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视频监控的行为识别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205967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27 09: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视频监控的行为识别设备,涉及监控设备技术领域,包括主体,所述主体的两侧设置有红外发射器,所述红外发射器配套有红外信号接收器,所述主体的内部设置有主动监控机构,所述主体的顶部设置有光伏电源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红外发射器配合红外信号接收器,物体通过监管区域后红外线被阻断,控制模块控制主动监控机构开机对区域内进行视频监控,无需处于二十四小时不间断开机状态,电力能源消耗较少、相应视频储存量小,使用寿命更长无需经常维护,通过主动监控机构在日常待机状态下主动监控机构处于闭合密封状态,内部摄像头不会受到灰尘等侵蚀,不易遭受损坏,通过光伏电源机构为设备提供电源,无需固定电源,使用灵活。使用灵活。使用灵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视频监控的行为识别设备


[0001]本技术涉及监控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基于视频监控的行为识别设备。

技术介绍

[0002]基于视频监控的行为识别设备是一种通过视频监控系统,利用计算机视觉技术对人或物体的运动轨迹、姿态、动作等进行分析和识别的设备。该设备可以实时抓取视频流,并通过深度学习、神经网络等技术,对采集到的图像进行处理,从中提取出关键信息,如人物的位置、动作、特征等,进而判断人物的行为,如走路、奔跑、举手等。设备大多数应用于安防领域,例如监控银行、商场、地铁等公共场所,以及监管生产线、仓库等工业场所。可以实现对异常行为的自动检测和报警、防盗,提高安全性和效率。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以下问题:
[0003]1、对场所异常行为的自动检测和报警、防盗,而这种属于特殊情况,所需开启监控识别机会不多,而现有的基于视频监控的行为识别设备,基本处于二十四小时不间断开机状态,电力能源消耗量大、相应视频储存量大,同时不间断运行使用寿命减短,摄像头长期处于工作状态下暴露在外也容易沾染灰尘,导致关键时刻监控不够清晰,需经常维护;
[0004]2、采用固定电源基于视频监控的行为识别设备移动不便,设备移动电源需重新伴随迁移,不能做到灵活放置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6]一种基于视频监控的行为识别设备,包括主体,所述主体的两侧设置有红外发射器,所述红外发射器配套有红外信号接收器,所述主体的内部设置有主动监控机构,所述主体的顶部设置有光伏电源机构,所述红外发射器包括有固定基座;所述红外信号接收器包括有控制模块;所述主动监控机构包括有壳体;所述光伏电源机构包括有光伏电板。
[0007]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固定基座上转动安装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上转动安装有转杆,所述转杆上转动安装有红外线发射器,所述控制模块上开设有固定孔,所述控制模块上设置有红外信号接收端口。
[0008]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红外线发射器发射出红外线通过红外信号接收端口接收,所述控制模块控制连接主动监控机构。
[0009]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壳体的两侧固定安装有安装杆,所述壳体内转动安装有摄像头,所述壳体通过安装杆转动安装有翻转壳体,所述翻转壳体的一侧外表面设置有表面齿盘,所述翻转壳体通过表面齿盘齿合有驱动结构。
[0010]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主动监控机构通过安装杆固定安装在主体上。
[0011]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光伏电板的底部设置有蓄电池,所述蓄电池的一侧设置有线缆。
[0012]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光伏电源机构为该基于视频监控的行为识别设备提供电源。
[0013]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相对现有技术来说,取得的技术进步是:
[0014]1、本技术提供一种基于视频监控的行为识别设备,通过红外发射器的固定基座、连接杆、转杆、红外线发射器配合红外信号接收器的控制模块、固定孔、红外信号接收端口的共同作用下,部署该基于视频监控的行为识别设备使用时,首先将红外信号接收器通过固定孔固定安装在所需监控区域的一侧,然后将主体放置于所需监控区域的另一侧,开启红外线发射器使其发射的红外线照射红外信号接收器,使得红外信号接收端口能接收到红外线信号,而固定基座转动安装有连接杆,连接杆上转动安装有转杆,转杆上转动安装有红外线发射器,使得主体放置灵活,通过调整连接杆、转杆可使得红外线发射器以不同发射角度照射红外信号接收器,而控制模块控制连接主动监控机构,红外线是一种电磁波,波长介于可见光和微波之间,为无形的、不可见的辐射,当有物体通过监管区域后,红外线发射器与红外信号接收器之间的红外线被阻断,控制模块控制主动监控机构开机运行,对区域内进行视频监控,无需处于二十四小时不间断开机状态,电力能源消耗较少、相应视频储存量小,使用寿命更长,无需经常维护。
[0015]2、本技术提供一种基于视频监控的行为识别设备,通过主动监控机构的壳体、翻转壳体、表面齿盘、安装杆、摄像头、驱动结构的共同作用下,壳体通过安装杆转动安装有翻转壳体,翻转壳体通过表面齿盘齿合有驱动结构,主动监控机构通过安装杆固定安装在主体上,壳体内转动安装有摄像头,当有物体通过监管区域后,红外线发射器与红外信号接收器之间的红外线被阻断,控制模块控制主动监控机构的驱动结构运转,带动翻转壳体翻转转动,使得摄像头无遮挡,摄像头开机摄像监控,在日常待机状态下主动监控机构处于闭合密封状态,内部摄像头不会受到灰尘等侵蚀,所需维护次数较少,不易遭受损坏。
[0016]3、本技术提供一种基于视频监控的行为识别设备,通过光伏电源机构的光伏电板、蓄电池、线缆的共同作用下,光伏电板将光能转化为电能储存在蓄电池内,为该基于视频监控的行为识别设备提供电源,该基于视频监控的行为识别设备可灵活放置使用,无需固定电源,使用灵活,场地是适应能力强,可满足特殊场所使用需求。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的基于视频监控的行为识别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的基于视频监控的行为识别设备的红外发射器、红外信号接收器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本技术的主动监控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4为本技术的光伏电源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中:1、主体;2、光伏电源机构;3、主动监控机构;4、红外发射器;5、红外信号接收器;41、固定基座;42、连接杆;43、转杆;44、红外线发射器;51、固定孔;52、控制模块;53、红外信号接收端口;31、安装杆;32、壳体;33、摄像头;34、驱动结构;35、表面齿盘;36、翻转壳体;21、蓄电池;22、线缆;23、光伏电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3]实施例1
[0024]如图1

4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视频监控的行为识别设备,包括主体1,主体1的两侧设置有红外发射器4,红外发射器4配套有红外信号接收器5,主体1的内部设置有主动监控机构3,主体1的顶部设置有光伏电源机构2。
[0025]实施例2
[0026]如图1

4所示,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优选的,红外发射器4包括有固定基座41,红外信号接收器5包括有控制模块52;固定基座41上转动安装有连接杆42,连接杆42上转动安装有转杆43,转杆43上转动安装有红外线发射器44,红外信号接收器5包括有控制模块52,控制模块52上开设有固定孔51,控制模块52上设置有红外信号接收端口53,红外线发射器44发射出红外线通过红外信号接收端口53接收,控制模块52控制连接主动监控机构3。
[0027]在本实施例中,通过红外发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视频监控的行为识别设备,包括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的两侧设置有红外发射器(4),所述红外发射器(4)配套有红外信号接收器(5),所述主体(1)的内部设置有主动监控机构(3),所述主体(1)的顶部设置有光伏电源机构(2),所述红外发射器(4)包括有固定基座(41);所述红外信号接收器(5)包括有控制模块(52);所述主动监控机构(3)包括有壳体(32);所述光伏电源机构(2)包括有光伏电板(2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视频监控的行为识别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基座(41)上转动安装有连接杆(42),所述连接杆(42)上转动安装有转杆(43),所述转杆(43)上转动安装有红外线发射器(44),所述控制模块(52)上开设有固定孔(51),所述控制模块(52)上设置有红外信号接收端口(53)。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视频监控的行为识别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线发射器(44)发射出红外线通过红外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立平胡夏闽岳健广杨建明李涛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金镁建筑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