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备人脸识别功能的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205314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27 09: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新能源汽车充电桩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具备人脸识别功能的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包括充电桩本体,所述充电桩本体底部开设有穿线孔,所述充电桩本体表面固定安装有人脸识别器,所述充电桩本体侧边固定安装有充电枪插孔,所述充电枪插孔上插接有充电枪,所述充电桩本体侧壁固定连接有限位孔,所述充电桩本体底部通过固定架固定安装有电滑环,所述电滑环上绕接有充电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通过人脸识别器和指纹识别器来开启充电,方便使用的同时可避免他人盗充,且设置有电滑环,当不使用时可使用电滑环对充电线进行收纳,避免充电线脱垂在地面造成污染、损坏并减少了安全隐患,同时电滑环上设置有锁止结构,可防止充电线拖动电滑环自动回转。动电滑环自动回转。动电滑环自动回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备人脸识别功能的新能源汽车充电桩


[0001]本技术涉及新能源汽车充电桩
,具体为一种具备人脸识别功能的新能源汽车充电桩。

技术介绍

[0002]新能源电动汽车充电桩其功能类似于加油站里面的加油机,可以固定在地面或墙壁,安装于公共建筑(公共楼宇、商场、公共停车场等)和居民小区停车场或充电站内,可以根据不同的电压等级为各种型号的电动汽车充电。新能源电动汽车充电桩的输入端与交流电网直接连接,输出端都装有充电插头用于为电动汽车充电,随着新能源汽车的普及,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的需求量也越来越高。
[0003]由于车位所在场景不同,充电桩安装位置也不同,要求的充电线长度也不同,这就要求预留足够长度的充电线,而现有的充电桩上缺乏充电线收纳结构,使用者使用后将充电枪插回充电桩后,充电线过长则会直接脱垂在地面,地面的砂石和污物等可能会对充电线造成污染或损坏,同时当有人路过时也具有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备人脸识别功能的新能源汽车充电桩,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备人脸识别功能的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包括充电桩本体,所述充电桩本体底部开设有穿线孔,所述充电桩本体表面固定安装有人脸识别器,所述充电桩本体侧边固定安装有充电枪插孔,所述充电枪插孔上插接有充电枪,所述充电桩本体侧壁固定连接有限位孔,所述充电桩本体底部通过固定架固定安装有电滑环,所述电滑环外圈上绕接有充电线。
[0005]具体的,所述人脸识别器是数字信息发展中的一种生物特征识别技术,通过摄像机采集含有人脸的图像或者视频流,并自动在图像中检测和跟踪人脸,进而对检测到的人脸进行人脸定位、人脸识别预处理、记忆存储和比对,从而达到识别不同人身份的目的。
[0006]优选的,所述人脸识别器电性连接充电桩本体内部的控制单元。
[0007]具体的,当人脸识别器识别出是使用者本人时,将指令发送给充电桩本体内部的控制单元,控制单元接通充电桩本体的内部电路进行充电。
[0008]优选的,所述充电枪插孔与所述限位孔位于充电桩本体的同侧,所述充电枪插孔上固定安装有指纹识别器,所述指纹识别器电性连接充电桩本体内部的控制单元。
[0009]优选的,所述充电线的一端电性连接位于电滑环外圈的接线端子,所述充电线的另一端穿过限位孔并电性连接充电枪。
[0010]优选的,所述电滑环内圈上的接线端子电性连接有电源线,且所述电源线的末端穿过穿线孔并电性连接充电桩本体内部的电力系统,所述电滑环的外圈侧壁转动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上固定连接有把手,所述转轴底部固定连接有挡条。
[0011]优选的,所述电滑环的外圈侧壁上固定连接有第一凸块,所述电滑环的转轴上固
定连接有第二凸块,所述第二凸块位于电滑环转轴与地面相垂直的直径上,且位于靠近充电桩本体的一端,所述第一凸块和所述第二凸块分别位于挡条的两侧,且所述电滑环沿第一凸块向第二凸块的方向转动时为放线。
[0012]优选的,所述挡条远离转轴的一端侧壁与第二凸块相贴合,所述挡条靠近转轴的一端侧壁与第一凸块相贴合,所述转轴与第一凸块之间存在间隙。
[0013]优选的,所述充电桩本体表面嵌入式安装有麦克风,所述麦克风电性连接充电桩本体内部控制单元的语音识别模块。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5]本技术中通过人脸识别器和指纹识别器来开启充电,方便使用的同时可避免他人盗充。
[0016]本技术中设置有电滑环,当不使用时可使用电滑环对充电线进行收纳,避免充电线脱垂在地面造成污染、损坏并减少了安全隐患,同时,电滑环上设置有锁止结构,可防止因为充电线的拖动导致电滑环自动回转,当充电枪插接不当不慎掉落时也可避免充电枪直接摔落在地面而造成损坏。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正视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本技术底部结构示意图;
[0020]图4为本技术电滑环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1]图5为本技术电滑环正视结构示意图。
[0022]图中:1、充电桩本体;101、穿线孔;102、电源线;2、人脸识别器;3、充电枪插孔;4、充电枪;5、限位孔;6、固定架;7、电滑环;8、充电线;9、转轴;10、把手;11、挡条;12、第一凸块;13、第二凸块;14、麦克风。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工作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4]请参阅图1至图5,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具备人脸识别功能的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包括充电桩本体1,充电桩本体1底部开设有穿线孔101,充电桩本体1表面固定安装有人脸识别器2,充电桩本体1侧边固定安装有充电枪插孔3,充电枪插孔3上插接有充电枪4,充电桩本体1侧壁固定连接有限位孔5,充电桩本体1底部通过固定架6固定安装有电滑环7,电滑环7外圈上绕接有充电线8。
[0025]具体的,人脸识别器2是数字信息发展中的一种生物特征识别技术,通过摄像机采集含有人脸的图像或者视频流,并自动在图像中检测和跟踪人脸,进而对检测到的人脸进行人脸定位、人脸识别预处理、记忆存储和比对,从而达到识别不同人身份的目的。
[0026]本实施例中,人脸识别器2电性连接充电桩本体1内部的控制单元。
[0027]具体的,当人脸识别器2识别出是使用者本人时,将指令发送给充电桩本体1内部的控制单元,控制单元接通充电桩本体1的内部电路进行充电。
[0028]本实施例中,充电枪插孔3与限位孔5位于充电桩本体1的同侧,充电枪插孔3上固定安装有指纹识别器401,指纹识别器401电性连接充电桩本体1内部的控制单元。
[0029]本实施例中,充电线8的一端电性连接位于电滑环7外圈的接线端子,充电线8的另一端穿过限位孔5并电性连接充电枪4。
[0030]本实施例中,电滑环7内圈上的接线端子电性连接有电源线102,且所述电源线102的末端穿过穿线孔101并电性连接充电桩本体1内部的电力系统,电滑环7的转盘上转动连接有转轴9,转轴9上固定连接有把手10,转轴9底部固定连接有挡条11。
[0031]本实施例中,电滑环7的外圈侧壁上固定连接有第一凸块12,电滑环7的转轴上固定连接有第二凸块13,第二凸块13位于电滑环7转轴与地面相垂直的直径上,且位于靠近充电桩本体1的一端,第一凸块12和第二凸块13分别位于挡条11的两侧,且电滑环7沿第一凸块12向第二凸块13的方向转动时为放线。
[0032]本实施例中,挡条11远离转轴9的一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备人脸识别功能的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包括充电桩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桩本体(1)底部开设有穿线孔(101),所述充电桩本体(1)表面固定安装有人脸识别器(2),所述充电桩本体(1)侧边固定安装有充电枪插孔(3),所述充电枪插孔(3)上插接有充电枪(4),所述充电桩本体(1)侧壁固定连接有限位孔(5),所述充电桩本体(1)底部通过固定架(6)固定安装有电滑环(7),所述电滑环(7)外圈上绕接有充电线(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备人脸识别功能的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人脸识别器(2)电性连接充电桩本体(1)内部的控制单元。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备人脸识别功能的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枪插孔(3)与所述限位孔(5)位于充电桩本体(1)的同侧,所述充电枪插孔(3)上固定安装有指纹识别器(401),所述指纹识别器(401)电性连接充电桩本体(1)内部的控制单元。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备人脸识别功能的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线(8)的一端电性连接位于电滑环(7)外圈的接线端子,所述充电线(8)的另一端穿过限位孔(5)并电性连接充电枪(4)。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备人脸识别功能的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滑环(7)内圈上的接线端子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正洁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麦凯拉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