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润滑油系统油雾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223451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30 11: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润滑油系统油雾处理装置,包括润滑油箱、第一油雾风机、过滤器、第二油雾风机,所述过滤器内设置有聚结分离功能的滤芯,所述润滑油箱设置过滤器进口管与过滤器连通,所述过滤器进口管上设置有第一油雾风机,所述过滤器设置有放空管,所述放空管上设置有第二油雾风机,所述过滤器还设置有回油管与润滑油箱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避免因为油雾分离不充分导致过滤器损坏以及管道阻塞等问题,提高润滑油利用率,现场运行易于维护,运行可靠性高,显著降低生产成本。显著降低生产成本。显著降低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润滑油系统油雾处理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化工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润滑油系统油雾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油雾处理装置是指油雾废气的处理装置。对于油雾处理,市场上的油雾处理技术方法有机械分离法、活性炭吸附法、织物过滤法、湿式处理法等。但是当我们采买了采用上述方法制成的设备用于润滑油系统后,发现每种方法用于润滑油系统都不是很适配,其中机械分离法:挡板滤网容易沾染过多油污导致破裂,需要定期保养和维护,处理效率不高,只适用于预处理或处理效率要求较低的场合;活性炭吸附法:使用成本较高,用于润滑油系统会造成大量的处理费用;织物过滤法:由于滤料阻力很大,如玻璃纤维滤料的处理器压降可达1500Pa,且滤料需经常更换,使过滤法处理设备的应用受到局限;湿式处理法:存在阻力大、对亚微米级颗粒物的处理率很低,用于润滑油系统极易产生油污水的二次污染。因此上述市场上的油雾处理处理系统无法很好地适用于润滑油油雾废气的处理,容易产生因为油雾分离不充分导致过滤器损坏以及管道阻塞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避免因为油雾分离不充分导致过滤器损坏以及管道阻塞等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润滑油系统油雾处理装置,包括润滑油箱、第一油雾风机、过滤器、第二油雾风机,所述过滤器内设置有聚结分离功能的滤芯,所述润滑油箱设置过滤器进口管与过滤器连通,所述过滤器进口管上设置有第一油雾风机,所述过滤器设置有放空管,所述放空管上设置有第二油雾风机,所述过滤器还设置有回油管与润滑油箱连通。
[0004]进一步地,所述回油管的出口设置在润滑油箱的润滑油液面以下。
[0005]进一步地,所述过滤器进口管上设置支管与放空管连通。
[0006]进一步地,所述支管上设置有第一阀门。
[0007]进一步地,所述过滤器进口管靠近过滤器的一端上设置有第二阀门。
[0008]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二油雾风机出口与回流管上均设有调节阀。
[0009]本技术有益效果在于:
[0010]1、采用聚结分离功能的滤芯,将机组内油雾进行油雾分离,过滤后第二油雾风机出口处无肉眼可见油雾,放空口无油滴滴落,排放指标充分满足行业标准。避免因为油雾分离不充分导致过滤器损坏以及管道阻塞等问题。
[0011]2、从过滤器过滤后回流的润滑油,可以直接回油箱进行再利用,提高润滑油利用率,现场运行易于维护,运行可靠性高,显著降低生产成本。
[0012]3、通过第一油雾风机和第二油雾风机的抽烟功能,将润滑油箱腔体内变成负压环境,改善密封处因正压导致渗漏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13]为了使本技术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地理解,下面根据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
[0014]图1为本技术的平面布置示意图。
[0015]附图中标号为:
[0016]1、润滑油箱;2、第一油雾风机;3、过滤器;31、过滤器进口管;311、支管;3111、第一阀门;312、第二阀门;32、放空管;4、第二油雾风机;5、回油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为说明本技术的特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18]实施例:
[0019]请参阅图1,本技术实施例提供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润滑油系统油雾处理装置,包括润滑油箱1、第一油雾风机2、过滤器3、第二油雾风机4,所述过滤器3内设置有聚结分离功能的滤芯,所述润滑油箱1设置过滤器进口管31与过滤器3连通,所述过滤器进口管31上设置有第一油雾风机2,润滑油箱1顶部油雾经第一油雾风机2抽出,所述过滤器3设置有放空管32,所述放空管32上设置有第二油雾风机4,抽出过滤器3过滤后的油雾气体,所述过滤器3还设置有回油管5与润滑油箱1连通,将油雾分离后的油相流回至润滑油箱1循环利用。
[0020]所述回油管5的出口设置在润滑油箱1的润滑油液面以下,避免第一油雾风机2抽润滑油箱1内气体的时候通过回油管5抽气,使系统的工作效率降低。
[0021]所述过滤器进口管31上设置支管311与放空管32连接,所述支管311上设置有第一阀门3111,所述过滤器进口管31靠近过滤器3的一端上设置有第二阀门312。此管道设置是为了当过滤器3发生故障时,可以通过外接过滤器,实现在过滤器3整修时,不耽误润滑油系统工作。
[0022]所述第二油雾风机4出口与回流管5上均设有调节阀(示意图上未画出),用于调节过滤器内负压,避免出现油气倒灌的现象。
[0023]以上实施例及附图仅用于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并非是对本技术的限制,参照优选的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技术的实质范围内所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都不脱离本技术的宗旨,也应属于本技术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本技术未详尽公开的其他相关技术结构为本领域现有技术。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润滑油系统油雾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润滑油箱(1)、第一油雾风机(2)、过滤器(3)、第二油雾风机(4),所述过滤器(3)内设置有聚结分离功能的滤芯,所述润滑油箱(1)设置过滤器进口管(31)与过滤器(3)连通,所述过滤器进口管(31)上设置有第一油雾风机(2),所述过滤器(3)设置有放空管(32),所述放空管(32)上设置有第二油雾风机(4),所述过滤器(3)还设置有回油管(5)与润滑油箱(1)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润滑油系统油雾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油管(5)的出口设置在润滑油箱(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延顺荆庆勇姜海丽李述发毕颖
申请(专利权)人:聊城鲁西多元醇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