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体进气比例调节阀、气体混配阀组及气体混配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236970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30 11:40
本申请提供一种气体进气比例调节阀、气体混配阀组及气体混配仪,其中,气体进气比例调节阀包括阀体、针套、阀座、阀芯、阀杆和调节轮。阀体内开设腔体以及与腔体连通的进气孔、出气口和安装孔。针套的圆孔通道内设置有整流部,针套螺纹连接在进气孔中。阀座螺纹连接在安装孔中且内部设安装通道。阀芯设置在腔体内且其两端为锥形头及圆柱头,圆柱头与安装通道同轴可滑动,锥形头朝针套方向,锥形头根部直径大于圆孔通道直径。阀杆设在安装通道内,其中间段与安装通道螺纹配合,外侧段伸出至外部,内侧段顶住圆柱头一端。调节轮与阀杆连接。本申请调节阀能够调节并保持稳定的气体进气量,且阀门入口处能对乱流进行整流,提高进气稳定性。性。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气体进气比例调节阀、气体混配阀组及气体混配仪


[0001]本申请涉及气调包装机的配气设备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气体进气比例调节阀、气体混配阀组及气体混配仪。

技术介绍

[0002]在包装领域的气调包装中,特别是果蔬包装中,经常要使用混合气体来实现保鲜和防腐的目的。混合气体一般需要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单纯气体按照一定比例进行混合,混合的气体通入食品袋或者食品盒内,进而改变食品袋或者食品盒内的气体环境,从而抑制细菌或者微生物的生长繁衍,到达防腐保鲜的目的。
[0003]目前气体混配中,一般采用两种方式。第一种是控制不同气体的进气时间,从而实现多种不同量的气体的混合,其中主要使用电磁阀来控制进气通断,电磁阀的经常开闭过程中会导致气体的进气量不稳定,不能长时间保持多种气体稳定的配比输出。另一种方式中,使用节流阀来调节多路气体的进气截面积,从而实现多种气体的进气量配比,这种情况下一般多路气体的进气压力是一致的,但是在节流阀的进口位置处,由于气体管道及进口的结构,势必然会对气流产生一定的扰动,进而导致多个节流阀在一定时间内所输出的气体量与实际所需要的有较大差异,无法达到应有的气体混配精度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气体进气比例调节阀、气体混配阀组及气体混配仪,其中,气体进气比例调节阀的能够调节并保持较为稳定的气体进气量,并且阀门入口处能对乱流进行整流,提高进气稳定性,从而相应提高后续气体混配精度。
[0005]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气体进气比例调节阀,包括阀体、针套、阀座、阀芯、阀杆和调节轮。其中,阀体内开设有腔体以及与腔体连通的进气孔、出气口和安装孔,进气孔和安装孔的轴线重合。针套内部设置有直线贯穿的圆孔通道,在圆孔通道内设置有用于气体整流的整流部,针套以螺纹连接的方式安装在进气孔中,圆孔通道与进气孔的轴线重合。阀座以螺纹连接的方式密封安装在安装孔,且阀座内部设置有直线贯穿的安装通道,安装通道与安装孔的轴线重合。阀芯一端为锥形头,另一端为圆柱头,阀芯设置在阀座至针套之间的腔体内,且圆柱头与安装通道同轴可滑动配合,锥形头朝向针套的方向,锥形头的根部直径大于圆孔通道的直径;其中,锥形头的外形为尖角圆锥或者为平滑头圆锥。阀杆包括中间段、内侧段和外侧段,阀杆设置在安装通道内,且阀杆与安装通道轴线重合,中间段的外壁与安装通道的内壁形成螺纹配合,外侧段从安装通道伸出至阀座外部,内侧段的端部顶持住阀芯的圆柱头一端。调节轮与阀杆的外侧段伸出至阀座外部的部分连接。
[0006]在一种可实施的方案中,阀芯的圆柱头上开设有圆形配合孔,阀杆的内侧段的外形呈圆柱状,内侧段插入圆形配合孔内形成间隙配合。
[0007]在一种可实施的方案中,阀芯的圆柱头的外壁上开设有至少一个环绕外壁一周的第一环形槽,第一环形槽内卡设有第一密封圈。
[0008]在一种可实施的方案中,阀杆的中间段的直径大于内侧段和外侧段的直径,阀座的安装通道包括内侧部分和外侧部分,内侧部分的内壁与中间段外壁形成螺纹配合,外侧部分与外侧段间隙配合;外侧段的外壁上开设有至少一个环绕外壁一周的第二环形槽,第二环形槽内卡设有第二密封圈。
[0009]在一种可实施的方案中,阀座的外壁上开设有至少一个环绕外壁一周的第三环形槽,第三环形槽内卡设有第三密封圈。
[0010]在一种可实施的方案中,在调节轮的表面上设置有围绕调节轮中心圆周分布的刻度线,刻度线标识0%至100%;调节轮转动以带动刻度线由0%转动至100%的位置,对应于使锥形头由从完全堵住针套的圆孔通道至逐渐远离并完全脱离出圆孔通道的过程。
[0011]在一种可实施的方案中,整流部与圆孔通道为一体成型结构,整流部朝向来流的方向为尖角圆锥状,沿圆孔通道的延伸方向设置有多个贯穿整流部的过流孔;一个过流孔穿过整流部中心且其余过流孔围绕整流部的中心轴线均匀分布,或所有过流孔围绕整流部的中心轴线均匀分布。
[0012]在一种可实施的方案中,整流部朝向腔体的一面为凹陷状或尖角圆锥状。
[0013]第二方面,还提供一种气体混配阀组,包括至少两个前述方案中的气体进气比例调节阀,多个气体进气比例调节阀的阀体为一体阀体结构;在阀体内设置有混合出气口,混合出气口与各个气体进气比例调节阀的腔体连通。
[0014]第三方面,还提供一种气体混配仪,包括至少两个前述方案中的气体进气比例调节阀,或包括前述方案中的气体混配阀组。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有益效果至少包括:
[0016]本申请的气体进气比例调节阀使用时,首先转动调节轮并带动阀杆在阀座的安装通道内旋转,使阀杆向外移动。然后,气体从阀体的进气孔进入,经过针套的圆孔通道时,被内部的整流部进行整流,将乱流尽可能梳理为稳定的状态,能够稳定气压,从而提高进气量的稳定性。进一步,被梳理整流后的气体经过针套的整流部后会冲击阀芯,阀芯在冲击下其圆柱头的尾端会顶持在阀杆内侧段的端面上,从而限制阀芯向阀杆一侧进一步后撤,进而实现对阀芯的锥形头与针套的圆孔通道所形成的流通截面积的限制,随着稳定压力的气流输入,阀芯的圆柱头会一直顶持住阀杆,从而一直保持恒定的流通截面积,即保持进气截面开合度的稳定,从而有利于长时间保持稳定的输入气体流量。随后,气流经过锥形头与圆孔通道之间形成的流通截面后,进入腔体,然后再经与腔体连通的出气口排出。
[0017]进一步地,通过阀芯的锥形头与针套的圆孔通道所形成的流通截面的改变,实现气流进气口开合度的改变,这种改变只需通过旋转调节轮及阀杆实现对阀芯位置的调整,进而改变了阀杆的内侧段对阀芯的顶持限制位置,如此便将阀杆的螺纹进给转化为阀芯的直线进给。螺纹旋转进给的控制精度高,可以实现阀杆在微小距离中较为准确的变化,对应的使阀芯的锥形头与针套的圆孔通道的开口的距离也能实现较为精确距离的调整,从而进一步实现对气流进气量的较为准确的调整。
[0018]进一步地,由于阀芯与阀杆为分体式设计,阀杆旋转动作,阀芯直线动作,一方面,阀芯的圆柱头外壁基本只与阀座的安装通道产生直线滑动摩擦,大大的减少了摩擦量。第二方面,阀芯直线动作,阀芯的锥形头与针套的圆孔通道之间基本没有相对转动,因此在锥形头堵住圆孔通道时,基本不会出现旋转刮擦和损伤,有利于保护阀芯和圆孔通道的结构,
利于延长使用寿命。
[0019]进一步地,在需要进行多种气体配比时,可以使用多个本实施例中的气体进气比例调节阀,阀芯的锥形头与针套的圆孔通道所形成的流通截面与每种气体的进气量都存在相应的比例关系,根据多种气体混配比例,分别旋转多个气体进气比例调节阀的调节轮,实现使多个气体进气比例调节阀的阀芯与针套之间的流通截面保持在预定的开合度下,然后多种气体从进气孔输入,然后多个腔体的气体从出气口输出后混合,便可以得到所需配比的混配气体。这种配比方式可以实现多种气体的同时进气,而无需考虑通气时间的问题,在不需要气体时,只需将气源同时切断即可。
附图说明
[002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体进气比例调节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进气比例调节阀(10)包括:阀体(11),其内开设有腔体(110)以及与所述腔体(110)连通的进气孔(111)、出气口(112)和安装孔(113),所述进气孔(111)和所述安装孔(113)的轴线重合;针套(12),其内部设置有直线贯穿的圆孔通道(121),在所述圆孔通道(121)内设置有用于气体整流的整流部(122),所述针套(12)以螺纹连接的方式安装在所述进气孔(111)中,所述圆孔通道(121)与所述进气孔(111)的轴线重合;阀座(13),其以螺纹连接的方式密封安装在所述安装孔(113),且所述阀座(13)内部设置有直线贯穿的安装通道(131),所述安装通道(131)与所述安装孔(113)的轴线重合;阀芯(14),其一端为锥形头(141),一端为圆柱头(142),所述阀芯(14)设置在阀座(13)至所述针套(12)之间的所述腔体(110)内,且所述圆柱头(142)与所述安装通道(131)同轴可滑动配合,所述锥形头(141)朝向所述针套(12)的方向,所述锥形头(141)的根部直径大于所述圆孔通道(121)的直径;其中,所述锥形头(141)的外形为尖角圆锥或者为平滑头圆锥;阀杆(15),包括中间段(151)、内侧段(152)和外侧段(153),所述阀杆(15)设置在所述安装通道(131)内,且所述阀杆(15)与所述安装通道(131)轴线重合,所述中间段(151)的外壁与所述安装通道(131)的内壁形成螺纹配合,所述外侧段(153)从所述安装通道(131)伸出至所述阀座(13)外部,所述内侧段(152)的端部顶持住所述阀芯(14)的圆柱头(142)一端;调节轮(16),与所述阀杆(15)的外侧段(153)伸出至所述阀座(13)外部的部分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体进气比例调节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芯(14)的圆柱头(142)上开设有圆形配合孔(1421),所述阀杆(15)的内侧段(152)的外形呈圆柱状,所述内侧段(152)插入所述圆形配合孔(1421)内形成间隙配合。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体进气比例调节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芯(14)的圆柱头(142)的外壁上开设有至少一个环绕外壁一周的第一环形槽(1422),所述第一环形槽(1422)内卡设有第一密封圈(1423)。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体进气比例调节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杆(15)的中间段(151)的直径大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岳亮董海亮
申请(专利权)人:北包自动化设备北京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