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池单体、电池和用电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217620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30 11:25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电池单体、电池和用电装置。该电池单体包括:外壳、电极柱和检测组件,外壳包括壁部;电极柱设置于壁部,且电极柱具有连接设置的配合部和连接部,配合部用于与巴片电连接,连接部相较配合部更靠近外壳内部;检测组件包括检测元件和导线,导线连接检测元件和连接部。由此,电极柱的配合部用于与巴片电连接,连接部用于与导线电连接,且连接部相较配合部更靠近外壳内部,可使电极柱同时电连接巴片和导线时,降低巴片、导线和电极柱之间产生干涉导致电连接失效等风险,从而提高电极柱与巴片和导线之间电连接的稳定性。柱与巴片和导线之间电连接的稳定性。柱与巴片和导线之间电连接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池单体、电池和用电装置


[0001]本申请涉及电池
,特别是涉及一种电池单体、电池和用电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节能减排是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也就促进了能源结构的调整,推动了电池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例如,一些用电装置中设置有电池,通过电池放电为用电装置提供能量,在电池储能不足时,也可为电池充电以存储更多电能。
[0003]电池一般包括一个或两个以上的电池单体。电池单体包括电极柱,电极柱可用于为其他的功能部件供电,当电池包括多个电池单体时,多个电池单体之间可通过电极柱实现电连接,然而当电极柱同时作用在多个部件上时,多个部件之间以及多个部件与电极柱之间可能产生干涉导致电连接不稳定等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申请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
[0005]为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池单体,电池单体包括:外壳、电极柱和检测组件,外壳包括壁部;电极柱设置于壁部,且电极柱具有连接设置的配合部和连接部,配合部用于与巴片电连接,连接部相较配合部更靠近外壳内部;检测组件包括检测元件和导线,导线连接检测元件和连接部。由此,电极柱的配合部用于与巴片电连接,连接部用于与导线电连接,且连接部相较配合部更靠近外壳内部,可使电极柱同时电连接巴片和导线时,降低巴片、导线和电极柱之间产生干涉导致电连接失效等风险,从而提高电极柱与巴片和导线之间电连接的稳定性。
[0006]在一些实施例中,连接部具有插接孔,导线的一端插置于插接孔中。由此,连接部开设有插接孔,导线插置于插接孔中,能够提高电极柱与导线电连接的稳定性,并且导线插置于插接孔中还能够进一步降低巴片、导线和电极柱之间产生干涉导致电连接失效等风险,从而提高电极柱与巴片和导线之间电连接的稳定性。
[0007]在一些实施例中,插接孔的开口朝向检测元件。由此,可便于将导线插置于插接孔中,以及可尽量缩短导线的长度,减少导线的线路复杂性。
[0008]在一些实施例中,配合部开设有第一避让槽,插接孔延伸至连通第一避让槽。由此,在配合部上开设第一避让槽,第一避让槽连通插接孔,便于成型插接孔,以及便于将导线插置于插接孔中,并且导线连接在插接孔中时,能够降低巴片、导线和电极柱之间产生干涉导致电连接失效等风险。
[0009]在一些实施例中,导线在导线的厚度方向上沉设于插接孔。由此,能够缓解导线在厚度方向上突出于插接孔,以降低巴片、导线和电极柱之间产生干涉导致电连接失效等风险。
[0010]在一些实施例中,电极柱的数目为两个,两个电极柱的极性相反,且间隔设置,检测元件位于两个电极柱之间。由此,检测元件位于两个电极柱之间,当检测元件通过导线同
时与两个电极柱电连接时,可尽量缩短导线的长度,减少导线的线路复杂性。
[0011]在一些实施例中,壁部开设有与两个电极柱一一对应的安装孔,每个电极柱穿设于相应的安装孔,检测元件嵌设于壁部,导线经安装孔的孔壁穿出至安装孔内,以连接电极柱。由此,通过将电极柱穿设于安装孔内,检测元件嵌设在壁部内部,可以降低电极柱以及检测元件过度凸出于壁部所带来的损害风险,从而可通过壁部对电极柱以及检测元件起到较好的保护作用,同时导线经安装孔的孔壁穿出至安装孔内,也能够通过壁部对导线起到较好的保护作用。
[0012]在一些实施例中,外壳包括绝缘件,绝缘件设置于壁部远离外壳内部的一侧,检测元件设置于绝缘件。由此,通过将检测元件设置于绝缘件,能够通过绝缘件对检测元件起到较好的保护作用,同时也能够通过绝缘件隔离检测元件与壁部,降低检测元件出现短路等风险。
[001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检测元件埋设于绝缘件内。由此,可通过绝缘件对检测元件起到较好的保护作用,并且检测元件和绝缘件可作为一体构件安装在壁部上,可简化检测元件与壁部之间安装的复杂性。
[0014]在一些实施例中,导线包括主体部和延伸部,主体部埋设于绝缘件内,并与检测元件电连接,延伸部连接主体部和连接部。由此,主体部埋设于绝缘件内,并通过延伸部电连接主体部和电极柱,可通过绝缘件对主体部起到较好的保护作用,且将部分导线埋设于绝缘件内,只有延伸部外露于减少绝缘件外侧,可减少延伸部的长度,减少外露于绝缘件外侧的线路复杂性。
[0015]在一些实施例中,绝缘件设有贯穿绝缘件相背两侧表面的避让孔,电极柱至少部分设置于避让孔内,导线在绝缘件内延伸并进一步从避让孔的孔壁延伸至避让孔内,以连接连接部。由此,电极柱至少部分设置于避让孔内可以降低绝缘件对电极柱与巴片电连接时产生干涉的问题,并且电极柱至少部分设置于避让孔内,还可以降低电极柱过度凸出于绝缘件所带来的损害风险,从而可通过绝缘件和壁部对电极柱起到较好的保护作用,同时导线经避让孔的孔壁穿出至避让孔内,能够便于通过绝缘件对导线起到较好的保护效果,以及减少外露于绝缘件外侧的线路复杂性。
[0016]在一些实施例中,电极柱的端面相较于绝缘件远离壁部的一侧面沉设于避让孔内。由此,通过将电极柱的端面沉设于避让孔内,能够降低电极柱过度凸出于绝缘件所带来的损害风险,从而可通过绝缘件和壁部对电极柱起到较好的保护作用。
[0017]在一些实施例中,连接部穿设于壁部,连接部上连接设置有用于与导线电连接的连接引线。由此,从连接部延伸连接引线,以通过连接引线与导线电连接,能够进一步降低巴片、导线和电极柱之间产生干涉导致电连接失效等风险。
[0018]在一些实施例中,检测元件包括温度传感器、形变传感器或电压传感器。由此,可通过检测元件的不同类型检测电池单体的温度、形变和电压等工作状态,以便于根据电池单体的当前工作状态对电池单体进行针对性的管理。
[0019]在一些实施例中,外壳包括壳体和端盖,壳体设有开口端,端盖盖设于开口端,电极柱和检测元件设置于端盖。由此,通过将电极柱和检测元件设置于端盖,可便于对检测元件以及电极柱进行安装固定。
[0020]在一些实施例中,电池单体包括设置在外壳上的电路板,电路板与检测元件电连
接。由此,可通过电路板为检测元件提供控制信号,以便于检测元件对电池单体的状态进行检测,以及便于根据检测元件检测的信息对电池单体进行针对性管理。
[0021]为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池,电池包括上述的电池单体。
[0022]在一些实施例中,电池包括多个电池单体,多个电池单体的电极柱通过巴片电连接,巴片具有与配合部电连接的贴合面,贴合面开设有相较于贴合面凹陷的第二避让槽,第二避让槽贯穿巴片的侧面,导线的一端经巴片的侧面插置于第二避让槽内。由此,在巴片的贴合面开设有第二避让槽,导线的一端经巴片的侧面插置于第二避让槽内,能够降低巴片、导线和电极柱之间产生干涉导致电连接失效等风险,从而提高电极柱与巴片和导线之间电连接的稳定性。
[0023]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垂直于贴合面的方向上,第二避让槽的尺寸大于或等于导线的尺寸。由此,能够缓解导线在垂直于贴合面的方向上抵接巴片,以降低巴片、导线和电极柱之间产生干涉导致电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单体包括:外壳,包括壁部;电极柱,设置于所述壁部,且所述电极柱具有连接设置的配合部和连接部,所述配合部用于与巴片电连接,所述连接部相较所述配合部更靠近所述外壳内部;检测组件,包括检测元件和导线,所述导线连接所述检测元件和所述连接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具有插接孔,所述导线的一端插置于所述插接孔中。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孔的开口朝向所述检测元件。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配合部开设有第一避让槽,所述插接孔延伸至连通所述第一避让槽。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线在所述导线的厚度方向上沉设于所述插接孔。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柱的数目为两个,两个所述电极柱的极性相反,且间隔设置,所述检测元件位于两个所述电极柱之间。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壁部开设有与两个所述电极柱一一对应的安装孔,每个所述电极柱穿设于相应的所述安装孔,所述检测元件嵌设于所述壁部,所述导线经所述安装孔的孔壁穿出至所述安装孔内,以连接所述电极柱。8.根据权利要求1

6任意一项所述的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包括绝缘件,所述绝缘件设置于所述壁部远离所述外壳内部的一侧,所述检测元件设置于所述绝缘件。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元件埋设于所述绝缘件内。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线包括主体部和延伸部,所述主体部埋设于所述绝缘件内,并与所述检测元件电连接,所述延伸部连接所述主体部和所述连接部。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件设有贯穿所述绝缘件相背两侧表面的避让孔,所述电极柱至少部分设置于所述避让孔内,所述导线在所述绝缘件内延伸并进一步从所述避让孔的孔壁延伸至所述避让孔内,以连接所述连接部。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凯陈龙林蹬华陈新祥郑于炼王鹏金海族
申请(专利权)人: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