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底盘线束防护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229155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30 11: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底盘线束防护结构,包括固定座,固定座的顶部开两侧设有安装孔,两侧安装孔之间固定有束线框,束线框两侧板间固定有若干个隔板,固定座的顶部开设有若干组缓冲槽,缓冲槽的内腔设置有缓冲弹簧和下夹块,束线框的内腔隔板间设置有若干组上活动夹。该汽车底盘线束防护结构,将线束分别穿过相邻隔板的穿线腔之间,按压按压块连同活动框下放的上活动夹下移对线束压紧,通过缓冲槽内的缓冲弹簧根据线束粗细自行调整下夹块的位置,当全部线束都被上活动夹和下夹块压紧后,旋转限位螺栓带动限位板移动活动框位置固定,即可将上活动夹位置固定,实现了对线束固定防护的目的,现有的线束防护结构难以根据线束粗细快速固定的问题。束粗细快速固定的问题。束粗细快速固定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底盘线束防护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线束
,具体涉及一种汽车底盘线束防护结构。

技术介绍

[0002]汽车线束是汽车电路的网络主体,没有线束也就没有汽车电路。线束是指由铜材冲制而成的接触件端子(连接器)与电线电缆压接后,外面再塑压绝缘体或外加金属壳体等,以线束捆扎形成连接电路的组件。
[0003]专利技术人在实现本技术的过程中发现:
[0004]公开号为CN 212353872 U的专利公开了一种线束安全防护结构,它包括安装座和橡胶保护带,所述橡胶保护带的底部设有安装座,所述橡胶保护带的内侧粘贴安装有可拆卸橡胶盖,且可拆卸橡胶盖的底部等间距分布有分隔条,该装置避免因拉扯或其他外力对线束造成损坏,进而提高了线束的安全性,在橡胶保护带的内部通过粘贴的方式安装了带有分隔条的可拆卸橡胶盖,可以对不同线束进行分隔的效果。
[0005]但是该装置将需要固定防护的线束放置在分隔条之间,然后利用贯穿分割条的可拆卸扎带从下往上勒住分隔板之间的线束,但若分隔板之间的线束粗细各有不同,当利用可拆卸扎带将较粗的线勒紧固定后,较细的线则依旧无法被约束,从而造成线束移动,为此需要开发一种汽车底盘线束防护结构,来解决现有的线束防护结构难以根据线束粗细快速固定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出了一种汽车底盘线束防护结构。
[0007]为此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汽车底盘线束防护结构,包括固定座,其特征在于:固定座两侧开设有安装孔,两侧安装孔之间设有开口向下的束线框,
[0008]束线框两侧板之间设有多个与侧板平行的隔板、相邻隔板间形成多个穿线腔,固定座顶面与所述穿线腔相对应处均设有沿穿线腔向下延伸设置的缓冲槽,缓冲槽底部设置有缓冲弹簧、缓冲弹簧上端连接有与缓冲槽滑动配合的下夹块,对应的穿线腔内设置有可上下滑动配合的上活动夹,
[0009]束线框顶部设有活动框,活动框贯穿束线框顶板且可以上下移动,活动框下端与上活动夹相连接,束线框的顶部、活动框上方设有开口向下的固定框,固定框两侧板上设有伸入腔内的限位螺栓、限位螺栓前端固定有限位板,限位板位于活动框的两外侧,活动框前后侧均固定有按压块。
[0010]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下夹块的顶面、上活动夹底面开设有相对的弧形凹槽,弧形凹槽内设置有防滑垫。
[0011]作为优选,所述活动框为开口向下的框形结构、间隔设有多个插接板,插接板的数量与上活动夹的数量相同、滑动配合穿过束线框的顶板与上活动夹相连接。
[0012]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束线框的顶部开设有束线槽,束线槽与
活动框相邻插接板之间形成的空腔相对应,与束线槽相对应的活动框顶板内侧设置有柔性压板,束线槽与柔性压板配合形成穿线孔腔。
[0013]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通过缓冲槽、缓冲弹簧、下夹块、上活动夹、活动框、限位板、限位螺栓、隔板的配合使用,将线束分别穿过隔板之间,按压按压块连同活动框下放的上活动夹下移对线束压紧,通过缓冲槽内的缓冲弹簧根据线束粗细自行调整下夹块的位置,当全部线束都被上活动夹和下夹块压紧后,旋转限位螺栓带动限位板移动活动框位置固定,即可将上活动夹位置固定,实现了对线束固定防护的目的,现有的线束防护结构难以根据线束粗细快速固定的问题;
[0014]同时,通过束线槽、柔性压板、活动框的配合使用,当利用按压块下移活动框时前,可根据线束的粗细,将适当粗细的线束穿过活动框的内腔中,使其位于束线槽中,然后在向下移动活动框对隔板内的线束进行压紧固定防护时,配合活动框内的柔性压垫便可对束线槽内的线束进行压紧固定防护,进一步实现了对多组不同粗细线束进行固定防护的目的。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图。
[0016]图2是图1中B处放大图。
[0017]图3是本技术的主视图。
[0018]图4是图3中A

A处截面放大图。
[0019]图中所示:1、固定座;2、安装孔;3、束线框;4、缓冲槽;5、缓冲弹簧;6、下夹块;7、上活动夹;8、活动框;9、固定框;10、限位板;11、限位螺栓;12、防滑垫;13、束线槽;14、柔性压垫;15、隔板;16、滑槽;17、滑块;18、按压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但该实施例不应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1]本技术如图1至图4所示:
[0022]一种汽车底盘线束防护结构,包括固定座1,固定座1顶部两侧开设有安装孔2,两侧安装孔之间固定连接有开口向下的束线框3,束线框3的两侧板之间设有多个与侧板平行的隔板15、形成多个穿线腔,固定座1的顶面设有若干个与穿线腔相对应的缓冲槽4,缓冲槽4的内腔设置有缓冲弹簧5和下夹块6,束线框3的每个穿线腔设置有可上下滑动的上活动夹7,束线框3的顶部设置有活动框8,束线框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开口向下的固定框9,固定框9的内腔位于活动框两侧板外侧设置有限位板10,限位板10的外侧面设置有限位螺栓11,活动框8的前后侧均固定连接有按压块18;
[0023]其中,缓冲弹簧5的下端连接于缓冲槽4底部,缓冲弹簧5的上端与下夹块6相连接,
[0024]其中,活动框8贯穿束线框3的顶板且可以上下移动,活动框8下端与上活动夹7连接,活动框为开口向下的框形结构、间隔设有多个插接板,插接板的数量与上活动夹的数量相同、滑动配合穿过束线框的顶板与上活动夹相连接,
[0025]其中,限位螺栓11贯穿固定框9的侧板,
[0026]本实施例中,将线束分别穿过隔板15之间穿线腔,按压按压块18连同活动框8下端
的上活动夹7下移对线束压紧,通过缓冲槽4内的缓冲弹簧5根据线束粗细自行调整下夹块6的位置,当全部线束都被上活动夹7和下夹块6压紧后,旋转限位螺栓11带动限位板10移动使活动框8位置固定,即可将上活动夹7位置固定,实现了对线束固定防护的目的。
[0027]其中,上活动夹7位于下夹块6的上方,上活动夹7的底部与下夹块6的顶部开设有相对的弧形凹槽,且弧形凹槽中设置有防滑垫12,
[0028]本实施例中,通过上活动夹7与下夹块6夹紧固定的线束是位于弧形槽中,且在防滑垫12的作用下,提高了线束夹紧固定时的牢固性,避免线束偏移造成线路问题。
[0029]其中,束线框3的顶部开设有束线槽13,活动框8相邻的插接板之间顶部设置有与束线槽相对应的柔性压板14,柔性压板14位于束线槽13的正上方,
[0030]本实施例中,可根据线束的粗细,将适当粗细的线束穿过活动框8的内腔中,使其位于束线槽13中,然后在向下移动活动框8对隔板15之间穿线腔的线束进行压紧固定防护时,配合活动框8内的柔性压垫14便可对束线槽13内的线束进行压紧固定防护,进一步实现了对多组不同粗细线束进行固定防护的目的。...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底盘线束防护结构,包括固定座,其特征在于:固定座两侧开设有安装孔,两侧安装孔之间设有开口向下的束线框,束线框两侧板之间设有多个与侧板平行的隔板、相邻隔板间形成多个穿线腔,固定座顶面与所述穿线腔相对应处均设有沿穿线腔向下延伸设置的缓冲槽,缓冲槽底部设置有缓冲弹簧、缓冲弹簧上端连接有与缓冲槽滑动配合的下夹块,对应的穿线腔内设置有可上下滑动配合的上活动夹,束线框顶部设有活动框,活动框贯穿束线框顶板且可上下移动,活动框下端与上活动夹相连接,束线框的顶部、活动框上方设有开口向下的固定框,固定框两侧板上设有伸入腔内的限位螺栓、限位螺栓前端固定有限位板,限位板位于活动框的两外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艾军盛志力彭安清雷香久
申请(专利权)人:十堰本丰汽车产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