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温差发电的测温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233385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30 11: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温差发电的测温杯,包括杯盖,所述杯盖具有透明上盖板,紧贴所述上盖板向杯盖内侧依次安装数码管显示屏、蓄电池、PCB板、下盖板、隔热层、储热介质容器、温差发电片和不锈钢内衬,其中,所述温差发电片的热端紧贴所述不锈钢内衬,冷端紧贴储热介质容器,所述储热介质容器内放置相变储热介质;所述温差发电片的一侧安装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的采集端紧贴所述不锈钢内衬,另一端通过导线绕过所述储热介质容器,穿过所述隔热层和下盖板与所述PCB板相连,其中,所述PCB板还与所述数码管显示屏、蓄电池和温差发电片通过导线连接。本新型基于温差供电,没有外部电路接口,方便清洗,使用寿命更长。使用寿命更长。使用寿命更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温差发电的测温杯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温差发电
,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基于温差发电的测温杯。

技术介绍

[0002]生活中常用的水杯变得越来越智能化,如实时显示杯内水的温度。目前市面上已有的显示温度的保温杯,基本上都是通过在其内部安装充电装置或者电池给温度显示设备供电,
[0003]有充电装置的水杯在杯身上会留有插线口,不利于杯子的清洁;
[0004]安装电池的一部分水杯还可以置换电池,更有甚一部分水杯当电池用完不能够更换。各种因素导致使用者的体验不佳,也不符合绿色节能的要求。
[0005]因此,如何提供一种既能显示水温,又无需频繁的更换电池或充电或不方便清洗的水杯的测温杯,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温差发电的测温杯,通过温差发电,克服现有技术中频繁更换电池或充电带来的弊端。
[0007]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8]一种基于温差发电的测温杯,包括杯盖,所述杯盖具有透明上盖板,紧贴所述上盖板向杯盖内侧依次安装数码管显示屏、PCB板、下盖板、隔热层、储热介质容器、温差发电片和不锈钢内衬,其中,所述温差发电片的热端紧贴所述不锈钢内衬,冷端紧贴储热介质容器,所述储热介质容器内放置相变储热介质;
[0009]所述温差发电片的一侧安装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的采集端紧贴所述不锈钢内衬,另一端通过导线绕过所述储热介质容器,穿过所述隔热层和下盖板与所述PCB板相连,其中,所述PCB板还与所述数码管显示屏和温差发电片通过导线连接。
[0010]优选的,所述杯盖中还包括蓄电池,所述蓄电池有多块,并与所述PCB板电连接,并安装于所述数码管显示屏和所述PCB板之间,或与安装于所述数码管显示屏同层一侧。
[0011]优选的,所述上盖板为树脂材料。
[0012]优选的,所述相变储热介质为六水氯化钙。
[0013]优选的,所述不锈钢内衬上有与所述温度传感器采集端相匹配的凹槽。
[0014]优选的,所述下盖板和隔热层边缘处设有通孔。
[0015]优选的,所述杯盖具有金属外壳,所述金属外壳内壁设置塑料内衬,所述上盖板通过树脂胶与所述金属外壳和所述塑料内衬密封连接。
[0016]优选的,所述塑料内衬内壁上设有第一螺纹。
[0017]优选的,还包括杯体,所述杯体由水杯外壳和内胆组成,并在杯口处设有与所述第一螺纹相匹配的第二螺纹。
[0018]经由上述的技术方案可知,本技术公开提供了一种基于温差发电的测温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0019](1)、本技术测温杯,其工作电能是通过温差发电来实现的,温差发电技术没有机械零部件间的相对运动,发电过程不会存在机械振动,利用温差发电原理制成的温差发电片具有体积小、质量轻、便于携带的优点,且在温差发电的能量转换过程中不会产生污染废弃物,是一种绿色环保的发电方式。
[0020](2)、本技术将所有元器件安装在被盖内部,电路设计简单,不会增加测温杯的体积。
[0021](3)、本技术在不锈钢内衬上设计有一个小凹槽,可以将温度传感器前端至于其中,更方便热量的传递,使得温度显示更加准确。
[0022](4)、本技术在储热介质容器和下盖板之间添加了隔热层,目的在于防止水温高的时候,储热介质升温,可能会有一部分热量传递到PCB板,从而造成蓄电池不必要的放电,缩短温度显示时间,添加隔热层会有效的增大数码管的温度显示时常。
[0023](5)、本技术的水杯中使用到相变储热材料,该固态材料会吸热融化,融化过程是吸热反应,可以使温差发电片的冷端一直维持在一个较低的温度区间内,从而使的温差发电片冷端与热端长时间保持较大温差,是的温差发电的时间更长。
[0024](6)、本技术相较于市面上已存在的测温杯,制作成本低,水杯采用温差供电,绿色、节能、环保。而且该温差发电测温杯,没有外部电路接口,方便清洗,使用寿命更长。
附图说明
[002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6]图1为本技术水杯杯盖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7]图2为本技术测温杯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8]附图标记说明:
[0029]1‑
金属外壳、2

塑料内衬、3

透明上盖板、4

数码管显示屏、5

蓄电池、6

PCB板、7

下盖板、8

隔热层、9

储热介质容器、10

相变储热介质、11

温差发电片、12

温度传感器、13

不锈钢内衬、14

杯体外壳、15

内胆、16

通孔、17

真空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1]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智能杯测温供电的问题,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基于温差发电的测温杯,
[0032]首先包括杯盖,如图1所示,
[0033]杯盖具有透明上盖板7,紧贴所述透明上盖板7向杯盖内侧依次安装数码管显示屏4、蓄电池5、PCB板6、下盖板7、隔热层8、储热介质容器9、温差发电片11和不锈钢内衬13,
[0034]不锈钢内衬可使水杯内的热量最大化传播,隔热层用于防止储热介质容器升温,导致热量传递至蓄电池造成过放电;
[0035]其中,所述温差发电片11的热端紧贴所述不锈钢内衬13,冷端紧贴储热介质容器9,所述储热介质容器9内放置相变储热介质10;本实施例中,相变储热介质10为六水氯化钙。在常温下该材料为固态,只有当温度超过30℃时,才会逐渐融为液态,该融化过程是吸热过程。会让温差发电片的冷端长时间保持在一个较低的温度,为温差发电提供了更长的时间,使其产生更多的电能。
[0036]进一步,温差发电片11的一侧安装温度传感器12,所述温度传感器12的采集端紧贴所述不锈钢内衬13,另一端通过导线绕过所述储热介质容器9,穿过所述隔热层8和下盖板7与所述PCB板6相连,优选的,在下盖板7和隔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温差发电的测温杯,其特征在于,包括杯盖,所述杯盖具有透明上盖板,紧贴所述上盖板向杯盖内侧依次安装数码管显示屏、PCB板、下盖板、隔热层、储热介质容器、温差发电片和不锈钢内衬,其中,所述温差发电片的热端紧贴所述不锈钢内衬,冷端紧贴储热介质容器,所述储热介质容器内放置相变储热介质;所述温差发电片的一侧安装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的采集端紧贴所述不锈钢内衬,另一端通过导线绕过所述储热介质容器,穿过所述隔热层和下盖板与所述PCB板相连,其中,所述PCB板还与所述数码管显示屏和温差发电片通过导线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温差发电的测温杯,其特征在于,所述杯盖中还包括蓄电池,所述蓄电池与所述PCB板电连接,并安装于所述数码管显示屏和所述PCB板之间,或与安装于所述数码管显示屏同层一侧。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温差发电的测温杯,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小强柳勇勇张秀敏顾鹏脱奔奔徐蓉蓉刘凯张育儒张妍牟淼柴靖轩张亚洲周康毅郭海科强睿儒李森徐珂徐海玮何嘉琦陈雪倩杨秦乐赵春雨安贵财杜胜昌孙凯文
申请(专利权)人:兰州理工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