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开口陶瓷环及其光纤连接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215497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30 11: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开口陶瓷环,包括陶瓷环本体以及在陶瓷环本体上形成的开口,所述开口沿陶瓷环本体轴向方向呈曲线布置在陶瓷环本体侧壁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开口陶瓷环将开口设计成曲线布置后,光纤连接头在负载旋转过程中如果转到陶瓷环开口处垂直向下,与负载方向在同一方向,陶瓷环对插芯紧密包紧,不会发生掉落,满足负载测试要求,提高了连接稳定性。高了连接稳定性。高了连接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开口陶瓷环及其光纤连接头


[0001]本技术涉及光纤连接头结构
,具体涉及一种开口陶瓷环及其光纤连接头。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对网速的需求增高,光器件产品已逐步迈步40G、甚至100G高速率时代,高速率光器件对光纤连接器的要求随之增高,不仅需要满足插拔力、四向性等基本性能要求。现有的光纤对接开口陶瓷环均采用直线型开口,这种类型的开口陶瓷环虽能满足低速率(<25G)产品的插拔力要求(SC型3N

6N)和四向性(<1.5dB)要求,还须满足负载测试(wiggletest),wiggletest就是光纤对接好之后,给光纤负载200g压力,旋转360
°
,测试功率变化值,常规产品功率变化值要求=IL(MAX)

IL(MIN)<1.5dB,高速率产品要求<1dB。这对连接器内部的核心零件开口陶瓷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开口陶瓷环用于光纤之间的对接耦合,开口的目的是为了让对接的时候有张力,从而满足一定数值的弹性连接。这与我们的wiggletest是相互矛盾的,wiggletest要求光纤连接头与适配器连接后旋转360
°
,记录4个角度的功率值,再将测试到的最大功率减去最小功率就得到了功率的最大变化量,光纤连接头在负载旋转过程中如果转到陶瓷环开口处垂直向下,与负载方向在同一方向,陶瓷环对插芯的包紧力减弱,易发生掉功率现象,无法满足客户使用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开口陶瓷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因现有的光纤对接开口陶瓷环均采用直线型开口导致不符合满足负载测试要求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开口陶瓷环,包括陶瓷环本体以及在陶瓷环本体上形成的开口,所述开口沿陶瓷环本体轴向方向呈曲线布置在陶瓷环本体侧壁上。
[0005]本技术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光纤连接头,包括上述的一种开口陶瓷环。
[0006]相比于现有技术,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07]1、本开口陶瓷环将开口设计成曲线布置后,光纤连接头在负载旋转过程中如果转到陶瓷环开口处垂直向下,与负载方向在同一方向,陶瓷环对插芯紧密包紧,不会发生掉落,满足负载测试要求,提高了连接稳定性;
[0008]2、本光纤连接头具有上述开口陶瓷环的优点。
附图说明
[0009]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开口陶瓷环的结构示意图;
[0010]图2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光纤连接头的的结构示意图;
[0011]图3为图2沿A

A线的剖视图。
[0012]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陶瓷环本体1、开口2、第一陶瓷插芯3、第二陶瓷插芯4、金属尾柄5、SC外壳6、SC前套7、SC固芯件8、SC后座9、SC尾套10、弹簧11、限位安装环12、环形定位块13、SC接口件14。
具体实施方式
[0013]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14]如图1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开口陶瓷环,包括陶瓷环本体1以及在陶瓷环本体1上形成的开口2,所述开口2沿陶瓷环本体1轴向方向呈曲线布置在陶瓷环本体1侧壁上。
[0015]在本实施例中:
[0016]具体,所述开口2呈S型布置;当光纤连接头在负载旋转过程中如果转到陶瓷环开口2处垂直向下,与负载方向在同一方向,陶瓷环对插芯紧密包紧,不会发生掉落,满足负载测试要求,提高了连接稳定性。
[0017]如图2和图3所示,根据本技术的另一实施例,所述一种光纤连接头,包括SC外壳组件、第一陶瓷插芯3、第二陶瓷插芯4、金属尾柄5以及上一实施例中的开口陶瓷环;
[0018]其中,所述SC外壳组件内沿其轴向方向形成有贯通的安装腔;
[0019]所述第一陶瓷插芯3一端设置在安装腔内;
[0020]所述第二陶瓷插芯4设置在安装腔内且其一端与第一陶瓷插芯3置于安装腔内的一端相接,开口陶瓷环设置在安装腔内且第一陶瓷插芯3与第二陶瓷插芯4相接的一端均设置在开口陶瓷环内;
[0021]所述金属尾柄5设置在安装腔内且其一端与第二陶瓷插芯4远离第一陶瓷插芯3的一端相接。
[0022]在本实施例中:
[0023]第一陶瓷插芯3为SM/SC陶瓷插芯,第二陶瓷插芯4为SC/PC陶瓷插芯,第一陶瓷插芯3、第二陶瓷插芯4与金属尾柄5依次连接在SC外壳组件内来形成信号传递的主体,SC外壳组件来为第一陶瓷插芯3、第二陶瓷插芯4与金属尾柄5进行防护和安装;且开口陶瓷环来将第一陶瓷插芯3与第二陶瓷插芯4之间进行连接,以提高第一陶瓷插芯3与第二陶瓷插芯4之间的连接稳定性。
[0024]基于上述方案:
[0025]采用的SC外壳组件包括SC外壳6、SC前套7、SC固芯件8、SC后座9以及SC尾套10;
[0026]其中,所述SC前套7设置在SC外壳6一端内,第二陶瓷插芯4安装在SC前套7内;
[0027]所述SC固芯件8一端设置在SC前套7内,且开口陶瓷环设置在SC固芯件8内,SC固芯件8内还设置有套设在第二陶瓷插芯4外侧的SC接口件14,第一陶瓷插芯3中部也设置在SC固芯件8内;
[0028]所述SC后座9一端设置在SC外壳6内并相接于SC前套7一端内;金属尾柄5穿设在SC后座9与SC前套7之间;
[0029]所述SC尾套10一端套设在SC后座9远离金属尾柄5的一端外侧且设置在SC外壳6远离第一陶瓷插芯3的一端内。
[0030]在此是:
[0031]通过SC外壳6、SC前套7、SC固芯件8、SC后座9以及SC尾套10的配合来形成一个稳定结构,且安装腔穿过SC外壳6、SC前套7、SC固芯件8、SC后座9以及SC尾套10,以使第一陶瓷插芯3、第二陶瓷插芯4以及金属尾柄5能够稳定进行安装。
[0032]在本实施例中:
[0033]为了进一步提高金属尾柄5的安装稳定性,在SC后座9一端内形成有定位腔,金属尾柄5中部设置在定位腔内且套设有弹性相抵于定位腔内壁与金属尾柄5之间的弹簧11。
[0034]将弹簧11安装在定位腔内与金属尾柄5配合来提高金属尾柄5的安装稳定性,同时还提高第二陶瓷插芯4与金属尾柄5之间的连接稳定性,且在拆分时,也有利于金属尾柄5从SC后座9内移出。
[0035]为了提高第二陶瓷插芯4的安装稳定性,在SC前套7内侧形成有限位安装环12,第二陶瓷插芯4中部限位于限位安装环12内,通过限位安装环12来对第二陶瓷插芯4限位固定。
[0036]进一步,所述SC后座9外壁上形成有环形定位槽,SC尾套10一端内壁形成有与环形定位槽卡接配合的环形定位块13。
[0037]SC后座9与SC尾套10连接时,通过环形定位块13与环形定位槽配合来稳定的对SC后座9与SC尾套10之间卡接固定,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开口陶瓷环,包括陶瓷环本体以及在陶瓷环本体上形成的开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沿陶瓷环本体轴向方向呈曲线布置在陶瓷环本体侧壁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开口陶瓷环,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呈S型布置。3.一种光纤连接头,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或2中的一种开口陶瓷环。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光纤连接头,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外壳组件,所述外壳组件内沿其轴向方向形成有贯通的安装腔;第一陶瓷插芯,所述第一陶瓷插芯一端设置在安装腔内;第二陶瓷插芯,所述第二陶瓷插芯设置在安装腔内且其一端与第一陶瓷插芯置于安装腔内的一端相接,开口陶瓷环设置在安装腔内且第一陶瓷插芯与第二陶瓷插芯相接的一端均设置在开口陶瓷环内;金属尾柄,所述金属尾柄设置在安装腔内且其一端与第二陶瓷插芯远离第一陶瓷插芯的一端相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光纤连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组件包括:SC外壳;SC前套,所述SC前套设置在SC外壳一端内,第二陶瓷插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泽顺吴学东
申请(专利权)人:洪雅创捷通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