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机制砂混凝土配比拌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234497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30 11: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机制砂混凝土配比拌制装置,包括;机架,所述机架内部的中间位置处焊接有配比拌制罐,所述配比拌制罐一端的机架上安装有机制砂用螺旋上料机,用于实现固态机制砂的自动上料功能,所述配比拌制罐另一端的机架上安装有水泥用螺旋上料机,用于实现固态水泥的自动上料功能,所述水泥用螺旋上料机和机制砂用螺旋上料机皆与配比拌制罐之间连接有称量箱,用于实现物料的自动化称量处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安装有混匀组件等,使得装置优化了自身的性能,通过在混匀组件的边缘处均匀安装有第一压力传感器,可以实现对于搅拌压力的监测、这可以辅助判断物料的搅拌混匀效果,当压力较大时,则表示物料混匀度不够。则表示物料混匀度不够。则表示物料混匀度不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机制砂混凝土配比拌制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机制砂混凝土加工设备
,具体为一种机制砂混凝土配比拌制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基础建筑设施的数量越来越多、规模也在逐年增加,在基础建筑施工中往往需要要用到大量机制砂混凝土,机制砂应用在混凝土中、可增加混凝土的强度,机制砂混凝土实际制备时需要用到配比拌制装置,它可以提升机制砂混凝土整体的均匀度。
[0003]由于机制砂混凝土配比拌制装置在实际操作时普遍需要人工依次向配比拌制罐内部倒入定量的水泥、机制砂和清水,不易实现各种原料的自动化分类定量添加,这影响了装置的加工效率,并且,装置进行拌制处理时,使用者不易对罐体内部物料的混匀度进行判断,这导致装置的功能性差,已经满足不了人们的需求,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新型的机制砂混凝土配比拌制装置,来解决上述所提到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机制砂混凝土配比拌制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不易实现自动化分类定量加料、不易智能化判断拌制效果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机制砂混凝土配比拌制装置,包括;
[0006]机架,所述机架内部的中间位置处焊接有配比拌制罐,所述配比拌制罐一端的机架上安装有机制砂用螺旋上料机,用于实现固态机制砂的自动上料功能,所述配比拌制罐另一端的机架上安装有水泥用螺旋上料机,用于实现固态水泥的自动上料功能,所述水泥用螺旋上料机和机制砂用螺旋上料机皆与配比拌制罐之间连接有称量箱,用于实现物料的自动化称量处理,所述称量箱一侧的底部安装有第二旋转驱动机构,所述第二旋转驱动机构输出端称量箱的内部活动连接有称量板,所述称量板的内部安装有第二压力传感器,所述称量板的边缘处硫化连接有橡胶密封层,所述配比拌制罐一端的机架上安装有加水用计量泵,所述加水用计量泵和配比拌制罐之间设置有加水管;
[0007]盖体,所述盖体卡接于配比拌制罐的一侧,所述盖体上焊接有第一旋转驱动机构,所述第一旋转驱动机构输出端配比拌制罐的内部安装有混匀组件,所述混匀组件上设置有搅拌轴和搅拌扇叶,所述混匀组件的边缘处均匀安装有第一压力传感器,用于实现对于搅拌压力的监测、这可以辅助判断物料的搅拌混匀效果。
[0008]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旋转驱动机构为伺服电机,所述第二旋转驱动机构为马达,使其优化了装置的性能。
[0009]进一步地,所述机架的材质为不锈钢,所述机架的外侧壁设置有硅橡胶缓冲层,提升了装置的减震缓冲效果。
[0010]进一步地,所述配比拌制罐的底部焊接有排料管,且所述排料管上安装有下料用耐腐蚀泵,使得装置可以实现自动化下料作用。
[0011]进一步地,所述水泥用螺旋上料机和机制砂用螺旋上料机远离配比拌制罐的一端焊接有进料筒,所述进料筒外壁的底部安装有振动器,减轻了进料筒的堵塞情况。
[0012]进一步地,所述盖体和配比拌制罐之间均匀安装有呈等角度排布的固定锁扣,所述盖体的边缘处设置有硅胶密封圈,使其便于装置进行清理维护。
[0013]进一步地,所述混匀组件上安装有电热块和温度传感器,用于实现对物料的控温加热处理、这有利于提升物料的混匀成形效率。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5]该机制砂混凝土配比拌制装置通过安装有混匀组件和机制砂用螺旋上料机等,使得装置优化了自身的性能,一方面启动机制砂用螺旋上料机,可以实现对于固态机制砂的自动化均匀上料,且启动水泥用螺旋上料机,可以实现对于固态水泥的自动化均匀上料,并且通过在水泥用螺旋上料机和机制砂用螺旋上料机皆与配比拌制罐之间连接有称量箱,利用称量箱内部底端带有第二压力传感器的称量板可以对导入的机制砂或水泥等进行独立分类称量,当达到PLC控制柜内部的预设值时,会控制第二旋转驱动机构启动,带动称量板翻转,实现自动导料作用,另一方面启动加水用计量泵,可以通过加水管,将外接的自来水定量加入配比拌制罐内部,进而使得装置实现了对于水泥、机制砂和清水的分类、定量添加,减轻了人力资源,提升了加工效率,再有,通过在混匀组件的边缘处均匀安装有第一压力传感器,可以实现对于搅拌压力的监测、这可以辅助判断物料的搅拌混匀效果,当压力较大时,则表示物料混匀度不够。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正视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本技术第一旋转驱动机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9]图4为本技术称量箱俯视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0]图中:1、第一旋转驱动机构;2、机架;3、配比拌制罐;301、加水用计量泵;4、水泥用螺旋上料机;5、称量箱;6、机制砂用螺旋上料机;7、进料筒;8、下料用耐腐蚀泵;9、排料管;10、固定锁扣;11、盖体;12、混匀组件;13、第一压力传感器;14、电热块;15、温度传感器;16、第二旋转驱动机构;17、称量板;18、第二压力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21]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
[0022]需要指出的是,除非另有指明,本申请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所属
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
[0023]在本技术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顶、底”通常是针对附图所示的方向而言的,或者是针对部件本身在竖直、垂直或重力方向上而言的;同样地,为便于理解和描述,“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但上述方位词并
不用于限制本技术。
[0024]请参阅图1

4,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机制砂混凝土配比拌制装置,包括;
[0025]机架2,机架2内部的中间位置处焊接有配比拌制罐3,配比拌制罐3一端的机架2上安装有机制砂用螺旋上料机6,用于实现固态机制砂的自动上料功能,配比拌制罐3另一端的机架2上安装有水泥用螺旋上料机4,用于实现固态水泥的自动上料功能,水泥用螺旋上料机4和机制砂用螺旋上料机6皆与配比拌制罐3之间连接有称量箱5,用于实现物料的自动化称量处理,称量箱5一侧的底部安装有第二旋转驱动机构16,第二旋转驱动机构16输出端称量箱5的内部活动连接有称量板17,称量板17的内部安装有第二压力传感器18,称量板17的边缘处硫化连接有橡胶密封层,配比拌制罐3一端的机架2上安装有加水用计量泵301,加水用计量泵301和配比拌制罐3之间设置有加水管;
[0026]盖体11,盖体11卡接于配比拌制罐3的一侧,盖体11上焊接有第一旋转驱动机构1,第一旋转驱动机构1输出端配比拌制罐3的内部安装有混匀组件12,混匀组件12上设置有搅拌轴和搅拌扇叶,混匀组件12的边缘处均匀安装有第一压力传感器13,用于实现对于搅拌压力的监测、这可以辅助判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机制砂混凝土配比拌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2),所述机架(2)内部的中间位置处焊接有配比拌制罐(3),所述配比拌制罐(3)一端的机架(2)上安装有机制砂用螺旋上料机(6),用于实现固态机制砂的自动上料功能,所述配比拌制罐(3)另一端的机架(2)上安装有水泥用螺旋上料机(4),用于实现固态水泥的自动上料功能,所述水泥用螺旋上料机(4)和机制砂用螺旋上料机(6)皆与配比拌制罐(3)之间连接有称量箱(5),用于实现物料的自动化称量处理,所述称量箱(5)一侧的底部安装有第二旋转驱动机构(16),所述第二旋转驱动机构(16)输出端称量箱(5)的内部活动连接有称量板(17),所述称量板(17)的内部安装有第二压力传感器(18),所述称量板(17)的边缘处硫化连接有橡胶密封层,所述配比拌制罐(3)一端的机架(2)上安装有加水用计量泵(301),所述加水用计量泵(301)和配比拌制罐(3)之间设置有加水管;盖体(11),所述盖体(11)卡接于配比拌制罐(3)的一侧,所述盖体(11)上焊接有第一旋转驱动机构(1),所述第一旋转驱动机构(1)输出端配比拌制罐(3)的内部安装有混匀组件(12),所述混匀组件(12)上设置有搅拌轴和搅拌扇叶,所述混匀组件(12)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栩言张永辉
申请(专利权)人:鄢陵县广泰砼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