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宋从瑞专利>正文

一种电动门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22990 阅读:17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动门窗,包括上滑型材和上方型材,上滑型材上设有横板,横板下部设有立板,立板下部设有下横板,下横板上设有至少一个滑轨,在滑轨上安装上方型材,上方型材与滑轨间安装滚珠,上方型材顶部靠近立板一侧设置轨道板,轨道板顶部设有齿条,横板上安装至少一部电机,电机上安装齿轮,横板上开设通槽,齿轮穿过通槽与齿条啮合。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通过电机和齿轮传动装置带动上方型材移动,实现门窗的电动开闭,无需人工操作;结构简洁合理,占用空间小,制造成本低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铝合金门窗领域,具体是一种电动门窗
技术介绍
目前,在市场上的铝合金门窗大多为手动推拉门窗,手动推拉门窗在使用时需要 人工操作。在一些人员较难接近的地方以及较高档次的场所,一般需采用电动门窗,现有 的电动门窗均是采用皮带带动窗扇、门扇移动,这种结构在使用中存在结构复杂、移动噪音 大、占地面积大、不易安装、皮带长时间使用易损坏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动门窗,它可以解决公知技术中的不足,通过在门 窗的上滑型材上安装电机及齿轮,通过齿轮传动控制上方型材移动,实现门窗的自动开闭。 本专利技术为了实现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电动门窗,包括上滑型 材和上方型材,上滑型材上端呈敞开状,上滑型材上设有横板,横板下部设有立板,立板下 部设有下横板,下横板上设有至少一个滑轨,在滑轨上安装上方型材,上方型材与滑轨间安 装滚珠,上方型材顶部靠近立板一侧设置轨道板,轨道板顶部设有齿条,横板上安装至少一 部电机,电机上安装齿轮,横板上开设通槽,齿轮穿过通槽与齿条啮合,电机通过导线与控 制装置连接,上滑型材顶部安装顶板。 所述下横板上安装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分别位于立板两 侧,第一滑槽上安装第一上方型材,第二滑槽上安装第二上方型材,横板上安装第一 电机和 第二电机,第一电机上安装第一齿轮,第二电机上安装第二齿轮,在横板上与第一齿轮、第 二齿轮相对应的位置分别开设第一通槽和第二通槽,第一齿轮与第一上方型材上的齿条啮 合,第二齿轮与第二上方型材上的齿条啮合。 所述上滑型材顶部两侧设置卡条,顶板两侧设置卡扣,顶板通过卡扣卡装在卡条 上。 所述上方型材与滚珠的接触面为圆弧状轨道槽,滑槽为圆弧状轨道槽。 所述横板两侧下部分别设有外挡板和内挡板,内挡板位于外挡板与立板之间,外挡板、内挡板与横板为一体结构。 所述内挡板靠近立板的一侧设有镶嵌槽。 所述外挡板的长度大于内挡板的长度。 所述卡条上侧中部开设玻璃卡槽。 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通过电机和齿轮传动装置带动上方型材移动,实现门窗的电 动开闭,无需人工操作;电机从上方型材上方带动上方型材移动的同时,可以向上方型材施 加向下的紧固力,使上方型材更加牢固的固定上滑型材上,能够减少窗扇、门扇移动时产生 的噪音,提高门窗使用寿命;结构简洁合理,占用空间小,制造成本低等。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附图2是附图1中A向视图;附图3是本专利技术中所述 上方型材的结构示意图;附图4是附图3中B向放大视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对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动门窗,主体结构包括上滑型材6和上方型材及其他配套 型材,上方型材下部安装玻璃18,上滑型材6上端呈敞开状,上滑型材6上设有横板3,横板 3下部设有立板2,立板2下部设有下横板16,下横板16上设有至少一个滑轨,在滑轨上安 装上方型材,上方型材与滑轨间安装滚珠14,上方型材顶部靠近立板2 —侧设置轨道板12, 轨道板12顶部设有齿条19,横板3上安装至少一部电机,电机上安装齿轮,横板3上开设通 槽,齿轮穿过通槽与齿条19啮合,电机通过导线与控制装置连接,通过控制装置控制电机 的正反转,带动齿轮正反转,从而带动上方型材移动,实现门窗的自动开闭。所述控制装置 可以是手动控制装置、遥控器控制装置以及自感应控制装置。为了防止灰尘落入上滑型材 6上影响电机正常运转,在上滑型材6顶部安装顶板8。本专利技术中未详述的门窗配套型材结 构与公知技术相同,在此不再进行详细描述。在本专利技术中,电机上的齿轮优选与齿条19直 接啮合进行传动,其传动效率高,结构简洁,同时也可以在上滑型材6上安装中间齿轮,电 机上的齿轮通过中间齿轮传递动力给齿条19,但是该技术方案的结构复杂、动力稳定性较 差,不如本专利技术所述技术方案。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之一的结构,即针对双层门窗的实施例的结构,包括在下横板16 上分别设有第一滑槽20和第二滑槽15,第一滑槽20和第二滑槽15分别位于立板2两侧, 第一滑槽20上安装第一上方型材1 ,第二滑槽15上安装第二上方型材17,横板3上安装第 一电机4和第二电机11,第一电机4上安装第一齿轮5,第二电机11上安装第二齿轮10,在 横板3上与第一齿轮5、第二齿轮10相对应的位置分别开设第一通槽21、第二通槽13,第一 齿轮5与第一上方型材1上的齿条19啮合,第二齿轮10与第二上方型材17上的齿条19 啮合。第一电机4和第二电机11分别与控制装置连接,受控制装置单独控制,实现内、外门 窗扇的单独开闭,操作方便快捷。在本实施例中,由于所述横板3宽度较小,为了能够安装 第一电机4和第二电机ll,一般如图2所示,将第一电机4和第二电机11间隔放置安装。 所述顶板8可以通过螺栓连接、粘结等各种方式固定在上滑型材6上,本专利技术中, 在上滑型材6顶部两侧设置卡条22,顶板8两侧设置卡扣7,顶板8通过卡扣7卡装在卡条 22上,该设计方案可以实现顶板8的快速安装、拆卸,使用以及维护非常方便。卡条22上侧 中部开设玻璃卡槽9,用以安装顶部玻璃。 在上述实施例中,可以将上方型材17与滚珠14的接触面设置为圆弧状轨道槽,将 滑槽也设置为圆弧状轨道槽,采用圆弧状轨道槽,使得滚珠14在其上移动时更加流畅,从 而使上方型材更加易于推拉,降低窗扇、门扇推拉时产生的噪音。 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特征在于在横板3两侧下部分别设有外挡板23和内挡板24,内挡 板24位于外挡板23与立板2之间,外挡板23和内挡板24与横板3为一体结构,设置与横 板3 —体结构内挡板24位于外挡板23,可使上滑型材6在使用时无需单独安装挡板,大大 增强了铝合金门窗的密封性,减少上滑型材6的用料,降低型材制作成本;同时,由于采用该一体结构,能够减少窗扇、门扇在上滑型材6上移动时的噪音,提高静音效果。其中,在内挡板24靠近立板2的一侧可以设有镶嵌槽25,镶嵌槽25内可以安装密封条,提高门窗的密封效果。为了便于安装上方型材6,所述外挡板23的长度大于内挡板24的长度。 本专利技术所述结构不仅适用于铝合金门窗,同样适合于塑钢门窗等相类似门窗使用。权利要求一种电动门窗,包括上滑型材(6)和上方型材,上滑型材(6)上端呈敞开状,上滑型材(6)上设有横板(3),横板(3)下部设有立板(2),立板(2)下部设有下横板(16),其特征在于下横板(16)上设有至少一个滑轨,在滑轨上安装上方型材,上方型材与滑轨间安装滚珠(14),上方型材顶部靠近立板(2)一侧设置轨道板(12),轨道板(12)顶部设有齿条(19),横板(3)上安装至少一部电机,电机上安装齿轮,横板(3)上开设通槽,齿轮穿过通槽与齿条(19)啮合,电机通过导线与控制装置连接,上滑型材(6)顶部安装顶板(8)。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门窗,其特征在于下横板(16)上安装第一滑槽(20) 和第二滑槽(15),第一滑槽(20)和第二滑槽(15)分别位于立板(2)两侧,第一滑槽 (20)上安装第一上方型材(l),第二滑槽(15)上安装第二上方型材(17),横板(3)上安装 第一电机(4)和第二电机(ll),第一电机(4)上安装第一齿轮(5),第二电机(11)上安装 第二齿轮(IO),在横板(3)上与第一齿轮(5)、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动门窗,包括:上滑型材(6)和上方型材,上滑型材(6)上端呈敞开状,上滑型材(6)上设有横板(3),横板(3)下部设有立板(2),立板(2)下部设有下横板(16),其特征在于:下横板(16)上设有至少一个滑轨,在滑轨上安装上方型材,上方型材与滑轨间安装滚珠(14),上方型材顶部靠近立板(2)一侧设置轨道板(12),轨道板(12)顶部设有齿条(19),横板(3)上安装至少一部电机,电机上安装齿轮,横板(3)上开设通槽,齿轮穿过通槽与齿条(19)啮合,电机通过导线与控制装置连接,上滑型材(6)顶部安装顶板(8)。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从瑞
申请(专利权)人:宋从瑞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7[中国|山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