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安全阀及调节阀内漏在线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198778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27 09: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安全阀及调节阀内漏在线检测装置,包括与反应器出口连接的输送管线,输送管线上连接有安全阀及调节阀,输送管线上设置有位于安全阀及调节阀下游的手阀以及跨越该手阀的检测管线,检测管线上设置有能在安全阀及调节阀、手阀关闭状态下用于检测该管线流量的检测器。在安全阀/调节阀关闭状态下,将手阀关闭,如果待测阀门发生内漏,泄漏介质会通过检测管线向下游输送,检测器得以检测泄漏与否以及泄漏量;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检测装置结构简单,且便于在正在运行的装置上安装及实施,使用成本低,可在不停车的情况下在线检测阀门泄漏情况,操作方便;由于检测管线长度可控,能快速反应安全阀和调节阀的内漏情况,检测准确度高。测准确度高。测准确度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安全阀及调节阀内漏在线检测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安全阀及调节阀内漏在线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阀门是管道流体系统一种常用的机械产品,其主要作用是用于隔离设备和管道、调节系统压力和流量等,因此阀门本身的安全性十分重要。在石油化工企业中,安全阀和调节阀是生产装置不可或缺的部分,由于石油化工生产过程中所涉及的介质大多具有强腐蚀性、易燃、易爆等特点,导致实际生产过程经常发生应为阀门内漏而导致的事故和产品损失。目前在石化企业中,主要依靠人为经验、目测耳听的方法判断阀门内漏情况,并对怀疑内漏的阀门从装置中拆除离线检测或者直接更换,不仅影响装置的正常生产,同时造成一定的资源浪费。
[0003]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公开号为CN104458152A的中国专利申请提供了一种基于声发射信号处理的气体阀门内漏检测方法,该方法利用声发射穿管器采集信号,通过信号放大器滤波处理,得到增强的声发射模拟信号,由数据采集卡转换为数字信号送到计算机,计算机实施记录声发射信号的均方根值参数,依次采用单点法、两点法、四点法、声发射信号采集内漏分析方法,通过阀门内漏声发射信号均方根判断阀门是都存在内漏。该方法需要使用声发射检测仪,而这种检测仪价格较贵,使得检测内漏的成本大大增加;此外这种检测方式不能实时监控,无法随时监控阀门情况;在生产工况波动时,可能对阀门是否内漏判断准确性产生不利影响。
[0004]公开号为CN103674447A中国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可燃气体管道阀门泄漏的在线检测装置及方法,其在管线上安装一组阀门,通过套阀的动作来观察管道中的压力变换,由此确定切断阀和管道的泄漏情况,可以快速准确的检测燃气管道切断阀的泄漏情况。但是,该方法需要在气体管线上安装组合阀门,该方法检测效率低,影响装置正常运行。
[0005]因此,对于目前安全阀及调节阀内漏的检测结构,有待于做进一步的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检测方便且准确,装置无需停车、成本低的安全阀及调节阀内漏在线检测装置。
[0007]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8]一种安全阀及调节阀内漏在线检测装置,包括与反应器出口连接的输送管线,该输送管线上连接有安全阀及调节阀,所述输送管线上设置有位于安全阀及调节阀下游的手阀以及跨越该手阀的检测管线,该检测管线上设置有能在安全阀及调节阀、手阀关闭状态下用于检测该管线流量的检测器。
[0009]优选地,所述检测管线包括第一金属软管、金属硬管及第二金属软管,所述第一金属软管的第一端与安全阀及调节阀下游、手阀上游的输送管线相连接,所述第一金属软管的第二端与金属硬管的第一端相连接,所述第二金属软管的第一端与金属硬管的第二端相
连接,所述第二金属软管的第二端与手阀下游的输送管线相连接,所述的检测器设于金属硬管上。采用这样的结构,能使流体流通更加灵活,以提高泄漏检测精度。
[0010]优选地,所述第一金属软管、第二金属软管及检测器的流通尺寸不大于DN15,DN为公称直径。
[0011]优选地,所述的检测器为能检测及显示流量的流量计。该结构使检测结构能更加直观、迅速的获知。
[0012]优选地,所述输送管线上设置有分别与第一金属软管的第一端相连接的第一甩头、与第二金属软管的第二端相连接的第二甩头,且所述第一甩头与第二甩头的流通尺寸不大于DN25,DN为公称直径。该结构便于对检测管线进行安装,并提高装配可靠性及检测精度。
[0013]在本技术中,所述反应器出口连接有一总送料管线,所述的输送管线为至少两组且与总送料管线并联连接,各所述输送管线上均设置有安全阀及调节阀和相应的检测管线、检测器。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使用本技术时,在安全阀/调节阀关闭状态下,将手阀关闭,如果待测阀门发生内漏,泄漏介质会通过检测管线向下游输送,检测器得以检测泄漏与否以及泄漏量;本技术的检测装置结构简单,且便于在正在运行的装置上安装及实施,使用成本低,可在不停车的情况下在线检测阀门泄漏情况,操作方便;由于检测管线长度可控,能快速反应安全阀和调节阀的内漏情况,检测准确度高。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0017]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展示了一种安全阀及调节阀内漏在线检测装置,反应器出口连接一总送料管线A,总送料管线A上并联至少两组输送管线B,各输送管线B上分别设置有安全阀及调节阀C。
[0018]本实施例在各输送管线B上设置有位于相应安全阀及调节阀C下游的手阀1以及跨越该手阀1的检测管线,该检测管线上设置有能在安全阀及调节阀C、手阀1关闭状态下用于检测该管线流量的检测器4。
[0019]具体的,检测管线包括第一金属软管2、金属硬管3及第二金属软管5,金属硬管3为直管,第一金属软管2的第一端与安全阀及调节阀C下游、手阀1上游的输送管线B相连接,第一金属软管2的第二端与金属硬管3的第一端相连接,第二金属软管5的第一端与金属硬管3的第二端相连接,第二金属软管5的第二端与手阀1下游的输送管线B相连接,检测器4设于金属硬管3上。采用这样的结构,能使流体流通更加灵活,以提高泄漏检测精度。
[0020]上述第一金属软管2、第二金属软管5及检测器4的流通尺寸不大于DN15,DN为公称直径。检测器4为能检测及显示流量的流量计,该结构使检测结构能更加直观、迅速的获知。
[0021]输送管线B上设置有分别与第一金属软管2的第一端相连接的第一甩头、与第二金属软管5的第二端相连接的第二甩头,且第一甩头与第二甩头的流通尺寸不大于DN25,优选
为DN20。该结构便于对检测管线进行安装,并提高装配可靠性及检测精度。第一甩头与第二甩头上可以设置切断阀,以在非检测时关闭检测管线,或者在泄漏量大时关闭检测以确保安全。
[0022]使用本实施例的检测装置时,在安全阀及C调节阀关闭状态下,将手阀1关闭,如果待测阀门发生内漏,泄漏介质会通过检测管线向下游输送,检测器4得以检测泄漏与否以及泄漏量。
[0023]本实施例的检测装置结构简单,且便于在正在运行的装置上安装及实施,使用成本低,可在不停车的情况下在线检测阀门泄漏情况,操作方便;由于检测管线长度可控,能快速反应安全阀和调节阀的内漏情况,检测准确度高。
[0024]在本技术的说明书及权利要求书中使用了表示方向的术语,诸如“前”、“后”、“上”、“下”、“左”、“右”、“侧”、“顶”、“底”等,用来描述本技术的各种示例结构部分和元件,但是在此使用这些术语只是为了方便说明的目的,是基于附图中显示的示例方位而确定的。由于本技术所公开的实施例可以按照不同的方向设置,所以这些表示方向的术语只是作为说明而不应视作为限制,比如“上”、“下”并不一定被限定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安全阀及调节阀内漏在线检测装置,包括与反应器出口连接的输送管线,该输送管线上连接有安全阀及调节阀,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管线上设置有位于安全阀及调节阀下游的手阀以及跨越该手阀的检测管线,该检测管线上设置有能在安全阀及调节阀、手阀关闭状态下用于检测该管线流量的检测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阀及调节阀内漏在线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管线包括第一金属软管、金属硬管及第二金属软管,所述第一金属软管的第一端与安全阀及调节阀下游、手阀上游的输送管线相连接,所述第一金属软管的第二端与金属硬管的第一端相连接,所述第二金属软管的第一端与金属硬管的第二端相连接,所述第二金属软管的第二端与手阀下游的输送管线相连接,所述的检测器设于金属硬管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安全阀及调节阀内漏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炜宋怡陈文哲王鲁杰杨玉才詹媛媛
申请(专利权)人:中石化宁波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