]实施例1
[0012]如图1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用途的塑料母粒生产过程调节控制方法,该方法包括:步骤S100:获取生产塑料母粒的塑料原料信息,包括原料属性信息、以及单位原料投入量和单位周期的原料投入频率;具体而言,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用途的塑料母粒生产过程调节控制方法应用于一种基于用途的塑料母粒生产过程调节控制系统,为保证后期对塑料母粒生产过程进行调节的准确度,首先需要对在进行生产塑料母粒的塑料原料信息进行获取,且所获塑料母粒的塑料原料信息包含原料属性信息、单位原料投入量、单位周期的原料投入频率,原料属性信息是指塑料母粒在生产之前所使用的原料,例如化学助剂、载体树脂和分散剂等原料,单位原料投入量是指在单位时间内对每种塑料母粒的原料进行投放的投放量,单位周期的原料投入频率是指将固定数量的单位时间记作一个单位周期,并计算在该单位周期内每种塑料母粒的原料的投放次数,并将塑料母粒的原料的投放次数除以所有原料投放的总次数的值记作单位周期内的原料投入频率,为后期实现对塑料母粒生产过程进行调节控制作为重要参考依据。
[0013]步骤S200:获取第一用途目标,确定第一添加物料;具体而言,在对塑料母粒进行生产前,必须先对所生产的塑料母粒的用途进行确定,塑料母粒的用途可以是用于加工塑料薄膜、塑料袋、管材、片材、注塑制品等,在塑料母粒的多种用途中选择其一作为第一用途目标,进一步的,根据第一用途目标,对塑料母粒已有的塑料原料信息进行与第一用途目标相对应需要增加的物料信息进行提取,并将需要添加的物料信息作为第一添加物料,示例性的,若第一用途目标是用于加工塑料薄膜,则所确定的第一添加物料是在除过塑料母粒的原料外,所对应增加的聚氯乙烯或/和聚乙烯或/和聚丙烯等物料,在此基础上完成对加工塑料薄膜物料的确定,进而为实现对塑料母粒生产过程进行调节控制做保障。
[0014]步骤S300:根据所述第一添加物料与所述塑料母粒的比例关系,获取所述第一添加物料的单位加料投入量以及单位周期的加料投入频率;具体而言,由于需要根据所生产的塑料母粒达到第一用途目标,因此需要保证在塑料母粒生产过程中调节控制的准确度,是指根据所确定的第一用途目标,对在塑料母粒生产过程中需要添加的第一添加物料的添加剂量的精准性进行确定,首先需要根据上述所确定的第一添加物料与所生产的塑料母粒之间的比例关系,即第一添加物料在总质量的占比以及塑料母粒在总质量的占比,将二者进行整合后获取与二者所对应的比例关系,并根据第一添加物料所占比例,对第一添加物料的单位加料投入量以及单位周期的加料投入频率进行获取,第一添加物料的单位加料投入量是指在单位时间内对第一添加物料进行投放的投放量,单位周期的加料投入频率是指将固定数量的单位时间记作一个单位周期,并计算在该单位周期内第一添加物料的物料的投放次数,并将在单位周期内的第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用途的塑料母粒生产过程调节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获取生产塑料母粒的塑料原料信息,包括原料属性信息、以及单位原料投入量和单位周期的原料投入频率;获取第一用途目标,确定第一添加物料;根据所述第一添加物料与所述塑料母粒的比例关系,获取所述第一添加物料的单位加料投入量以及单位周期的加料投入频率;按照所述单位周期的原料投入频率和所述单位周期的加料投入频率,确定单位周期的待控节点集合;获取生产所述塑料母粒的第一加热设备;基于所述待控节点集合,对所述单位原料投入量和所述单位加料投入量进行适应度分析,输出基于所述待控节点集合中各个节点的加热调节参数;根据所述加热调节参数对所述第一加热设备进行调节。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将所述待控节点集合作为所述第一加热设备的适应调节节点,将所述单位原料投入量和所述单位加料投入量作为节点输入变量,将所述第一加热设备的可控参数作为输出变量,搭建适应度调节模型;根据所述适应度调节模型,输出所述加热调节参数,其中,所述加热调节参数为所述的待控节点集合中各个节点的加热参数适应度结果。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获取所述塑料母粒的原料属性信息,获取第一预热参数;将所述第一预热参数作为所述第一加热设备的初始加热参数进行初始预热,以所述第一预热参数作为所述适应度调节模型进行适应度调节的初始加热参数。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通过监测所述第一加热设备的实时工况,获取所述塑料母粒的原料投入量

温度的第一适应度曲线;通过监测所述第一加热设备的实时工况,获取所述第一添加物料的加料投入量

温度的第二适应度曲线;通过对所述第一适应度曲线和所述第二适应度曲线进行曲线拟合回归分析,得到第一回归函数;根据所述第一回归函数,建立所述适应度调节模型。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获取所述待控节点集合,其中,所述待控节点集合为基于时序对应的原料投入节点集合,以及加料投入节点集合;根据时序对应关系,将所述待控节点集合进行分类,获取节点分类结果,所述节点分类结果包括第一类控制节点、第二类控制节点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党宇谭彪
申请(专利权)人:张家港禾福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