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轮除湿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21977 阅读:17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转轮除湿机,具有吸湿转轮,在该吸湿转轮上设有一个以上的小盘,还包括触点通电结构,其具有:固定在转轮除湿机上的轴体、安装在所述轴体上且与该转轮除湿机的控制电路电连接的主触点、固定在所述吸湿转轮上且分别与所述一个以上的小盘电连接的一个以上的分触点、和设置在所述轴体上且可推动所述主触点移动至与所述分触点电连接的主触点推动组件。由于设置了触点通电结构,该结构用于使与控制电路相连的主触点和与小盘电连接的分触点电连接,从而使处于蒸发区域的小盘能够通电,其结构简单、易于实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转轮除湿机,特别涉及转轮除湿机的吸湿转轮。
技术介绍
转轮除湿机是利用表面涂敷有吸湿剂且缓慢旋转的蜂窝状吸湿转轮吸附环境空 气中的水蒸气,并对吸湿后的转轮进行高温加热使吸湿剂脱水再生、以达到持续除湿目的 设备。通常在吸湿转轮上设有一个以上的小盘,如四个,其吸湿方式依靠四个小盘进行。 当机器运转时,会有三个小盘同时吸湿,第四个在蒸发区域内。当吸湿完成后,吸湿转轮运 转90°,第一个小盘进入蒸发区域,其他三个小盘继续吸湿工作。此时对第一个小盘进行通 电使其进行蒸发工作,将小盘中水分蒸发并进入冷凝器进行冷凝,冷凝后的水进入水箱。蒸 发过程完成后,第二个小盘进入蒸发区域对其通电使其进行蒸发工作,如此循环往复工作。由于吸湿转轮一直在进行间歇旋转运动,因此需要设置通电控制系统,用来控制 小盘依次进行吸湿-通电-蒸发-转出的过程。即每转动90°以后,就需要通电进行蒸发 工作,转动过程中,则不通电。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其吸湿转轮上的小盘在进入蒸发区域时能够通电以完 成蒸发工作的转轮除湿机。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转轮除湿机,具有吸湿转轮,在该吸湿转轮上设 有一个以上的小盘,还包括触点通电结构,其具有轴体,其固定在转轮除湿机上;主触点, 其安装在所述轴体上,且与该转轮除湿机的控制电路电连接;一个以上的分触点,其固定在 所述吸湿转轮上,且分别与所述一个以上的小盘电连接;和主触点推动组件,其设置在所述 轴体上,可推动所述主触点移动至与所述分触点电连接。由于设置了触点通电结构,该结构用于使与控制电路相连的主触点和与小盘电连 接的分触点电连接,从而使处于蒸发区域的小盘能够通电,其结构简单、易于实现。所述主触点推动组件包括电机,其固定在所述轴体上;凸轮,其与所述电机的输 出轴相连,该凸轮上设有弧形槽;连杆,其一端可在所述凸轮的弧形槽内移动,另一端与所 述主触点相连;连杆架,其固定在所述轴体上,所述连杆可在该连接架内滑动。通过凸轮和连杆以及连杆架可将电机输出的转动转换成直线移动,从而可以实现 主触点与分触点的接通。该结构简单,且运行可靠。在所述吸湿转轮的中心设有通孔,所述分触点沿周向设在所述通孔的周围,所述 主触点设置在所述轴体的端面上,所述主触点推动组件可沿吸湿转轮的径向推动所述主触 点移动至与所述分触点电连接。将分触点设置在通孔边缘上,并且将安装有主触点的轴体放置在该通孔内,这样 可随着吸湿转轮的旋转动作以及电机的转动使得所述主触点推动组件将主触点沿吸湿转轮的径向朝向分触点一侧推动,以实现电连接,从而主触点能够可靠地与分触点连接。所述小盘为四个,且沿吸湿转轮的周向均勻设置,所述分触点为四组,沿所述通孔的周向均勻设置。沿周向均勻设置四个小盘和分触点,易于对用于控制凸轮的电机进行控制,结构紧凑。所述主触点由长条形的接触部、与所述接触部垂直连接且呈圆弧形的连接部、和 与该连接部垂直连接且用于与控制电路相连的延伸部构成,所述接触部的端部还设置有回 弹部,该回弹部通过将所述接触部延伸并弯折而成。设在该主触点端部的回弹部用于防止主触点与分触点进行硬接触。所述分触点设置在所述吸湿转轮的侧面上,所述主触点设置在所述轴体的端面 上,所述主触点推动组件可沿吸湿转轮的轴向推动所述主触点移动至与所述分触点电连 接。该具有该结构的触点通电结构同样可以使得主触点与分触点电连接,从而对处于 蒸发区域的小盘进行通电,使其进行蒸发工作。附图说明图1是转轮除湿机的分解立体图;图2是吸湿转轮的主视图;图3是吸湿转轮的触点通电结构的主视图;图4是吸湿转轮的触点通电结构和吸湿转轮的立体图;图5是触点通电结构中主触点的结构立体图;图6是触点通电结构中主触点与连杆的安装组件的立体图;图7是触点通电结构中凸轮与电机的安装组件的立体图;图8是触点通电结构中电机与轴体的安装组件的立体图;图9是触点通电结构中连杆与凸轮的安装组件的立体图;图10是触点通电结构中连杆架与轴体的安装组件的立体图;图11是触点通电结构中连杆安装到连杆架内时的剖视图;图12是触点通电结构中安装有主触点推动组件的轴体的立体图。具体实施例方式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如图1 图12中示出了一种转轮除湿机。在该 转轮除湿机内设置有用于除湿的吸湿转轮10,该吸湿转轮10在机器运转过程中做间歇旋 转运动。如图1所示,该转轮除湿机还包括设在吸湿转轮10前侧的用于冷凝的冷凝器 30、设在吸湿转轮10下侧的用于接收从冷凝器30冷凝出的水的水箱40、设在吸湿转轮10 后侧的中套50、以及用于包围所述吸湿转轮10、冷凝器30、水箱40和中套50的前壳20和 后壳60。图2示出了吸湿转轮10的具体结构,如图所示,在该吸湿转轮10上沿周向均勻设 置了四个小盘,包括第一小盘11、第二小盘12、第三小盘13和第四小盘14。在本实施方式中,吸湿转轮10下侧的90°扇形区域为蒸发区域,即图2中第四小盘14所处的位置,而 吸湿转轮10上侧的270°扇形区域为吸湿区域,即图2中第一小盘11、第二小盘12和第三 小盘13所处的区域。此外,如图2、图3所示,在吸湿转轮10的中心还设置了通孔15,并且在该通孔15 处设置了触点通电结构70。如图4所示,该触点通电结构70包括轴体71、主触点72、分触点73和主触点推 动组件80。其中,所述轴体71穿过所述通孔15并位于该通孔15内,该轴体71的外周设有连 接部71a (参见图10),该连接部71a用于将该轴体71通过螺钉等连接方式固定在吸湿转轮 10 (参见图1)后侧的中套50上。所述主触点72由两个银触头或磷青铜等制成的长条片状的第一主触片72a和第 二主触片72b构成,这两个主触片72a和72b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轴体71的端面上(参 见图12),且通过导线等与控制电路(未示出)相连。所述分触点73设置在通孔15边缘上,该分触点73垂直于该吸湿转轮10设置。在 本具体实施方式中,共设置了四组分触点,即第一分触点173、第二分触点273、第三分触点 373和第四分触点473,这四组分触点在所述通孔15的周向均勻设置(参见图3),且分别与 四个小盘电连接(未示出)。此外,每组分触点均由两个银触头或磷青铜等制成的长条状分 触片构成,每组分触点的两个分触片之间的间距与第一主触片72a和第二主触片72b之间 的间距相等。所述主触点推动组件80包括电机81,其固定在所述轴体71上;凸轮82,其与所 述电机81的输出轴81a相连,且在该凸轮82上设有弧形槽82a ;连杆83,其一端与所述凸 轮82的弧形槽82a滑动连接(参见图9),另一端与所述主触点72相连;连杆架84,其固定 在所述轴体71上,所述连杆83可在该连接架84内滑动(参见图11)。下面参照图5至图12,详细说明触点通电结构70的各个组成部件的具体结构。图5表示了主触点72中第一主触片72a的详细结构。如图5所示,该第一主触片 72a由长条形的接触部172a、与所述接触部172a垂直连接且呈圆弧形的连接部272a、和与 该连接部272a垂直连接且用于与控制电路相连的延伸部372a构成。此外,在接触部172a 的端部还设置了回弹部472a,该回弹部472a通过将所述接触部172a延伸并弯折而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转轮除湿机,具有吸湿转轮(10),在该吸湿转轮(10)上设有一个以上的小盘(11,12,13,14),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触点通电结构(70),其具有:轴体(71),其固定在转轮除湿机上;主触点(72,72a,72b),其安装在所述轴体(71)上,且与该转轮除湿机的控制电路电连接;一个以上的分触点(73),其固定在所述吸湿转轮(10)上,且分别与所述一个以上的小盘(11,12,13,14)电连接;和主触点推动组件(80),其设置在所述轴体(71)上,可推动所述主触点(72)移动至与所述分触点(73)电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东方王慧明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亚都空气污染治理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