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环保可再生循环利用的油脂脱色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231648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30 11: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油脂脱色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环保可再生循环利用的油脂脱色设备;包括脱色罐、设置在所述脱色罐内的多个脱色通道、设置在所述脱色罐的顶部并用于为脱色通道提供再生活性炭块的输送带、以及为脱色罐进行加热的加热盘管;在所述脱色通道的上端设置有上阀门和上折叠式格栅,在其下端设置有下折叠式格栅和下阀门,其中在所述脱色通道的侧壁设置有进油管,在其底部侧壁设置有排油管;其中在所述脱色罐的底部设置有连通所述脱色通道底部的收集槽。解决了目前国内油脂行业精炼加工脱色环节,达到循环使用,再生后的活性炭吸附率依旧可以保持98%以上,不但起到环境保护的目的,而且降低了整体脱色加工生产成本,具有较高的经济性。有较高的经济性。有较高的经济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环保可再生循环利用的油脂脱色设备


[0001]本技术涉及油脂脱色
,尤其涉及一种环保可再生循环利用的油脂脱色设备。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国内食用油脂行业在精炼生产加工脱色环节,都是使用传统的脱色剂(活性白土、凹凸棒粘土,或少量添加一部分活性炭粉末约0.5%左右配合使用),最终产生大量的固体废弃混合物,行业统称为“废白土”。国内一年生产加工精炼食用油脂约4900万吨,使用的传统脱色剂(活性白土、凹凸棒粘土)高达约70万吨,由于脱色剂一次性使用,形成庞大的固体废弃物,存在显著的环境隐患,同时成本较高,经济性较差。而且,作为脱色剂活性白土、凹凸棒粘土等的原料,均来自于膨润土、高岭土、白陶土、凹凸棒粘土等矿物质,需要持续开采,对环境也带来一定的影响。最近几年,国家在油脂生产加工领域不断倡导适度精炼加工理念,也就说,不必要进行深度的脱酸、脱胶、脱色和脱臭加工,尽可能多的保留原有食用油的营养物质、产品风味和感官性状,同时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最新发布实施的一系列食用油国家标准,都将油脂色泽标准由罗维朋比色调整为感官评价。这些新的要求,都为油脂加工领域新技术的创新提供了源动力。
[0003]现有的传统脱色罐,主要是运用吸附剂颗粒(活性白土、凹凸棒粘土等)疏松的物理结构特性,在一定温度下,通过一定时间的吸附作用达到脱除油脂中部分天然色素的工艺作用。但是该类型设备存在以下缺点:
[0004]①
消耗使用大量的吸附剂颗粒(活性白土、凹凸棒粘土等),进而产生数量庞大的固体废弃物“废白土”,对环境存在显著影响;
[0005]②
吸附剂由于是一次性使用,其原料主要为膨润土、高岭土、凹凸棒土等矿物质,原料开采也会对环境产生显著隐患;
[0006]③
吸附剂一次性使用,成本较高,经济性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环保可再生循环利用的油脂脱色设备,解决现有技术中对油脂脱色时用到的脱色剂不够能循环利用且不够环保的技术问题。
[0008]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9]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环保可再生循环利用的油脂脱色设备,包括脱色罐、设置在所述脱色罐内的多个脱色通道、设置在所述脱色罐的顶部并用于为所述脱色通道提供再生活性炭块的输送带、以及为所述脱色罐进行加热的加热盘管;
[0010]其中在所述脱色通道的上端设置有上阀门和上折叠式格栅,在其下端设置有下折叠式格栅和下阀门,其中在所述脱色通道的侧壁设置有进油管,在其底部侧壁设置有排油管;
[0011]其中在所述脱色罐的底部设置有连通所述脱色通道底部的收集槽。
[0012]进一步的,在所述脱色罐的顶部设置有所述输送带,在所述脱色罐内且关于所述输送带对称设置有多个所述脱色通道,其中预制活性炭填料块的参数要求,孔径等圆柱体型;φ
×
h:150
×
100mm;具有蜂窝式中空贯通结构;孔径14目:1.4mm;孔数:100孔/平方英寸。
[0013]再进一步的,在所述输送带上设置有用于调节所述再生活性炭块进入所述脱色通道的气缸推杆。
[0014]再进一步的,在所述脱色通道内填充有多块活性炭块,其中所述活性炭块的尺寸与所述脱色通道适配,并在所述活性炭块上竖向开设有便于待脱色油通过的通孔。
[0015]再进一步的,所述进油管的位置在于所述上阀门与所述上折叠式格栅之间。
[0016]再进一步的,所述上折叠式格栅和所述下折叠式格栅分别通过气缸调节开合。
[00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本申请解决了目前国内油脂行业精炼加工脱色环节,使用传统的活性白土、凹凸棒粘土等脱色剂,产生大量的固体废弃物难题,发挥活性炭可再生原理,使用预制活性炭填料块进行油脂脱色,收集用完的活性炭填料预制块,后期进行焙烧、活化等再生工艺处理,达到循环使用,再生后的活性炭吸附率依旧可以保持98%以上,不但起到环境保护的目的,而且降低了整体脱色加工生产成本,具有较高的经济性;同时解决了目前国内油脂行业精炼加工脱色环节,使用传统脱色剂产生的大量一次性固体废弃物“废白土”,通过使用活性炭预制填料,达到循环。
附图说明
[0018]下面结合附图说明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19]图1为本技术环保可再生循环利用的油脂脱色设备的结构安装示意图;
[0020]图2为本技术环保可再生循环利用的油脂脱色设备中主视结构示意图;
[0021]图3为本技术环保可再生循环利用的油脂脱色设备中输送俯视示意图;
[0022]图4为本技术环保可再生循环利用的油脂脱色设备实施流程图。
[0023]附图标记说明:1、脱色罐;2、脱色通道;2a、进油管;3、上阀门;4、上折叠式格栅;5、加热盘管;6、活性炭块;7、下折叠式格栅;8、排油阀;9、下阀门;10、收集槽;11、输送带;11a、气缸推杆;12、再生活性炭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24]本实施例中公开了一种环保可再生循环利用的油脂脱色设备,包括脱色罐1、预制在所述脱色罐1内的多个脱色通道2、安装在所述脱色罐1的顶部并用于为所述脱色通道2提供再生活性炭块12的输送带11、以及为所述脱色罐1进行加热的加热盘管5。
[0025]本实施例中,在所述脱色罐1的顶部安装有所述输送带11,在所述脱色罐1内且关于所述输送带11对称安装有多个所述脱色通道2;其中利用所述脱色通道2实现对油脂的脱色处理。
[0026]其中在所述脱色通道2内填充有多块活性炭块6,其中所述活性炭块6的尺寸与所述脱色通道2适配,并在所述活性炭块6上竖向开设有便于待脱色油通过的通孔;其中所述活性炭块6经过再生后可循环利用;
[0027]本实施例中,在所述脱色罐1的外周侧安装有所述加热盘管5,用于为所述脱色通
道2加热,以提升油脂的脱色效率;油品进入脱色罐前是进行换热的,加热盘管主要是维持脱色罐的环境温度。
[0028]本实施例中,其中在所述脱色通道2的上端安装有上阀门3和上折叠式格栅4,在其下端安装有下折叠式格栅7和下阀门9;其中利用所述下折叠式格栅7和所述上折叠式格栅4对所述活性炭块6进行有效定位;利用所述上阀门3和下阀门9对油路进行密封,防止发生泄露。
[0029]本实施例中,其中在所述脱色通道2的侧壁安装有进油管2a,在其底部侧壁安装有排油管;从而便于根据需求进行注油和排油。
[0030]本实施例中,其中在所述脱色罐1的底部安装有连通所述脱色通道2底部的收集槽10。
[0031]本实施例中,在所述输送带11上安装有用于调节所述再生活性炭块12进入所述脱色通道2的气缸推杆11a,其中利用所述气缸推杆11a将再生活性炭块12进入所述脱色通道2。
[0032]本实施例中,在所述脱色通道2内填充有多块活性炭块6,其中所述活性炭块6的尺寸与所述脱色通道2适配,并在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环保可再生循环利用的油脂脱色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脱色罐(1)、设置在所述脱色罐(1)内的多个脱色通道(2)、设置在所述脱色罐(1)的顶部并用于为所述脱色通道(2)提供再生活性炭块(12)的输送带(11)、以及为所述脱色罐(1)进行加热的加热盘管(5);其中在所述脱色通道(2)的上端设置有上阀门(3)和上折叠式格栅(4),在其下端设置有下折叠式格栅(7)和下阀门(9),其中在所述脱色通道(2)的侧壁设置有进油管(2a),在其底部侧壁设置有排油管;其中在所述脱色罐(1)的底部设置有连通所述脱色通道(2)底部的收集槽(1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保可再生循环利用的油脂脱色设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脱色罐(1)的顶部设置有所述输送带(11),在所述脱色罐(1)内且关于所述输送带(11)对称设置有多个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涛乔靖飞杨帆张换换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杨凌来富油脂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