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谐振驱动电路及电源控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9213597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27 09: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谐振驱动电路及电源控制系统,属于电子电路技术领域。所述谐振驱动电路包括: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用于输出驱动电流;驱动模块,所述驱动模块的电压输入端与控制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所述驱动模块用于增大所述控制模块输出的所述驱动电流的电流强度并输出增强驱动电流;谐振模块,所述谐振模块的输入端与所述驱动模块的电压输出端连接,所述谐振模块用于接收所述驱动模块输出的所述增强驱动电流。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控制模块和谐振模块之间增加驱动模块,解决了相关技术中模拟LLC电源控制芯片驱动能力不足的技术问题,使模拟LLC电源控制芯片可以在大功率场合广泛应用。合广泛应用。合广泛应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谐振驱动电路及电源控制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电子电路
,尤其涉及一种谐振驱动电路及电源控制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目前,相关技术中模拟LLC(2个电感和1个电容构成的谐振电路)电源控制芯片集成的MOSFET(Metal

O电源控制系统ide

Semiconductor Field

Effect Transistor,金属

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的门极驱动电流较小,在大功率应用中无法直接驱动大规格的MOSFET,导致模拟LLC电源控制芯片的应用场景受到限制,不能在大功率场合广泛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谐振驱动电路及电源控制系统,旨在解决相关技术中模拟LLC电源控制芯片驱动能力不足的技术问题,使模拟LLC电源控制芯片可以在大功率场合广泛应用。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谐振驱动电路,所述谐振驱动电路包括:
[0005]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用于输出驱动电流;
[0006]驱动模块,所述驱动模块的电压输入端与控制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所述驱动模块用于增大所述控制模块输出的所述驱动电流的电流强度并输出增强驱动电流;
[0007]谐振模块,所述谐振模块的输入端与所述驱动模块的电压输出端连接,所述谐振模块用于接收所述驱动模块输出的所述增强驱动电流。
[0008]可选地,所述控制模块的输出端包括:第一输出端和第二输出端;所述谐振模块的输入端包括:上管栅极和下管栅极。
[0009]可选地,所述驱动模块包括:
[0010]第一单通道集成驱动器,所述第一单通道集成驱动器的电压输入端与所述第一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单通道集成驱动器的电压输出端与所述上管栅极连接;
[0011]第二单通道集成驱动器,所述第二单通道集成驱动器的电压输入端与所述第二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单通道集成驱动器的电压输出端与所述下管栅极连接。
[0012]可选地,所述第一单通道集成驱动器以及所述第二单通道集成驱动器为隔离式栅极驱动器。
[0013]可选地,所述驱动模块包括:
[0014]半桥集成驱动器,所述半桥集成驱动器的第一电压输入端与所述第一输出端连接,所述半桥集成驱动器的第一电压输出端与所述上管栅极连接,所述半桥集成驱动器的第二电压输入端与所述第二输出端连接,所述半桥集成驱动器的第二电压输出端与所述下管栅极连接。
[0015]可选地,所述半桥集成驱动器为隔离式栅极驱动器。
[0016]可选地,所述驱动模块包括:
[0017]分离三极管图腾电路,所述分离三极管图腾电路包括上管电路和下管电路,所述上管电路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一输出端连接,所述上管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上管栅极连接,所述下管电路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二输出端连接,所述下管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下管栅极连接。
[0018]可选地,所述上管电路包括第一三极管和第二三极管,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与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基极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与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连接;所述下管电路包括第三三极管和第四三极管,所述第三三极管的基极与所述第四三极管的基极连接,所述第三三极管的发射极与所述第四三极管的发射极连接。
[0019]可选地,所述第一三极管和所述第三三极管为NPN型三极管,所述第二三极管和所述第四三极管为PNP型三极管。
[0020]此外,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还提供一种电源控制系统,所述电源控制系统包括:电源、负载和如上所述的谐振驱动电路,所述电源与所述谐振驱动电路连接,所述谐振驱动电路与所述负载连接。
[0021]本技术提出一种谐振驱动电路及电源控制系统,该谐振驱动电路包括: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用于输出驱动电流;驱动模块,所述驱动模块的电压输入端与控制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所述驱动模块用于增大所述控制模块输出的所述驱动电流的电流强度并输出增强驱动电流;谐振模块,所述谐振模块的输入端与所述驱动模块的电压输出端连接,所述谐振模块用于接收所述驱动模块输出的所述增强驱动电流。本技术通过在控制模块和谐振模块之间增加驱动模块,增强了控制模块对谐振模块的驱动能力,解决了相关技术中模拟LLC电源控制芯片驱动能力不足的技术问题,且该驱动模块的电路架构简洁,电路适应性强,可搭配不同的控制模块使用,可靠性高,能以较低的成本实现较大功率段的产品应用,具有较大的推广应用价值。
附图说明
[002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3]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谐振驱动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2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谐振驱动电路涉及的一种驱动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3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谐振驱动电路涉及的另一种驱动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4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谐振驱动电路涉及的又一种驱动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5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源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28]附图标号说明:
[0029][0030][0031]本技术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0032]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3]需要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
……
)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0034]另外,在本技术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另外,全文中出现的“和/或”的含义为,包括三个并列的方案,以“A和/或B”为例,包括A方案,或B方案,或A和B同时满足的方案。
[0035]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谐振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谐振驱动电路包括: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用于输出驱动电流;驱动模块,所述驱动模块的电压输入端与控制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所述驱动模块用于增大所述控制模块输出的所述驱动电流的电流强度并输出增强驱动电流;谐振模块,所述谐振模块的输入端与所述驱动模块的电压输出端连接,所述谐振模块用于接收所述驱动模块输出的所述增强驱动电流。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谐振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块的输出端包括:第一输出端和第二输出端;所述谐振模块的输入端包括:上管栅极和下管栅极。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谐振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模块包括:第一单通道集成驱动器,所述第一单通道集成驱动器的电压输入端与所述第一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单通道集成驱动器的电压输出端与所述上管栅极连接;第二单通道集成驱动器,所述第二单通道集成驱动器的电压输入端与所述第二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单通道集成驱动器的电压输出端与所述下管栅极连接。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谐振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单通道集成驱动器以及所述第二单通道集成驱动器为隔离式栅极驱动器。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谐振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模块包括:半桥集成驱动器,所述半桥集成驱动器的第一电压输入端与所述第一输出端连接,所述半桥集成驱动器的第一电压输出端与所述上管栅极连接,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盘桥富杨文祥胡向峰熊品武超伟李振乔黄德强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创维RGB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