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循环水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233193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30 11: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循环水箱,包括箱体,所述箱体上端设置抽水泵,所述抽水泵进水口连通设置抽水管一端,所述抽水管另一端穿过箱体并延伸至箱体内,所述抽水泵出口端连通设置出水管一端,所述出水管另一端可拆卸连接管道样品,所述管道样品呈竖向布置,所述管道样品设置在箱体左侧,所述管道样品下端可拆卸连接圆桶,所述圆桶设置在箱体左侧,所述圆桶右端连通设置排水管一端,所述排水管另一端穿过箱体并延伸至箱体内,该设计实现管路腐蚀实验与介质的循环使用,防止污染环境,防止造成浪费。防止造成浪费。防止造成浪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循环水箱


[0001]本技术是一种循环水箱,属于管路腐蚀实验


技术介绍

[0002]管路腐蚀检测是指以检测管壁腐蚀等金属损失为目的的管道内检测,其中为了方便对管道进行检测一般采用循环箱体进行检测,现有技术中循环箱体,一般由箱体、抽水泵、第一软管以及第二软管组成,在组装时,先将第一软管的一端与箱体连通连接,然后将抽水泵出水口与箱体连通连接,最后将第二软管的一端与抽水泵进水口连通连接,在使用时,先将管道水平放置在地面上,然后将管道一端与第一软管的一端可拆卸连接,然后将第二软管的另一端与管道另一端可拆卸连接,这时启动抽水泵,从而使抽水泵产生吸力,进而在吸力的作用下使处在箱体内的介质进入到第一软管内,同时会在第一软管的作用下使介质进入到管道内,从而使介质穿过管道进入到第二软管内,进而通过第二软管使介质进入到抽水泵内,这时会使介质在抽水泵的作用下重新进入到箱体内,同时通过介质的流动对管道进行腐蚀实验,但是在实验的过程中一般都是将管道水平放置在地面上,在实验完成后,易使管道内残留有一部分介质,同时在对管道进行拆卸时,易使管道内的介质流到地面上,这样会造成介质的浪费,污染环境,因此需要设计一种循环水箱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循环水箱,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技术实现管路腐蚀实验与介质的循环使用,防止污染环境,防止造成浪费。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循环水箱,包括箱体,所述箱体上端设置抽水泵,所述抽水泵进水口连通设置抽水管一端,所述抽水管另一端穿过箱体并延伸至箱体内,所述抽水泵出口端连通设置出水管一端,所述出水管另一端可拆卸连接管道样品,所述管道样品呈竖向布置,所述管道样品设置在箱体左侧,所述管道样品下端可拆卸连接圆桶,所述圆桶设置在箱体左侧,所述圆桶右端连通设置排水管一端,所述排水管另一端穿过箱体并延伸至箱体内。
[0005]进一步,所述圆桶下端设置支撑板,所述支撑板设置在箱体左端,所述支撑板下端设置加强块,所述加强块设置在箱体左端。
[0006]进一步,所述圆桶内设置过滤网,所述过滤网呈横向布置,所述过滤网设置在排水管与圆桶连通口上方。
[0007]进一步,所述圆桶内设置限位环,所述限位环呈横向布置,所述限位环贴合在过滤网下端。
[0008]进一步,所述圆桶外端设置第一顶盖,所述第一顶盖与管道样品下端贴合,所述管道样品下端延伸至第一顶盖内部底端,所述出水管外端设置第二顶盖,所述第二顶盖与管道样品上端贴合,所述管道样品上端延伸至第二顶盖内部顶端。
[0009]进一步,所述第一顶盖内部底端设置第一密封垫,所述第一密封垫设置在圆桶与管道样品连通口外侧,所述管道样品与第一密封垫贴合,所述第二顶盖内部顶端设置第二密封垫,所述第二密封垫设置在出水管与管道样品连通口外侧,所述管道样品与第二密封垫贴合。
[0010]进一步,所述第一顶盖左端设置第一支撑块,所述第二顶盖左端设置第二支撑块,所述第一支撑块上端转动连接螺杆一端,所述螺杆另一端穿过第二支撑块并与圆盘连接,所述螺杆设置在管道样品左侧,所述螺杆与第二支撑块螺纹连接。
[0011]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2]1、当管道样品安装完成后,启动抽水泵,从而使介质进入到抽水管内,这时会使介质通过抽水管进入到抽水泵内,从而使介质进入到出水管内,进而使介质进入到管道样品内,同时会使介质穿过管道样品进入到圆桶内,通过流动的介质对管道进行腐蚀实验,当实验完成后,会使进入到管道样品内的介质进入到圆桶内,从而通过排水管重新进入到箱体内,实现管路腐蚀实验与介质的循环使用,防止污染环境,防止造成浪费。
[0013]2、在使用时,先转动圆盘,从而使螺杆产生转动,这时会使与螺杆螺纹连接的第二支撑块向上移动,从而将管道样品一端呈竖向的放置在第一顶盖内,然后再次转动圆盘,从而使第二支撑块向下移动,同时会使与第二支撑块连接的第二顶盖向下移动,从而使第二顶盖与管道样品上端紧密贴合,实现对管道样品的安装。
附图说明
[0014]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0015]图1为本技术一种循环水箱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一种循环水箱的剖视图;
[0017]图3为本技术一种循环水箱中第一顶盖的示意图;
[0018]图4为图2的A部放大图;
[0019]图5为图2的B部放大图;
[0020]图6为图2的C部放大图;
[0021]图中:1

箱体、2

抽水管、3

圆桶、4

排水管、5

管道样品、6

出水管、7

抽水泵、11

加强块、12

支撑板、31

第一顶盖、32

限位环、33

过滤网、34

第一密封垫、35

第一支撑块、36

螺杆、61

第二顶盖、62

第二密封垫、63

第二支撑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
[0023]请参阅图1、图2、图3、图5和图6,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循环水箱,包括箱体1,通过箱体1为抽水泵7提供安装空间,圆桶3外端设置第一顶盖31,利用第一顶盖31为第一密封垫34提供安装空间,第一顶盖31与管道样品5下端贴合,管道样品5下端延伸至第一顶盖31内部底端,出水管6外端设置第二顶盖61,通过第二顶盖61为第二密封垫62提供安装空间,第二顶盖61与管道样品5上端贴合,管道样品5上端延伸至第二顶盖61内部顶端,
第一顶盖31内部底端设置第一密封垫34,利用第一密封垫34实现密封作用,第一密封垫34设置在圆桶3与管道样品5连通口外侧,管道样品5与第一密封垫34贴合,第二顶盖61内部顶端设置第二密封垫62,通过第二密封垫62实现密封作用,第二密封垫62设置在出水管6与管道样品5连通口外侧,管道样品5与第二密封垫62贴合,第一顶盖31左端设置第一支撑块35,利用第一支撑块35为螺杆36提供安装空间,第二顶盖61左端设置第二支撑块63,通过第二支撑块63实现第二顶盖61的移动,第一支撑块35上端转动连接螺杆36一端,利用螺杆36实现第二支撑块63的移动,螺杆36另一端穿过第二支撑块63并与圆盘连接,通过圆盘便于对螺杆36的转动,螺杆36设置在管道样品5左侧,螺杆36与第二支撑块63螺纹连接。
[0024]在使用时,先对圆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循环水箱,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1),所述箱体(1)上端设置抽水泵(7),所述抽水泵(7)进水口连通设置抽水管(2)一端,所述抽水管(2)另一端穿过箱体(1)并延伸至箱体(1)内,所述抽水泵(7)出口端连通设置出水管(6)一端,所述出水管(6)另一端可拆卸连接管道样品(5),所述管道样品(5)呈竖向布置,所述管道样品(5)设置在箱体(1)左侧,所述管道样品(5)下端可拆卸连接圆桶(3),所述圆桶(3)设置在箱体(1)左侧,所述圆桶(3)右端连通设置排水管(4)一端,所述排水管(4)另一端穿过箱体(1)并延伸至箱体(1)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循环水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圆桶(3)下端设置支撑板(12),所述支撑板(12)设置在箱体(1)左端,所述支撑板(12)下端设置加强块(11),所述加强块(11)设置在箱体(1)左端。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循环水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圆桶(3)内设置过滤网(33),所述过滤网(33)呈横向布置,所述过滤网(33)设置在排水管(4)与圆桶(3)连通口上方。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循环水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圆桶(3)内设置限位环(32),所述限位环(32)呈横向布置,所述限位环(32)贴合在过滤网(3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碧帆张艳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精锐智能装备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