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止碳纤维氧化炉着火后火势蔓延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211614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27 09: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公开的一种防止碳纤维氧化炉着火后火势蔓延的装置,包括浸水压辊系统、气动执行系统;本装置结构简单,成本低,通过执行气缸的上下位移,将饱含纯水的吸水包覆层下压,使碳纤维丝束夹在上、下中心管之间,当氧化炉发生着火后火焰顺着聚丙烯腈原丝蔓延,当蔓延到上、下中心管之间时火焰被饱含纯水的吸水包覆层浸灭,防止放丝架上聚丙烯腈原丝全部引燃,并由供水管路源源不断的补入新的纯水来降低温度,大大提高了碳纤维生产的安全性。大大提高了碳纤维生产的安全性。大大提高了碳纤维生产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止碳纤维氧化炉着火后火势蔓延的装置


[0001]本实用属于碳纤维生产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防止碳纤维氧化炉着火后火势蔓延的装置。

技术介绍

[0002]PAN基碳纤维是纤维状的炭材料,其化学组成中碳元素占总质量的90%以上。碳纤维结构为沿着纤维轴向排列的不完全石墨结晶,各个平行层原子堆积不规则,呈乱层结构,其具有一般碳素材料的特性,如耐高温、耐摩擦、导电等特性。由于碳纤维材料具有质轻、高抗拉强度和高弹性模量、耐高温、耐摩擦等特点,被广泛应用在航空、航天、风电、汽车等领域。
[0003]PAN基碳纤维的主要原材料是聚丙烯腈原丝,未经处理原丝是易燃材料,在常温下极易燃烧,所以为使原丝进行高温碳化,预氧化则成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中间过程,聚丙烯晴原丝的分子链在预氧化的过程中逐步变为耐热的梯形环化结构,预氧化过程是一个氧化、脱氢、脱氮、环化的过程,每一个过程都是放热反应,会在纤维内造成蓄热和过热,轻则热熔单丝烧断,重则多跟丝束缠绕在一起引发火灾。
[0004]目前,氧化炉一旦失火,火势发展极快并十分凶猛,原丝又是极易燃材料,如不在瞬间切断火势与原丝之间的联系,会导致放丝架上所有原丝着火,后果不堪设想。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止碳纤维氧化炉着火后火势蔓延的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防止碳纤维氧化炉着火后火势蔓延的装置,包括浸水压辊系统、气动执行系统;
[0008]所述浸水压辊系统包括:电磁阀A、供水管路、上中心管、纯水回收槽、下中心管、吸水包覆层;
[0009]所述气动执行系统包括电磁阀B,执行气缸;
[0010]所述电磁阀A设置在供水管路上,供水管路再与上中心管和下中心管连接,上中心管与下中心管相对平行设置,其上均包覆有吸水包覆层,下中心管下方设置有纯水回收槽,上中心管与下中心管上有开孔;电磁阀B与执行气缸连接,执行气缸的动作端与上中心管连接。
[0011]上述方案中,可以通过电磁阀A控制供水管路的通断,供水管路可以整体是柔性管道,或者可以设置电磁阀的部分为刚性管道,与上中心管、下中心管连接的部分为柔性管道,供水管路与上中心管、下中心管的连接方式,可以是供水管路与上中心管、下中心管串联连接,或者上中心管、下中心管并联连接,再与供水管路串联连接,需要说明的是,无论采用何种连接方式,上中心管与下中心管的连接均需采用柔性管道连接。吸水包覆层能够吸
收上中心管与下中心管中流出的纯水,用于熄灭沿聚丙烯晴丝蔓延的火势。所述电磁阀B通过电信号控制气压的输入,从而控制执行气缸的来回动作,进一步带动上中心管做出下压的动作,在下压状态下,上中心管与下中心管上的吸水包覆层会紧密贴合,将原丝紧密贴合,阻止火势的进一步向下蔓延。
[0012]在一种优选的方案中,所述开孔沿上中心管与下中心管的上方单排开设,所述开孔的孔径为10

20mm,孔距为50

100mm。上中心管与下中心管上的开孔均向上,当纯水流出后,由于重力的作用,可以更好的将整个吸水包覆层浸湿,保证能够及时的熄灭火势。
[0013]在一种优选的方案中,所述上中心管与下中心管的直径为20

40mm。
[0014]在一种优选的方案中,所述吸水包覆层为海绵包覆层,吸水包覆层的厚度为20

50mm。
[0015]在一种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纯水回收槽与废水回收通道或废水处理装置连接。在设备启动时,上中心管与下中心管会大量出水,多余的纯水会被纯水回收槽收集并排出,所述废水回收通道可以是地沟或其他可以排出废水的管道,所述废水处理装置可以是废水收集箱,或其他废水的净化循环利用设备。
[0016]在一种优选的方案中,所述执行气缸通过安装支架B固定在设备框架上。所述设备优选的是指加湿站,气缸主体通过安装支架B固定在加湿站上后,受到气压推动后,动作端能够推动上中心管执行下压动作。
[0017]在一种优选的方案中,所述下中心管通过安装支架A固定在设备框架上。所述设备优选的是指加湿站,安装支架A可以为两个,设置在下中心管两端,下中心管通过安装支架A固定在加湿站上。
[0018]在一种优选的方案中,所述执行气缸为两个,分别设置在上中心管(3)两端。两个执行气缸均通过电磁阀B控制,可以实现气缸同步动作,使上中心管平稳下压,始终与下中心管保持平行,可以有效的加紧全部的原丝。
[001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0]1.本技术所公开的一种防止碳纤维氧化炉着火后火势蔓延的装置,本装置结构简单,成本低,通过执行气缸的上下位移,将饱含纯水的吸水包覆层下压,使碳纤维丝束夹在上、下中心管之间,当氧化炉发生着火后火焰顺着聚丙烯腈原丝蔓延,当蔓延到上、下中心管之间时火焰被饱含纯水的吸水包覆层浸灭,防止放丝架上聚丙烯腈原丝全部引燃,并由供水管路源源不断的补入新的纯水来降低温度,大大提高了碳纤维生产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防止碳纤维氧化炉着火后火势蔓延的装置结构图;
[0022]图2是本技术局部结构放大图。
[0023]图中:
[0024]1、电磁阀A,2、供水管路,3、上中心管,4、纯水回收槽,5、电磁阀B,6、执行气缸,7、下中心管,8、安装支架A,9、安装支架B,10、吸水包覆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
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6]如图1

2所示:
[0027]实施例1:
[0028]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29]一种防止碳纤维氧化炉着火后火势蔓延的装置,包括浸水压辊系统、气动执行系统;所述浸水压辊系统包括:电磁阀A1、供水管路2、上中心管3、纯水回收槽4、下中心管7、吸水包覆层10;所述气动执行系统包括电磁阀B5,执行气缸6;所述电磁阀A1设置在供水管路2上,供水管路2再与上中心管3和下中心管7连接,上中心管3与下中心管7相对平行设置,其上均包覆有吸水包覆层10,下中心管7下方设置有纯水回收槽4,上中心管3与下中心管7上有开孔;电磁阀B5与执行气缸6连接,执行气缸6的动作端与上中心管3连接。
[0030]实施例2:
[0031]一种防止碳纤维氧化炉着火后火势蔓延的装置,电磁阀A1设置在供水管路2上,供水管路2再与上中心管3和下中心管7连接,上中心管3和下中心管7直径为20mm,上中心管3与下中心管7相对平行设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止碳纤维氧化炉着火后火势蔓延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浸水压辊系统、气动执行系统;所述浸水压辊系统包括:电磁阀A(1)、供水管路(2)、上中心管(3)、纯水回收槽(4)、下中心管(7)、吸水包覆层(10);所述气动执行系统包括电磁阀B(5),执行气缸(6);所述电磁阀A(1)设置在供水管路(2)上,供水管路(2)再与上中心管(3)和下中心管(7)连接,上中心管(3)与下中心管(7)相对平行设置,其上均包覆有吸水包覆层(10),下中心管(7)下方设置有纯水回收槽(4),上中心管(3)与下中心管(7)上有开孔;电磁阀B(5)与执行气缸(6)连接,执行气缸(6)的动作端与上中心管(3)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防止碳纤维氧化炉着火后火势蔓延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孔沿上中心管(3)与下中心管(7)的上方单排开设,所述开孔的孔径为10

20mm,孔距为50

100mm。3.根据权利要求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淼江傅建根傅春峰杭晨峰周佳伟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精工集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