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医学检验用玻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228311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30 11: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医学检验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医学检验用玻片。医学检验用玻片包括承载基体,承载基体上配置有检测区和与检测区相互连通的加样区,所述检测区具有相对承载基体表面下沉的深度以形成沉槽,沉槽上覆盖有与沉槽适配的盖片,所述沉槽内预置有用于对样本进行染色的荧光染料。通过在检测区的沉槽内预置荧光染料,从而在通过与检测区相互连通的加样区滴入样本后即对样本进行染色,相比现有技术减少了需要单独染色的操作步骤,从而提高了检测效率;沉槽的设置提高了细胞固定效果,避免了细胞悬液的外溢从而降低细胞的损失;与沉槽适配的盖片结构可以有效避免沉槽空间受外界污染,从而有助于在检测区形成稳定的观察效果。果。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医学检验用玻片


[0001]本技术属于医学检验
,尤其涉及一种医学检验用玻片。

技术介绍

[0002]阴道疾病是女性疾病中常见疾病,阴道疾病是引起不孕、尿道感染、异位妊娠、宫腔感染、输卵管炎症、子宫内膜炎等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在产科是导致羊水感染、新生儿感染、早产等妊娠并发症的主要原因,在阴道疾病的诊断中,通常都会涉及阴道分泌物的分析,其中分泌物的有形成分分析都会用到分泌物分析玻片。
[0003]常规的分析玻片一般为分离式,其包括载玻片和盖玻片两部分。常见的玻片制作方法包括涂片法、压片法、装片法等,涂片法是将材料均匀涂布在载玻片上,压片法是将生物材料至于载玻片和盖片之间,施加一定的压力,将组织细胞压散的一种制片方法,装片法是将生物材料采取整体封固制成玻片标本的方法。可以发现当前玻片的制作存在操作规程多,导致过程繁琐,检测人员制作过程耗费时间,且手工碰触过程中容易污染玻片;操作时盖玻片容易滑落和破损,进而存在玻片划破操作人员皮肤的风险;此外,检测标本也容易溢出,操作较为不便。随着医疗器械检测检验技术的发展,全自动妇科分泌物分析系统等产品陆续走向应用,常规玻片已不适合应用于全自动妇科分泌物分析平台,也无法满足即时医学检测。
[0004]细胞免疫荧光是在免疫学、生物化学和显微镜技术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一项新兴技术。该技术需要对目标细胞进行荧光染色,从而在显微镜下对细胞进行定性或定量测定。按照染色方法,可分为固态染色法和液态染色法。其中,固态染色法是通过细胞在载玻片上进行爬片或涂片实现,过程需要经过涂片、染色、盖玻片盖片等步骤:首先需要将分泌物样本涂抹在载玻片上的检测区域,染色滴加染色液,最后盖上盖玻片进行观察;或者提前将分泌物样本和荧光染色液进行混合,然后滴加在载玻片上,盖上盖破片进行观察。然而现有的常规载玻片用于细胞固定的效果不佳,固态染色时细胞容易从载玻片脱落,影响测定结果的准确性。例如,向现有的载玻片上滴加细胞悬液时,细胞悬液体积一般不能超过50μL,否则细胞悬液会在载玻片上外溢,造成细胞样品的损失,尤其是在向载玻片上覆盖盖玻片的过程中,细胞的损失更严重。
[0005]授权公告号为CN206208629U、授权公告日为2017年5月31日的中国技术专利公了一种细胞免疫荧光染色用载玻片,包括载玻片本体,所述载玻片本体的头部设有手持部,所述载玻片本体的上表面设有疏水框,所述疏水框为疏水涂料层,涂料层的厚度为5μm~20μm;该方案通过在载玻片表面设置疏水框,使液体的流动限定在疏水框内,细胞可以与染色试剂在疏水框内充分接触,从而利于细胞的染色,也避免了样本的损失。经分析发现,该方案仍需要经过梁色、盖玻片盖片等步骤,操作过程依然繁琐;盖玻片易脱落的问题依然存在。
[0006]授权公告号为CN206505219U、授权公告日为2017年9月19日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一体式精子分析玻片,包括承载片,其上端设有封闭的边框,边框与承载片一体
成型;边框包围形成测试区、虹吸区(加样区)及连通两者的过液通道;盖片,其覆盖在测试区上方,并固定于边框的上端。相对于现有的分离式精子分析玻片,由于不用再进行盖片的安装,其解决了操作时盖片容易滑落、破碎,检测样液容易溢出的问题。但该方案在操作时,将待测试的样液滴在虹吸区内,然后通过过液通道将样本混合液由虹吸区流入至测试区,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实验流程的时间,影响检测效率;若使用于需染色的检测场景时,需要提前将样本与染色材料混合后滴入,也存在操作过程繁琐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医学检验用玻片,以解决现有玻片在操作时操作过程繁琐及检测效率不高的问题。
[0008]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中的一种医学检验用玻片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9]一种医学检验用玻片,包括承载基体,所述承载基体上配置有检测区和与检测区相互连通的加样区,所述检测区具有相对承载基体表面下沉的深度以形成沉槽,沉槽上覆盖有与沉槽适配的盖片,所述沉槽内预置有用于对样本进行染色的荧光染料。
[0010]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通过对现有技术的改进,通过在检测区的沉槽内预置荧光染料,从而在通过与检测区相互连通的加样区滴入样本后即对样本进行染色,相比现有技术减少了需要单独染色的操作步骤,从而提高了检测效率;与沉槽适配的盖片结构可以有效避免沉槽空间受外界污染,从而有助于在检测区形成稳定的观察效果。
[0011]进一步地,所述荧光染料为经过冻干处理的荧光染料。
[0012]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这样的设置,冻干处理的荧光染料具备长期保存的条件,且易于制作成适配检测区外形的形状。
[0013]进一步地,所述荧光染料为冻干粉未状。
[0014]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这样的设置,经冻干处理的粉未状的荧光染料易于借助滴入的样本液复溶,从而快速对样本进行染色。
[0015]进一步地,所述沉槽的底面与所述承载基体表面在竖直方向的距离为0.10

0.20mm。
[0016]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这样的设置,沉槽形成的样本液空间厚度合适,可以使液态样本减少出现分层现象,即各细胞或组织存在于一个纯平的焦平面中,不易发生堵塞和气泡,能得到更加清晰的观测效果;同时,也提高了细胞固定效果,避免了细胞悬液的外溢从而降低细胞的损失。
[0017]进一步地,所述承载基体上还配置有虹吸区以及连接所述检测区和所述虹吸区的虹吸通道,所述虹吸通道和所述检测区连接处设置有防水透气膜。
[0018]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这样的设置,通过将加样区、检测区与虹吸区分区且贯通的设置,可以使得样本液在滴入的过程中即可同步在检测区进行平铺,并在虹吸区的作用下提高平铺的速度,从而加快整个检测流程,降低检测耗时,进而提高了检测效率;设置于虹吸通道和检测区连接处的防水透气膜,在有效避免样本液进入虹吸区的同时不影响虹吸作用,从而可以有效保证检测效果。
[0019]进一步地,所述虹吸区相对承载基体表面下沉的深度不小于检测区相对承载基体
表面下沉的深度。
[0020]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这样的设置,由于虹吸区与检测区的高度差,会提高加样后样本液在检测区平铺的速度,提高检测效率。
[0021]进一步地,所述虹吸区远离检测区的一侧设置有排气孔。
[0022]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这样的设置,方便排出检测区内的空气,避免样本液内产生气泡,也有利于样本混合液从加样区快速进入检测区。
[0023]进一步地,所述加样区设有可拆卸防尘膜。
[0024]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这样的设置,可以避免玻片在保存过程中被污染,从而保证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在使用时可以方便的撕掉防尘膜进行上样。
[0025]进一步地,所述防尘膜采用静电吸防的方式与所述加样区连接。
[0026]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这样的设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医学检验用玻片,包括承载基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基体上配置有检测区和与检测区相互连通的加样区,所述检测区具有相对承载基体表面下沉的深度以形成沉槽,沉槽上覆盖有与沉槽适配的盖片,所述沉槽内预置有用于对样本进行染色的荧光染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学检验用玻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荧光染料为经过冻干处理的荧光染料。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医学检验用玻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荧光染料为冻干粉未状。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医学检验用玻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槽的底面与所述承载基体表面在竖直方向的距离为0.10

0.20mm。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学检验用玻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基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辉安帅牛晨旭赵少辉刘树然李潇亮白天利林加升潘萌萌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中科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