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太赫兹成像技术的复合材料检测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235250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30 11: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基于太赫兹成像技术的复合材料检测结构,它包括:输送组件,所述输送组件包括底板、间隔固定在所述底板顶部的滑轨固定板、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滑轨固定板上的输送板以及设置在所述底板上且用于带动输送板移动的驱动单元;转移组件,所述转移组件包括转动安装在输送板上的转板、一体连接在所述转板顶部的定位柱以及设置在所述定位柱顶部的斜导面;检测组件,所述检测组件包括固定在底板顶部的检测立板、转动安装在所述检测立板一侧的调整板以及固定在所述调整板上且相互配合的太赫兹源和高速太赫兹相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检测组件对复合材料进行竖直以及水平两方面的检测,整个过程自动化程度高,提高了检测结果的准确率。测结果的准确率。测结果的准确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太赫兹成像技术的复合材料检测结构


[0001]本技术属于无损检测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太赫兹成像技术的复合材料检测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复合材料是人们运用先进的材料制备技术将不同性质的材料组分优化组合而成的新材料,复合材料以其特殊的物化性能在许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如航空航天领域,汽车工业、化工纺织以及医学等领域。
[0003]申请号为201820713787.X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主动透射式太赫兹复合材料无损检测装置,该专利通过在传送带的上下两侧分别设置太赫兹源和高速太赫兹相机,从而对传送带输送的复合材料进行检测,以满足对复合材料的实时高效检测需求。
[0004]上述公开的技术专利中,由于复合材料放置在传送带上,太赫兹源只能对复合材料的上下面进行检测,无法对复合材料的侧面进行检测,由于对复合材料检测不全面,因此检测结果的准确率较低,存在漏检的情况发生。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复合材料的检测存在的检测结果准确率低的缺陷,而提供一种基于太赫兹成像技术的复合材料检测结构。
[0006]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太赫兹成像技术的复合材料检测结构,它包括:
[0007]输送组件,所述输送组件包括底板、间隔固定在所述底板顶部的滑轨固定板、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滑轨固定板上的输送板以及设置在所述底板上且用于带动输送板移动的驱动单元;
[0008]转移组件,所述转移组件包括转动安装在输送板上的转板、一体连接在所述转板顶部的定位柱以及设置在所述定位柱顶部的斜导面;
[0009]检测组件,所述检测组件包括固定在底板顶部的检测立板、转动安装在所述检测立板一侧的调整板以及固定在所述调整板上且相互配合的太赫兹源和高速太赫兹相机;
[0010]所述转板带动复合材料转动至太赫兹源和高速太赫兹相机之间。
[0011]优化地,所述输送组件还包括固定在滑轨固定板顶部的滑轨以及滑动安装在所述滑轨上的滑块,所述输送板固定在滑块上。
[0012]优化地,所述驱动单元包括转动安装在底板上的主动轮和从动轮、绕设在所述主动轮和从动轮上的传送带、连接所述传送带和输送板的卡板以及固定在所述底板底部且与主动轮相连的输送电机。
[0013]优化地,所述驱动单元还包括设置在主动轮和从动轮内侧的光电传感器、固定在所述卡板上且与光电传感器相配合的感应片、开设在所述卡板底部的卡槽以及固定在所述卡槽上的固定板,所述传送带卡设在卡槽内。
[0014]优化地,所述转移组件还包括固定在输送板上且与转板相连的旋转气缸、固定在所述输送板顶部的支撑板以及安装在所述支撑板上的油压缓冲器。
[0015]优化地,所述检测组件还包括固定在检测立板上且与调整板相连的检测电机以及间隔固定在所述调整板上的安装板,所述太赫兹源和高速太赫兹相机固定在安装板的相向一侧。
[0016]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0017]本技术基于太赫兹成像技术的复合材料检测结构通过驱动单元驱动输送板移动,从而实现复合材料的输送,由转移组件将复合材料转至检测组件内部,通过检测组件对当前位置的复合材料进行检测,检测完成后,在竖直方向上转动调整板,从而对复合材料的侧面进行检测,整个过程自动化程度高,对复合材料的检测更加全面,提高了检测结果的准确率;
[0018]进一步地,斜导面的设置,可以对放置在定位柱上的复合材料进行导向作用,而且通过设置与之配合的定位柱,在转移复合材料时,可以避免复合材料发生偏移,从而影响检测结果;
[0019]进一步地,通过设置感应和光电传感器,可以对传送带的移动位置进行控制,从而确保当前输送板位于载料区还是检测区。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本技术的主视图;
[0022]图3为本技术的俯视图;
[0023]图4为本技术的剖视图;
[0024]图5为本技术图1中A处的放大图;
[0025]图6为本技术图4中B处的放大图;
[0026]附图标记说明:
[0027]1、输送组件;101、底板;102、滑轨固定板;103、滑轨;104、滑块;105、主动轮;106、从动轮;107、传送带;108、输送电机;109、输送板;110、光电传感器;111、感应片;112、卡板;113、卡槽;114、固定板;
[0028]2、转移组件;201、旋转气缸;202、转板;203、定位柱;204、斜导面;205、支撑板;206、油压缓冲器;
[0029]3、检测组件;301、检测立板;302、检测电机;303、调整板;304、安装板;305、太赫兹源;306、高速太赫兹相机。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下面结合附图所示的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
[0031]如图1

4所示,为本技术基于太赫兹成像技术的复合材料检测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它通常用于对复合材料进行顶面和侧面的检测,从而得出当前复合材料的属性以及缺陷,提高了检测结果的准确率。它包括输送组件1、转移组件2和检测组件3,输送组件1用于输送待检测的复合材料,转移组件2用于将复合材料转移至检测组件3处进行检测,检测
组件3用于对复合材料的顶面以及侧面进行检测,从而得出当前复合材料的属性以及缺陷。
[0032]输送组件1用于输送待检测的复合材料,输送组件1包括底板101、滑轨固定板102、滑轨103、滑块104、输送板109和驱动单元。底板101为矩形状金属板,通过螺丝紧固的方式固定在检测机台上,底板101具有相对设置的两组长侧边和短侧边。滑轨固定板102有两块,间隔固定在底板101的顶部且与底板101的长侧边相平行,滑轨固定板102用于支撑输送板109,两块滑轨固定板102之间的空隙用于安装驱动单元,从而带动输送板109移动。
[0033]滑轨103通过螺丝紧固的方式固定在滑轨固定板102的顶部,滑轨103的固定方向与滑轨固定板102相平行,滑块104滑动安装在滑轨103上,输送板109固定在滑块104上,且在驱动单元的带动下,带动输送板109在滑轨固定板102上移动,通过设置滑轨103与滑块104,可以提高输送板109输送的稳定性,减少振动因素,提高输送位置的精确度。
[0034]驱动单元设置在两块滑轨固定板102之间的空隙中,用于带动输送板109移动,驱动单元包括主动轮105、从动轮106、传送带107、输送电机108、光电传感器110、感应片111、卡板112、卡槽113和固定板114。主动轮105和从动轮106转动安装在底板101上,且位于两块滑轨固定板102之间,传送带107绕设在主动轮105和从动轮106上,通过主动轮105的转动,在摩擦力的作用下,带动传送带107运动。输送电机108的机壳固定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太赫兹成像技术的复合材料检测结构,其特征在于,它包括:输送组件(1),所述输送组件(1)包括底板(101)、间隔固定在所述底板(101)顶部的滑轨固定板(102)、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滑轨固定板(102)上的输送板(109)以及设置在所述底板(101)上且用于带动输送板(109)移动的驱动单元;转移组件(2),所述转移组件(2)包括转动安装在输送板(109)上的转板(202)、一体连接在所述转板(202)顶部的定位柱(203)以及设置在所述定位柱(203)顶部的斜导面(204);检测组件(3),所述检测组件(3)包括固定在底板(101)顶部的检测立板(301)、转动安装在所述检测立板(301)一侧的调整板(303)以及固定在所述调整板(303)上且相互配合的太赫兹源(305)和高速太赫兹相机(306);所述转板(202)带动复合材料转动至太赫兹源(305)和高速太赫兹相机(306)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太赫兹成像技术的复合材料检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组件(1)还包括固定在滑轨固定板(102)顶部的滑轨(103)以及滑动安装在所述滑轨(103)上的滑块(104),所述输送板(109)固定在滑块(104)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太赫兹成像技术的复合材料检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单元包括转动安装在底板(101)上的主动轮(105)和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庆王海军乔敏刚陈广飞贾立波付伟林晓亮张丰涛
申请(专利权)人:中航试金石检测科技无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