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储能电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206827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27 09:53
本申请涉及一种储能电源。所述储能电源包括:储能模块、壳体、风扇以及紧固件;所述壳体具有收容腔,用于收容所述储能模块,所述壳体包括相连的主体部及支撑部,所述主体部环绕所述支撑部的外周设置,所述主体部具有背离所述收容腔的第一表面,所述支撑部具有背离所述收容腔的第二表面;所述第二表面凹陷于所述第一表面,以形成凹槽,所述支撑部还具有出风孔,所述出风孔连通所述凹槽及所述收容腔;所述风扇设置于所述凹槽内且抵持所述支撑部,用于对所述收容腔进行散热;所述紧固件连接所述主体部且抵持所述风扇背离所述支撑部的表面。所述储能电源对所述风扇具有较强的固定作用。能电源对所述风扇具有较强的固定作用。能电源对所述风扇具有较强的固定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储能电源


[0001]本申请涉及电池
,具体涉及一种储能电源。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储能电源中含有电路板及储能模块,电路板及储能模块在工作过程中会散发大量的热量,因此设置有风扇对所述电路板进行散热。通常,风扇安装在储能电源中的方式为:风扇的四周设置有固定孔,通过螺丝柱穿过固定孔连接储能电源的壳体,以将风扇固定于储能电源的壳体,这样,风扇的重量完全承载在螺丝柱上,在使用过程中很容易螺丝柱断裂,造成风扇脱落,降低了所述储能电源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一种储能电源,所述储能电源对所述风扇具有较强的固定作用。
[0004]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储能电源,所述储能电源包括:储能模块、壳体、风扇以及紧固件;所述壳体具有收容腔,用于收容所述储能模块,所述壳体包括相连的主体部及支撑部,所述主体部环绕所述支撑部的外周设置,所述主体部具有背离所述收容腔的第一表面,所述支撑部具有背离所述收容腔的第二表面;所述第二表面凹陷于所述第一表面,以形成凹槽,所述支撑部还具有出风孔,所述出风孔连通所述凹槽及所述收容腔;所述风扇设置于所述凹槽内且抵持所述支撑部,用于对所述收容腔进行散热;所述紧固件连接所述主体部且抵持所述风扇背离所述支撑部的表面。
[0005]进一步地,所述主体部还具有穿设孔;所述紧固件包括相连的抵持部及穿设部,所述穿设部穿设于所述穿设孔,以连接所述主体部;沿垂直所述抵持部及所述穿设部的排列方向上,所述抵持部凸出于所述穿设部,所述抵持部面向所述穿设部的表面抵持所述风扇,以将所述风扇固定于所述壳体上。
[0006]进一步地,所述穿设孔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穿设孔环绕所述凹槽的外周设置;所述紧固件的数量为多个,每个所述紧固件穿设于一个所述穿设孔内。
[0007]进一步地,所述风扇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风扇间隔嵌设于所述壳体,且分别与所述收容腔及外界连通。
[0008]进一步地,所述风扇背离所述支撑部的表面与所述第一表面平齐。
[0009]进一步地,所述凹槽与所述穿设孔之间的最小距离d1的范围为:1mm≤d1≤20mm。
[0010]进一步地,所述穿设部适配于所述穿设孔,所述穿设部的最大径向尺寸d2的范围为2mm≤d2≤10mm。
[0011]进一步地,沿所述抵持部及所述穿设部的排列方向上,所述穿设部的长度d3的范围为10mm≤d3≤100mm;所述凹槽的深度d4的范围为10mm≤d4≤100mm。
[0012]进一步地,所述储能电源还包括电路板,所述电路板设置于所述收容腔内,且分别电连接所述储能模块及所述风扇,所述电路板用于控制所述储能模块进行充放电,并用于
控制所述风扇进行工作,以对所述电路板及所述储能模块进行散热,所述电路板靠近所述风扇设置。
[0013]进一步地,所述储能电源还包括第一盖板及第二盖板,所述第一盖板连接所述壳体且邻近所述风扇设置;和/或,所述储能电源还包括第二盖板,所述第二盖板连接所述壳体且邻近所述风扇设置。
[0014]在本申请提供的储能电源中,所述主体部环绕所述支撑部的外周设置,且所述第二表面凹陷于所述第一表面形成凹槽,所述风扇设置于所述凹槽内,限制了所述风扇沿着周向方向的移动;此外,所述支撑部抵持所述风扇,使得所述风扇不会向靠近收容腔的一侧移动;再者,通过紧固件连接所述主体部且抵持所述风扇背离所述支撑部的表面,使得所述风扇不会向远离所述收容腔的一侧移动。所述凹槽、支撑部及紧固件对所述风扇有很好的固定作用,限制了所述风扇在各个方向的移动,使得所述风扇能稳固地固定于所述壳体并对所述储能模块进行散热,使得所述储能电源不会因为储能模块过热而发生故障,延长了所述储能电源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001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申请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6]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储能电源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储能电源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本申请又一实施例的储能电源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4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紧固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5为本申请又一实施的储能电源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0021]图6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储能电源的电路框图。
[0022]附图标记说明:
[0023]100

储能电源,110

储能模块,120

壳体,121

收容腔,122

主体部,1221

第一表面,1222

穿设孔,123

支撑部,1231

第二表面,1232

出风孔,124

凹槽,140

风扇,150

紧固件,151

抵持部,152

穿设部,160

电路板,170

第一盖板,180

第二盖板,190

第三盖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0025]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不同对象,而不是用于描述特定顺序。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没有限定于已列出的步骤或单元,而是可选地还包括没有列出的步骤或单元,或可选地还包括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他步骤或单元。
[0026]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或“实施方式”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或实施方式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
[0027]在现有的储能电源中含有电路板及储能模块,电路板及储能模块在工作过程中会散发大量的热量,常设置有风扇对所述电路板进行散热。常用的风扇的厚度有20mm,在风扇的四周常设置有固定孔,通过四根长长的螺丝柱穿过固定孔并连接储能电源的壳体,以将风扇固定于储能电源的壳体上。这样,风扇的重量完全承载在螺丝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储能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储能电源包括:储能模块;壳体,所述壳体具有收容腔,用于收容所述储能模块,所述壳体包括相连的主体部及支撑部,所述主体部环绕所述支撑部的外周设置,所述主体部具有背离所述收容腔的第一表面,所述支撑部具有背离所述收容腔的第二表面;所述第二表面凹陷于所述第一表面,以形成凹槽,所述支撑部还具有出风孔,所述出风孔连通所述凹槽及所述收容腔;风扇,所述风扇设置于所述凹槽内且抵持所述支撑部,用于对所述收容腔进行散热;以及紧固件,所述紧固件连接所述主体部且抵持所述风扇背离所述支撑部的表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能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部还具有穿设孔;所述紧固件包括相连的抵持部及穿设部,所述穿设部穿设于所述穿设孔,以连接所述主体部;沿垂直所述抵持部及所述穿设部的排列方向上,所述抵持部凸出于所述穿设部,所述抵持部面向所述穿设部的表面抵持所述风扇,以将所述风扇固定于所述壳体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储能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穿设孔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穿设孔环绕所述凹槽的外周设置;所述紧固件的数量为多个,每个所述紧固件穿设于一个所述穿设孔内。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能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扇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风扇间隔嵌设于所述壳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雷云张智锋张育斌陈志勇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华思旭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