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快速离心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214266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30 11: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快速离心管,包括离心管外套和带盖内管,离心管外套套在带盖内管下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设计合理,能够使简化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提取步骤、降低提取难度及缩短提取时间并提高可重复性。性。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快速离心管


[0001]本技术涉及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快速离心管的
,特别是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快速离心管的


技术介绍

[0002]临床免疫细胞检测是一种广泛应用的方法,用于诊断和治疗许多免疫相关疾病。其中包括各种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过敏反应、免疫缺陷病和肿瘤等。在这些应用中,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 PBMCs通常是最常用的材料之一。PBMCs是外周血中的一种细胞类型,包括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和少量的嗜酸性粒细胞等。PBMCs可以提供免疫系统的重要信息,包括细胞的数量、种类、功能状态和表达的免疫分子等。因此,在临床免疫细胞检测中,使用PBMCs可以提供丰富的信息。分离PBMCs需要进行一些处理步骤,
[0003]如目前最经典的方法是Ficoll

Hypaque (聚蔗糖一泛影葡胺)密度梯度离心法,因血液中各有形成分的比重存在差异而得以分离。密度梯度离心后,最上层为不含细胞的血浆层,最下层为含有颗粒细胞和血小板的分离液层,而PBMC密集在血浆层和分离液的交界面,呈白膜状,吸出白膜层即可得到PBMC。密度梯度法的关键在于从加样开始到离心结束的整个过程应尽可能维持管内不同密度液层的稳定、不被破坏,包括加样时需将待分离血液标本的细胞悬液非常小心地缓缓加入分层液的上层,离心开始及结束时采用较小的加减速度。一旦细胞悬液与分层液出现混合,分界面不清,就会导致液层液体比重改变以至影响细胞分离效果。白膜层吸出过程对细胞得率有关键影响,由于各分层之间很容易被打散,而白膜层位于血浆层和分离液层之间,会导致吸得不干净残留多,或者取到很多其他层面液体的情况。这导致了传统的PBMC提取分离过程操作难度较高,且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整个单个核细胞提取过程需要耗时1个小时左右,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工作效率低。
[0004]临床检测中如此冗长的PBMC分离步骤,不仅增加了操作的复杂性和成本,还会导致一些免疫细胞的失活或损伤。然而对于某些研究和临床应用,如细胞分型、功能研究和细胞培养等,需要使用高纯度的PBMCs进行进一步分析,因此急需一种能简便快速分离PBMC的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就是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快速离心管,能够使简化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提取步骤、降低提取难度及缩短提取时间并提高可重复性。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出了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快速离心管,包括离心管外套和带盖内管,离心管外套套在带盖内管下部。
[0007]作为优选,所述离心管外套包含结构加强筋、阴限位结构、套体、套底,离心管外套下部设有的套底,离心管外套上部设有与套底相连的套体,套体中上口内径略大于下口内
径,套体上端口设有一圈结构加强筋,套体上端口内壁设有阴限位结构,阴限位结构均设在结构加强筋下方。
[0008]作为优选,所述套底为半球状。
[0009]作为优选,所述套底下端面设有自立结构。
[0010]作为优选,所述带盖内管包含盖帽、盖体、阳限位结构、管体、圆锥漏斗、漏孔,带盖内管的底部设有圆锥漏斗,圆锥漏斗底部中心设有漏孔,带盖内管中部设有与圆锥漏斗上端口相连的管体,管体,管体外壁设有与阴限位结构相适应的阳限位结构,管体上端口设有盖体,盖体上端口匹配有相适应的盖帽。
[0011]作为优选,所述阴限位结构为环状凹槽且环状凹槽与套体同轴,阳限位结构为环状凸筋且环状凸筋与管体同轴,环状凸筋卡入环状凹槽内。
[0012]作为优选,所述阴限位结构为内螺纹且内螺纹与套体同轴,阳限位结构为外螺纹且外螺纹与管体同轴,外螺纹拧入内螺纹内。
[0013]作为优选,所述盖体通过连接片与盖帽相连,通过翻折连接片,盖体与盖帽相嵌形成闭合结构,盖帽背面设有突起盖沿,突起盖沿与连接片相连。
[0014]作为优选,所述盖体与盖帽之间螺纹连接,盖帽背面设有突起盖沿。
[0015]作为优选,所述盖体、管体、圆锥漏斗、漏孔同轴。
[0016]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结构简单、设计合理,能够使简化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提取步骤、降低提取难度及缩短提取时间并提高可重复性;与经典Ficoll

Hypaque (聚蔗糖一泛影葡胺)密度梯度离心法相比,其细胞得率较高,所耗时间约为四分之一,操作简单便捷;通过设置述套体中上口内径略大于下口内径的方式,方便带盖内管和离心管外套组装时气体的排出;通过设置相互配合的限位凹槽、限位凸筋,方便带盖内管和离心管外套之间的固定;通过设置结构加强筋,以防止套体的变形。
[0017]本技术的特征及优点将通过实施例结合附图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0018]图1是本技术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快速离心管的主视剖面示意图;
[0019]图2是本技术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快速离心管的具备自立结构的离心管外套主视图;
[0020]图3是本技术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快速离心管的离心管主视图;
[0021]图4是本技术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快速离心管的翻盖结构的带盖内管主视图;
[0022]图5是本技术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快速离心管的螺纹盖结构的带盖内管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3]参阅图1、图2、图3、图4、图5,本技术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快速离心管,包括离心管外套200和带盖内管100,离心管外套200套在带盖内管100下部。
[0024]其中,所述离心管外套200包含结构加强筋201、阴限位结构202、套体203、套底204,离心管外套200下部设有的套底204,离心管外套200上部设有与套底204相连的套体203,套体203中上口内径略大于下口内径,套体203上端口设有一圈结构加强筋201,套体
203上端口内壁设有阴限位结构202,阴限位结构202均设在结构加强筋201下方。
[0025]其中,所述套底204为半球状。
[0026]其中,所述套底204下端面设有自立结构205。
[0027]其中,所述带盖内管100包含盖帽101、盖体104、阳限位结构105、管体106、圆锥漏斗107、漏孔108,带盖内管100的底部设有圆锥漏斗107,圆锥漏斗107底部中心设有漏孔108,带盖内管100中部设有与圆锥漏斗107上端口相连的管体106,管体106,管体106外壁设有与阴限位结构202相适应的阳限位结构105,管体106上端口设有盖体104,盖体104上端口匹配有相适应的盖帽101。
[0028]其中,所述阴限位结构202为环状凹槽且环状凹槽与套体203同轴,阳限位结构105为环状凸筋且环状凸筋与管体106同轴,环状凸筋卡入环状凹槽内。
[0029]其中,所述阴限位结构202为内螺纹且内螺纹与套体203同轴,阳限位结构105为外螺纹且外螺纹与管体106同轴,外螺纹拧入内螺纹内。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快速离心管,其特征在于:包括离心管外套(200)和带盖内管(100),离心管外套(200)套在带盖内管(100)下部;所述离心管外套(200)包含结构加强筋(201)、阴限位结构(202)、套体(203)、套底(204),离心管外套(200)下部设有的套底(204),离心管外套(200)上部设有与套底(204)相连的套体(203),套体(203)中上口内径略大于下口内径,套体(203)上端口设有一圈结构加强筋(201),套体(203)上端口内壁设有阴限位结构(202),阴限位结构(202)设在结构加强筋(201)下方;所述套底(204)为半球状;所述套底(204)下端面设有自立结构(205);所述带盖内管(100)包含盖帽(101)、盖体(104)、阳限位结构(105)、管体(106)、圆锥漏斗(107)、漏孔(108),带盖内管(100)的底部设有圆锥漏斗(107),圆锥漏斗(107)底部中心设有漏孔(108),带盖内管(100)中部设有与圆锥漏斗(107)上端口相连的管体(106),管体(106)外壁设有与阴限位结构(202)相适应的阳限位结构(105),管体(106)上端口设有盖体(104),盖体(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伟刘昊胡立强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乾合细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