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沼渣沼液分离装置,包括装配体、入料口、第一电机、送料绞龙、滤板、第一出液口、挤压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装配体右端设置挤压装置,当沼渣被送料绞龙送入罩体时,沼渣受重力和推力掉入转动器的一边,而后通过启动液压缸,带动挤压板穿过缓冲区,对两组转板之间的沼渣进行挤压,使其内部残留的沼液通过过滤块从第二出液口掉出,以此加大沼渣沼液的分离程度,提高分离效率,当挤压板完成挤压向上移动到缓冲区时,第二电机启动,带动转轴发生九十度的转动,带动固定其上的转板同步发生转动,进而使得沼渣两侧的转板发生转动,带动沼渣向外旋转,排出装配体,完成沼渣的排放,提高沼渣沼液的分离效率。提高沼渣沼液的分离效率。提高沼渣沼液的分离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沼渣沼液分离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沼渣沼液相关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沼渣沼液分离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沼泽沼渣是有机物质发酵后剩余的固形物质,沼渣富含有机质、腐殖酸、微量营养元素、多种氨基酸、酶类和有益微生物等,能起到很好的改良土壤的作用,沼渣还含有氮、磷和钾等元素,能满足作物生长的需要。
[0003]现有的沼渣沼液分离装置一般采用蛟龙传输,在沼渣的传输过程中,通常是利用重力或者震动原理对沼渣内部夹杂的沼液进行过滤,使沼渣沼液进行分离,但是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该仅靠重力或者震动原理进行分离的过滤效果较为一般。
技术实现思路
[0004]因此,为了解决上述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沼渣沼液分离装置。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沼渣沼液分离装置,包括装配体、入料口、第一电机、送料绞龙、滤板、第一出液口、挤压装置,所述装配体的顶端设置有入料口,所述第一电机安装于装配体的内部左端,且其右端采用联轴器与送料绞龙传动连接,所述送料绞龙的底端设置有滤板,所述第一出液口设置于装配体的底端,所述挤压装置设置于装配体的右端,所述挤压装置包括罩体、进料口、缓冲区、液压缸、挤压板、转动器,所述罩体设置于装配体的右端,且其中部左端设置有进料口,所述缓冲区设置于罩体的底端,所述液压缸的顶端与罩体相固定,且其底端与挤压板相固定,所述挤压板的外侧与罩体滑动连接,所述转动器的顶端与罩体相连接。
[0006]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转动器包括第二电机、转轴、转板、过滤块、第二出液口,所述第二电机安装于装配体的底端,且其顶端采用联轴器与转轴传动连接,所述转轴的外侧固定有转板,所述转板的顶端与罩体相连接,所述过滤块设置于装配体的底端,且其顶端与转板相连接,所述滤块的底端设置有第二出液口。
[0007]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挤压板的横截面呈扇形状,且其顶端中部设置凹槽,与两组转板之间的形状相契,便于对沼渣进行挤压操作。
[0008]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缓冲区的大小与挤压板的大小相一致,便于契合连接,有利于对沼渣的完全挤压。
[0009]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过滤块的内部两侧呈向内倾斜状,便于沼液的快速流出。
[0010]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转板设置有多组,沿着圆周方向等距分布。
[0011]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过滤块的横截面呈扇形状,且其面积与两组转板之间的面积相同。
[0012]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转板由不锈钢制成,强度大。
[0013]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挤压板由钨钢制成,强度大,耐腐蚀。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沼渣沼液分离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5]1、本技术中通过在装配体右端设置挤压装置,当沼渣被送料绞龙送入罩体时,沼渣受重力和推力掉入转动器的一边,而后通过启动液压缸,带动挤压板穿过缓冲区,对两组转板之间的沼渣进行挤压,使其内部残留的沼液通过过滤块从第二出液口掉出,以此加大沼渣沼液的分离程度,提高分离效率。
[0016]2、本技术中通过设置的转动器,当挤压板完成挤压向上移动到缓冲区时,第二电机启动,带动转轴发生九十度的转动,带动固定其上的转板同步发生转动,进而使得沼渣两侧的转板发生转动,带动沼渣向外旋转,排出装配体,完成沼渣的排放,提高沼渣沼液的分离效率。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本技术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2是本技术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9]图3是本技术挤压装置细节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0]图4是本技术挤压装置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1]图5是本技术挤压装置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2]图6是本技术转动器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3]图7是本技术转动器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4]其中:装配体
‑
1、入料口
‑
2、第一电机
‑
3、送料绞龙
‑
4、滤板
‑
5、第一出液口
‑
6、挤压装置
‑
7、罩体
‑
71、进料口
‑
72、缓冲区
‑
73、液压缸
‑
74、挤压板
‑
75、转动器
‑
76、第二电机
‑
761、转轴
‑
762、转板
‑
763、过滤块
‑
764、第二出液口
‑
765。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为了进一步解释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
[0026]请参阅图1
‑
2本技术实施例中:
[0027]一种沼渣沼液分离装置,包括装配体1、入料口2、第一电机3、送料绞龙4、滤板5、第一出液口6,装配体1的顶端设置有入料口2,第一电机3安装于装配体1的内部左端,且其右端采用联轴器与送料绞龙4传动连接,送料绞龙4的底端设置有滤板5,第一出液口6设置于装配体1的底端。
[0028]请参阅图3
‑
5,在本技术实施例中:
[0029]包括挤压装置7,挤压装置7设置于装配体1的右端,挤压装置7包括罩体71、进料口72、缓冲区73、液压缸74、挤压板75、转动器76,罩体71设置于装配体1的右端,且其中部左端设置有进料口72,缓冲区73设置于罩体71的底端,液压缸74的顶端与罩体71相固定,且其底端与挤压板75相固定,挤压板75的外侧与罩体71滑动连接,转动器76的顶端与罩体71相连接,挤压板75的横截面呈扇形状,且其顶端中部设置凹槽,与两组转板763之间的形状相契,便于对沼渣进行挤压操作,缓冲区73的大小与挤压板75的大小相一致,便于契合连接,有利于对沼渣的完全挤压,挤压板75由钨钢制成,强度大,耐腐蚀。
[0030]请参阅图6
‑
7,在本技术实施例中:
[0031]转动器76包括第二电机761、转轴762、转板763、过滤块764、第二出液口765,第二
电机761安装于装配体1的底端,且其顶端采用联轴器与转轴762传动连接,转轴762的外侧固定有转板763,转板763的顶端与罩体71相连接,过滤块764设置于装配体1的底端,且其顶端与转板763相连接,滤块764的底端设置有第二出液口765,过滤块764的内部两侧呈向内倾斜状,便于沼液的快速流出,转板763设置有多组,沿着圆周方向等距分布,过滤块764的横截面呈扇形状,且其面积与两组转板763之间的面积相同,转板763由不锈钢制成,强度大。
[0032]参考图1
‑
图7,使用时,将沼渣沼液从入料口2投入装配体1的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沼渣沼液分离装置,包括装配体(1)、入料口(2)、第一电机(3)、送料绞龙(4)、滤板(5)、第一出液口(6),所述装配体(1)的顶端设置有入料口(2),所述第一电机(3)安装于装配体(1)的内部左端,且其右端采用联轴器与送料绞龙(4)传动连接,所述送料绞龙(4)的底端设置有滤板(5),所述第一出液口(6)设置于装配体(1)的底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挤压装置(7),所述挤压装置(7)设置于装配体(1)的右端,所述挤压装置(7)包括罩体(71)、进料口(72)、缓冲区(73)、液压缸(74)、挤压板(75)、转动器(76),所述罩体(71)设置于装配体(1)的右端,且其中部左端设置有进料口(72),所述缓冲区(73)设置于罩体(71)的底端,所述液压缸(74)的顶端与罩体(71)相固定,且其底端与挤压板(75)相固定,所述挤压板(75)的外侧与罩体(71)滑动连接,所述转动器(76)的顶端与罩体(71)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沼渣沼液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器(76)包括第二电机(761)、转轴(762)、转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丛生,
申请(专利权)人:乐山勤力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