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油烟系统及料理锅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9201733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27 09: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烹饪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油烟系统及料理锅,其中的油烟系统,包括设于隔热框侧壁的进风槽口;在所述隔热框外围设置有面框,所述进风槽口与所述面框之间的间隔形成有进风通道;在所述隔热框与所述面框之间设有封堵板,所述封堵板置于所述进风槽口的一侧。该油烟系统能通过在进风槽口两侧实现对隔热框与面框之间间隙的封堵,提高进风通道的封闭性,以提高油烟的集中吸拢效果,同时形成有对油烟的阻挡结构,降低油烟流动至隔热框与面框之间的间隙中而造成污染的可能。隔热框与面框之间的间隙中而造成污染的可能。隔热框与面框之间的间隙中而造成污染的可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油烟系统及料理锅


[0001]本技术涉及烹饪设备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油烟系统及料理锅。

技术介绍

[0002]烹饪器具在烹饪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水雾、油烟,并携带着食材的气味散发到环境空气中,正常在厨房中开油烟机进行烹饪时,可以透过油烟机把这些水雾和油烟排出到室外。但在餐厅、客厅等地方使用锅具进行烹饪时,比如在餐厅饭桌上打火锅或烤肉时,这些水雾和油烟则被任意分散在周围的环境中,因此需要油烟系统来对这些水雾和油烟进行集中收集处理。
[0003]现有的一种料理锅的油烟系统中,在加热以用于烹饪食材的发热体外围设置有隔热框,隔热框的内壁与发热体的上端面之间形成有烹饪腔,且隔热框的至少一侧设置有槽口,该槽口为进风槽口,在隔热框的外围设置有面框,面框与进风槽口之间的间隔形成有进风通道,进风通道与一个导向通道相通连,导向通道通连有排气管或者排气通道,且导向通道中设置有驱动气流形成的风机。通过风机运行,以驱动形成将烹饪腔中油烟从进风槽口吸入、流经进风通道、导向通道后定向排出的气流。
[0004]需要说明的是,在实际应用中,为了优化隔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油烟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设于隔热框(f)侧壁的进风槽口(f1);在所述隔热框(f)外围设置有面框(g),所述进风槽口(f1)与所述面框(g)之间的间隔形成有进风通道(m1);在所述隔热框(f)与所述面框(g)之间设有封堵板,所述封堵板置于所述进风槽口(f1)的一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封堵板有两个,且两个所述封堵板分别置于所述进风槽口(f1)的两侧。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封堵板一端与所述隔热框(f)相接、另一端与所述面框(g)相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框(f)朝向所述面框(g)的一侧面上设有隔热框凸筋(f3),所述面框(g)朝向所述隔热框(f)的一侧面上设有面框凸筋(g1),所述隔热框凸筋(f3)和所述面框凸筋(g1)对位相接以形成所述封堵板。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油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框凸筋(f3)包括隔热框缺口部(f31)和隔热框凸起部(f32);所述面框凸筋(g1)包括面框缺口部(g11)和面框凸起部(g12);其中,所述隔热框缺口部(f31)与所述面框凸起部(g12)对位咬合,所述隔热框凸起部(f32)与所述面框缺口部(g11)对位咬合。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油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框凸起部(g12)位于所述面框缺口部(g11)的上方,所述隔热框缺口部(f31)位于所述隔热框凸起部(f32)的上方。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油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富佳罗如锋黄琛黄禄英曾琦付安荣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老板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