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按摩功能的座椅背板系统及汽车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9194995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27 08:4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带有按摩功能的座椅背板系统(1),其具有布置在座椅靠背(2)的背部的可翻折机构,所述可翻折机构具有按摩部(4),所述按摩部(4)能够打开,为乘客提供脚部按摩,其中,所述按摩部(4)具有第一使用位置和第二使用位置,其中,所述第一使用位置用于足底按摩,而所述第二使用位置用于小腿按摩。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具有上述座椅背板系统(1)的汽车。及一种具有上述座椅背板系统(1)的汽车。及一种具有上述座椅背板系统(1)的汽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有按摩功能的座椅背板系统及汽车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带有按摩功能的座椅背板系统,尤其安装在乘用车上,以便于为后排座椅的乘客提供脚部按摩。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在一些车辆中集成了按摩装置,以提高汽车乘坐的舒适性,缓解乘客长时间坐车的疲劳。
[0003]然而在现有车辆的按摩装置中,多是将按摩装置集成在后排座椅靠背上,以提供背部按摩。此外,提供脚部按摩功能的车辆往往具有各种缺点,例如功能单一、足部放置不够舒适等,因此也存在较多的改进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提出了一种带有按摩功能的座椅背板系统,该座椅背板系统尤其能够为位于后排座椅的乘客提供不同的按摩功能。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座椅背板系统具有布置在座椅靠背的背部的可翻折机构,尤其是布置在副驾驶座的座椅靠背的背部的可翻折机构,所述可翻折机构具有按摩部,所述按摩部能够打开,为乘客、尤其是副驾驶座后方的后排乘客提供脚部按摩,其中,所述按摩部具有第一使用位置和第二使用位置,其中,所述第一使用位置用于足底按摩,而所述第二使用位置用于小腿按摩。
[0005]在此,按摩部尤其板状地构造,使得在第一使用位置和第二使用位置中,乘客的足部或者小腿可以放置在板状的按摩部上,以对足底或小腿提供按摩功能。
[0006]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按摩部具有按摩平面,所述按摩平面能够随着所述按摩部运动到所述第一使用位置或者所述第二使用位置。在本专利技术的框架内,所述按摩平面尤其是指所述板状的按摩部在第一使用位置中朝向后排乘客的面,以及在第二使用位置中朝向竖直向上的面。乘客能够通过将足底或者小腿放置在所述按摩平面上来实现对足底或小腿的按摩功能。
[0007]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按摩平面具有按摩垫和/或加热垫,所述按摩垫能够实施振动运动以实现按摩功能,所述加热垫能够对足底或者小腿实施加热。在本专利技术的框架内,所述加热垫尤其布置在所述按摩垫上方,并且在实施按摩时与乘客的足底或者小腿接触。
[0008]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按摩垫具有至少一个气动按摩单元和至少一个振动马达,和/或所述加热垫是高功率碳纤维加热垫。在本专利技术的框架内,所述按摩垫的气动按摩单元尤其构造为按摩气袋,按摩气袋通过充气实现按摩垫表面起伏并通过振动马达实现振动,进而对乘客的足底或小腿实施按摩。在本专利技术的框架内,高功率碳纤维加热垫尤其通过电能实现加热功能。此外,本领域技术人员也能够将所述加热垫实施为其他类型的加热垫。
[0009]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在用于足底按摩的所述第一使用位置中,所述
按摩部翻转到倾斜向下的位置,以便于乘客将足底放置在所述按摩部上。所述按摩部翻转到倾斜向下的位置尤其是指,所述按摩平面倾斜向上朝向后排乘客,使得后排乘客能够将足底舒适地放置在按摩平面上。尤其优选地,所述第一使用位置能够根据不同的乘客来进行调整,以满足不同身高、体型的乘客的按摩需求。
[0010]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在用于小腿按摩的所述第二使用位置中,所述按摩部翻转到大致水平的位置,而具有所述可翻折机构的所述椅背向前倾斜,以便于乘客将小腿放置在按摩平面上。也就是说,在第二使用位置中,按摩平面水平地朝向上方,以有利地承托后排乘客的小腿,而相应的座椅靠背、尤其是副驾驶座的座椅靠背朝向车辆前方倾斜,使得乘客的足部不会被座椅靠背阻挡,以提高乘客按摩小腿时的舒适度。
[0011]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座椅背板系统还包括背部按摩装置,所述背部按摩装置布置在与所述翻折机构所在的座椅靠背不同的另外的座椅靠背中。在本专利技术的框架内,所述背部按摩装置尤其设置在后排座椅的座椅靠背中,由此实现为乘客同时提供脚部按摩和背部按摩。
[0012]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座椅背板系统能够借助控制装置进行控制,以选择按摩程序。在本专利技术的框架内,控制装置尤其是指能够由乘客输入信息的装置,使得乘客能够将选择信息输入到控制座椅背板系统的控制程序中。由此乘客能够简单地选择不同的按摩程序,例如用于促进消化的按摩程序或者用于促进睡眠的按摩程序等。
[0013]在此,所述控制程序尤其与车辆控制系统集成,所述车辆控制系统是用于控制车辆的合适的控制设备或者一组多个控制设备,例如包括专用集成电路、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存储有指令的非暂时性存储器。所述车辆控制系统例如是电子控制单元(ECU,Electronic Control Unit),通常又称为“行车电脑”,“车载电脑”等。
[0014]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控制装置能够以触摸屏的形式构造,所述触摸屏能够布置在乘客前方的座椅靠背上部和/或能够布置在后排座椅的中间扶手上。在本专利技术的框架内,所述触摸屏尤其可以布置在副驾驶座的座椅靠背的头靠部上,面向后排乘客。此外优选地,所述触摸屏也能够布置在后排座椅的中间扶手上,所述中间扶手在收起状态下与后排座椅的靠背齐平,在放下的状态下处于基本上水平的位置。
[0015]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布置在所述中间扶手上的所述触摸屏以可取下的方式构造,所述触摸屏能够以无线连接的方式与所述座椅背板系统的控制程序连接,以选择按摩程序。在本专利技术的框架内,“无线连接”尤其是通过WiFi、蓝牙、红外、紫蜂(Zigbee)等连接方式进行连接。本领域技术人员也能够选择其他连接方式实现无线连接,而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范畴。
[0016]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可翻折机构具有将所述按摩部与所述座椅靠背连接的连接机构。在本专利技术的框架内,所述连接机构尤其构造为蜗轮蜗杆机构或者齿轮齿条机构。所述蜗轮蜗杆机构或者齿轮齿条机构能够通过电动马达驱动,使得座椅背板系统的控制程序能够通过控制电动马达来控制所述可翻折机构的打开和关闭。尤其是,所述控制程序能够由乘客通过控制装置的输入来控制可翻折机构的按摩部运动到第一使用位置或者第二使用位置。特别优选地,乘客还能够通过控制装置输入第一使用位置的倾斜角度,以满足不同身高、体型的乘客的按摩需求。
[0017]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涉及一种带有脚部按摩功能的汽车,其中,所述汽车具有根据
本专利技术的座椅背板系统,以实现对足底或者小腿的按摩功能。
附图说明
[0018]下面以实施例来示意性地说明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带有按摩功能的座椅背板系统。
[0019]图1A、图1B、图1C分别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座椅背板系统1的收起状态、第一使用位置和第二使用位置;
[0020]图2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座椅背板系统1的按摩部4的侧剖视图和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应说明的是,在本说明书中,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0022]在图1A中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有按摩功能的座椅背板系统(1),其具有布置在座椅靠背(2)的背部的可翻折机构,所述可翻折机构具有按摩部(4),所述按摩部(4)能够打开,为乘客提供脚部按摩,其中,所述按摩部(4)具有第一使用位置和第二使用位置,其中,所述第一使用位置用于足底按摩,而所述第二使用位置用于小腿按摩。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椅背板系统(1),其中,所述按摩部(4)具有按摩平面(5),所述按摩平面(5)能够随着所述按摩部(4)运动到所述第一使用位置或者所述第二使用位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座椅背板系统(1),其中,所述按摩平面(5)具有按摩垫(7)和/或加热垫(6),所述按摩垫(7)能够实施振动运动以实现按摩功能,所述加热垫(6)能够对足底或者小腿实施加热。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座椅背板系统(1),其中,所述按摩垫(7)具有至少一个气动按摩单元(9)和至少一个振动马达(8),和/或所述加热垫(6)是高功率碳纤维加热垫。5.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座椅背板系统(1),其中,在用于足底按摩的所述第一使用位置中,所述按摩部(4)翻转到倾斜向下的位置,以便于乘客将足底放置在所述按摩部(4)上,和/或在用于小腿按摩的所述第二使用位置中,所述按摩部(4)翻转到大致水平的位置,而具有所述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纯
申请(专利权)人:梅赛德斯奔驰集团股份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