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投料装置、方法及烹饪机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196166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27 08:42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自动投料装置、方法及烹饪机,所述自动投料装置包括多个第一投料组件,其上分别设有开盖按键;上盖,其上开设有投料口,所述第一投料组件穿设于所述投料口;投料杆组件,其可转动地设于所述上盖内,所述投料杆组件能够沿第一方向及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转动,其中,所述投料杆组件沿所述第一方向转动时能够触发所述开盖按键以打开所述第一投料组件进行投料。本申请通过第一投料组件和第二投料组件能够实现对不同形态物料投料的效果,投料不仅不受食材物理状态的限制,同时通过程序控制能够实现不同时间、选择性的投料,解决了食材放入锅内的先后顺序问题。题。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投料装置、方法及烹饪机


[0001]本申请涉及烹饪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自动投料装置、方法及烹饪机。

技术介绍

[0002]市场上销售的烹饪机功能参差不齐,普通的烹饪机只实现了自动翻炒的功能,通过程序控制火力大小和搅拌桨的转动实现自动烹饪。缺点是需要烹饪前把所有的食材、配料全部放入锅内翻炒,无法将食材按火候需求的先后顺序放入锅内烹饪,此方法烹饪出来的菜熟透度不均匀,有的太熟,有的太生,严重影响卖相与口感。中端的烹饪机在普通的基础上增加了语音提示,通过提示手动将食材放入锅内翻炒,解决炒菜熟度不均问题,但是需要人一直看守。
[0003]高端的烹饪机增加辅料自动投料系统,但是主食材还是需要人手通过语音提示将食材放入锅内翻炒,无法完全解放双手。例如公开号为CN211833892U的中国技术专利

一种智能化自动烹饪机,其可以自动添加调料,而且还可以控制添加调料的重量,从而实现炒菜的全程自动化,但是关于食材的添加仍然依靠人工去选择添加食材,使用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实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投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第一投料组件(100),其上分别设有开盖按键(102);上盖(200),其上开设有投料口(200A),所述第一投料组件(100)穿设于所述投料口(200A);投料杆组件(203),其可转动地设于所述上盖(200)内,所述投料杆组件(203)能够沿第一方向(A)及与所述第一方向(A)相反的第二方向(B)转动,其中,所述投料杆组件(203)沿所述第一方向(A)转动时能够触发所述开盖按键(102)以打开所述第一投料组件(100)进行投料;动力装置,其与所述投料杆组件(203)连接,用于驱动所述投料杆组件(203)转动;多个第二投料组件,其设于所述上盖(200)的一侧,所述第二投料组件包括料箱(408)和投料软管(205),所述投料软管(205)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料箱(408)和所述上盖(200)连接,并在泵送装置(406)的作用下输送所述料箱(408)内的物料至所述上盖(200)内,其中,所述第一投料组件(100)内的物料与所述第二投料组件内的物料为不同形态的物料;位置信号开关(204),其用于检测所述投料杆组件(203)的位置;控制板(402),其与所述动力装置、所述泵送装置(406)和所述位置信号开关(204)分别连接,用于接收所述位置信号开关(204)发送的位置信号,并根据接收的所述位置信号控制所述投料杆组件(203)的转动,以使得对应的所述第一投料组件(100)进行投料。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投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第一投料组件(100)以所述上盖(200)的中心位置为中心进行圆周分布,所述投料杆组件(203)沿所述第一方向(A)转动时能够分别依次作用于多个所述第一投料组件(100)的开盖按键(102)。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投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装置包括投料电机(202),所述投料杆组件(203)包括:第一投料杆(2031),其头端固定于所述投料电机(202)的输出轴上,并能够在所述投料电机(202)的驱动下沿所述第一方向(A)或所述第二方向(B)转动,所述第一投料杆(2031)的尾端设有开口,所述开口的朝向与所述第一投料杆(2031)的由其头端至其尾端的方向相一致,且所述开口内具有第一侧壁(X);第二投料杆(2035),其头端设于所述开口内,并能够随所述第一投料杆(2031)做圆周转动,以使所述第二投料杆(2035)随所述第一投料杆(2031)沿所述第一方向(A)做圆周转动时,所述第二投料杆(2035)的尾端能够依次作用于多个所述第一投料组件(100)的所述开盖按键(102);保持件(2032),其设于所述开口内,并对所述第二投料杆(2035)施加作用力,当所述第一投料杆(2031)沿所述第一方向(A)转动时,在所述保持件(2032)的作用下,所述第二投料杆(2035)保持与所述第一侧壁(X)贴合的状态,且所述第一投料杆(2031)的中心线与所述第二投料杆(2035)的中心线保持在同一直线上;当所述第一投料杆(2031)沿所述第二方向(B)转动时,所述第二投料杆(2035)克服所述保持件(2032)施加于其上的作用力,所述第二投料杆(2035)相对所述第一投料杆(2031)转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建刚吴清元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新宝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