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内部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229484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30 11: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车辆内部结构。该车辆内部结构包括仪表盘、设置在仪表盘的车宽方向的至少一侧的空调调节器、设置在被仪表盘遮盖的空间内并具有与空调调节器的导风口相嵌合的出风口的空调风管、及设置在空间内的从空调风管至空调调节器为止的区域的下方的线束,空调风管具有从出风口的下端向车辆后方延伸并朝下方倾斜的倾斜引导片;仪表盘具有从其一端向车辆前方延伸并朝上方倾斜的延伸片,该延伸片的前端延伸到倾斜引导片下方的比该倾斜引导片的下端更靠车辆前方的位置;线束的上方被包含倾斜引导片的空调风管及包含延伸片的仪表盘遮盖。基于该结构,既能实现线束的防水,又能抑制车辆的造价、重量及装配时数的增加。重量及装配时数的增加。重量及装配时数的增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辆内部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车辆内部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在仪表盘的空调风管的下部可配置线束,在此情况下,需要对该线束采取防水措施。作为这种线束的防水措施,例如有用防滴片保护线束、或在线束周边设置防水专用的挡水板等。然而,这些防水措施都会导致车辆的造价、重量、及装配时数增加。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上述情况,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既能实现线束的防水,又能抑制车辆的造价、重量及装配时数增加的车辆内部结构。
[0004]作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一种车辆内部结构,该车辆内部结构包括仪表盘、设置在所述仪表盘的车宽方向的至少一侧的空调调节器、设置在被所述仪表盘遮盖的空间内并具有与所述空调调节器的导风口相嵌合的出风口的空调风管、及设置在所述空间内的从所述空调风管至所述空调调节器为止的区域的下方的线束,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风管具有从所述出风口的下端向车辆后方延伸并朝下方倾斜的倾斜引导片;所述仪表盘具有从其一端向车辆前方延伸并朝上方倾斜的延伸片,该延伸片的前端延伸到所述倾斜引导片下方的比该倾斜引导片的下端更靠车辆前方的位置;所述线束的上方被包含所述倾斜引导片的所述空调风管及包含所述延伸片的所述仪表盘遮盖。
[0005]本技术的上述车辆内部结构的优点在于,在水从外部进入到空调调节器内的情况下,如果进入的水从空调风管的出风口与空调调节器的导风口相嵌合的部分渗出到出风口的外侧,则渗出的水会沿着空调风管的倾斜引导片流动并滴落到仪表盘的延伸片上,然后沿着延伸片流到车厢内。由此,能够防止进入到空调调节器内并从空调风管的出风口与空调调节器的导风口相嵌合的部分渗出的水滴落到线束上。而且,基于本技术的上述结构,由于空调风管具有从出风口延伸出的用于引导水流的倾斜引导片,仪表盘具有从其一端延伸出的能够引导水流的延伸片,所以不需要对线束另外设置防水用的防滴片或挡水板等。因此,能够抑制车辆的造价、重量及装配时数的增加。
[0006]另外,本技术的上述车辆内部结构中,较佳为,所述空调风管的出风口具有用于与所述空调调节器的导风口相嵌合的平坦部,所述导风口嵌合于所述平坦部的内径侧,在所述导风口与所述平坦部相嵌合的部分,海绵垫以压缩变形的状态夹在所述导风口的外周面与所述平坦部的内周面之间。
[0007]基于该结构,通过用海绵垫将导风口与平坦部相嵌合的部分的间隙堵塞,能够防止空气和少量的水流入配置有线束的空间内。
附图说明
[0008]图1是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的车辆内部结构中包含的空调调节器的前视图。
[0009]图2是沿图1的中(2)-(2)线截面后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0]以下,参照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0011]图1是本实施方式的车辆内部结构中包含的空调调节器的前视图。该图中,箭头UP表示车辆上方,箭头LH表示车辆左方。
[0012]在车辆的仪表盘1的车宽方向的一侧(在此是左侧),设置有空调调节器2。
[0013]空调调节器2具有将空调(未图示)所供给的空调风吹到车厢内的吹风口。在该空调调节器2的吹风口上,设置有用于调节空调风的吹出方向(上下左右)的百叶窗21。
[0014]图2是沿图1中的(2)-(2)线截面后的截面图,示出本实施方式中的线束4的防水构造。图2中,箭头UP表示车辆上方,箭头Rr表示车辆后方。以下,参照图2,对本实施方式中的线束4的防水构造进行说明。
[0015]空调调节器2及空调风管3设置在被仪表盘1遮盖的空间内。
[0016]空调调节器2的导风口22嵌合于空调风管3的出风口31的内径侧。详细而言,空调风管3的出风口31具有用于与空调调节器2的导风口22相嵌合的平坦部,导风口22嵌合于该平坦部的内径侧。并且,在出风口31的平坦部与空调调节器2的导风口22相嵌合的嵌合部位,海绵垫5以压缩变形的状态夹在空调风管3的平坦部的内周面与空调调节器2的导风口22的外周面之间。该海绵垫5用于防止空气和少量的水从所述嵌合部位通过。
[0017]线束4配置在从空调风管3的出风口31至空调调节器2的送风方向的大致中间部位为止的区域的下方。
[0018]通常,作为线束4的防水措施,例如有用防水专用的防滴片保护线束4、或在线束4的周边设置防水专用的挡水板等。
[0019]对此,本实施方式中,为了抑制车辆的造价及重量增加,对线束4未采用上述防水措施。即,不使用防水专用的防滴片或挡水板等地实现线束4的防水。
[0020]具体而言,在空调风管3上一体地形成有,从出风口31的下端缘向车辆后方延伸的同时朝着下方倾斜的倾斜引导片32。
[0021]同时,在仪表盘1上一体地形成有,从其一端向车辆前方延伸的同时略向上方倾斜的延伸片11。该延伸片11的前端延伸到倾斜引导片32下方的比该倾斜引导片32的下端更靠车辆前方的位置。
[0022]这样,线束4的上方被包含倾斜引导片32的空调风管3及包含延伸片11的仪表盘1遮盖。即,倾斜引导片32和延伸片11将线束4的车长方向的中间区域的上方遮盖,线束4的车长方向的前方区域的上方被空调风管3上的与倾斜引导片32相连的部分遮盖,线束4的车长方向的后方区域的上方被仪表盘1上的与延伸片11相连的部分遮盖。而且,线束4的上方还有空调调节器2。因此,线束4的车长方向的全长区域的上方都不会外露。
[0023]例如在乘客使用的饮料水或洗涤用水等不慎进入空调调节器2的开口内的情况下,水有可能如图2中的实线箭头100所示那样,流到空调风管3的出风口31(平坦部)与空调调节器2的导风口22相嵌合的嵌合部位。此时,少量的水可被配置在该嵌合部位的海绵垫5挡住,但如果水的量较大,则水有可能经由海绵垫5渗出到嵌合部位的外侧(出风口31的外侧)。
[0024]但是,在水从海绵垫5渗出的情况下,渗出的水会如图2中的虚线箭头200所示那样,沿着空调风管3的倾斜引导片32流下并滴落到仪表盘1的延伸片11上,然后沿着延伸片11流往车厢内。
[0025]这样,当水进入空调调节器2的开口后,水不会接触到线束4上,从而能够实现线束4的防水。
[0026]而且,本实施方式的车辆内部结构中,由于引导水流用的倾斜引导片32和延伸片11分别与空调风管3、仪表盘1形成为一体,所以不需要对线束4使用防水专用的防滴片或挡水板等构件。
[0027]因而,基于技术的车辆内部结构,既能实现线束4的防水,又能抑制造价、重量及装配时数的增加。从而,能够使用未施加防水措施的较为便宜的线束4。
[0028]但是,本技术不为上述实施方式中记载的内容所限定,可实施各种各样的应用和变形。
[0029]例如,上述实施方式中,列举了本技术应用于在仪表盘1的车宽方向的一侧(左侧)设置有空调调节器2的车辆内部结构的例子,但本技术不局限于此。本技术也适用于在仪表盘1的车宽方向的另一侧(右侧)设置有空调调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辆内部结构,包括仪表盘、设置在所述仪表盘的车宽方向的至少一侧的空调调节器、设置在被所述仪表盘遮盖的空间内并具有与所述空调调节器的导风口相嵌合的出风口的空调风管、及设置在所述空间内的从所述空调风管至所述空调调节器为止的区域的下方的线束,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风管具有从所述出风口的下端向车辆后方延伸并朝下方倾斜的倾斜引导片;所述仪表盘具有从其一端向车辆前方延伸并朝上方倾斜的延伸片,该延伸片的前端延伸到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柳象斌
申请(专利权)人: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