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清除互花米草并控制复发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190350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27 08:37
一种清除互花米草并控制复发的方法,首先在互花米草清理区域布设秸秆堆放场和填埋坑位置,随后在扬花期前对互花米草地上部分进行刈割、回收和晾晒,再根据地势开挖填埋坑并将含有种子和残留茎根的表层土推入其中,覆土压实,同时进一步对茎根密集处进行旋耕以打碎茎根,最后利用开挖的深层土方或外来种植土恢复滩面,待地形稳定后进行本土植被种植。本发明专利技术主要利用机械设备,简单易行,可形成对互花米草的强干扰生境,有效解决互花米草复发问题,同时提升植物替代的成功率。同时提升植物替代的成功率。同时提升植物替代的成功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清除互花米草并控制复发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生态工程领域,涉及清除互花米草并控制复发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互花米草(Spartina alterniflora Loisel)是禾本科米草属多年生草本植物。互花米草自上世纪引入我国后,由于其出色的表型可塑性、遗传分化能力以及高繁殖系数快速蔓延至各地海岸,挤占本土潮间带生物的生存空间,导致生物多样性降低和生态系统退化。2003年,互花米草被列入我国第一批外来入侵物种名单,同时被列入世界最危险的100种入侵物种名单。
[0003]针对互花米草的生态问题,现有技术是通过物理、化学、生物等方式进行控制,但互花米草往往能通过无性和有性繁殖实现二次入侵。以专利号CN103583179A代表的“刈割+翻耕/旋耕+植被替代”治理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抑制互花米草再次生长和扩散,但无法根除沉积物中茎根和种子,导致互花米草可以通过补偿作用经过2~3个生长季恢复甚至超过原有生物量。以专利号为CN113349217B代表的高效氟吡甲禾灵、盖草能等除草剂可以抑制细胞分裂,完全抑制互花米草的无性和有性繁殖,其缺点在于除草剂的使用导致后期无法种植芦苇等禾本科植物,并会在短期内毒害某些潮间带生物。因此,目前亟需研发一种简单易行,同时对环境影响较小的治理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点,提供一种清除互花米草并控制复发的方法。
[0005]为达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清除互花米草并控制复发的方法,首先在互花米草清理区域布设秸秆堆放场和填埋坑位置,随后在扬花期前对互花米草地上部分进行刈割、回收和晾晒,再根据地势开挖填埋坑并将含有种子和残留茎根的表层土推入其中,覆土压实,同时进一步对茎根密集处进行旋耕以打碎茎根,最后利用开挖的深层土方或外来种植土恢复滩面,待地形稳定后进行本土植被种植。
[0007]进一步,包括以下步骤:
[0008]步骤一、将清除区域划分为若干清除单元,在各单元高潮滩及以上区域布设相应规模的秸秆堆放场和填埋坑,并对滩面石块以及硬质垃圾进行定位或清理;
[0009]步骤二、在扬花期前选用人工或机械乘低潮顺地势从低到高刈割互花米草地上部分,刈割后地面留茬不应超过5cm;同时将秸秆集中至堆放场,经过1~2周晾晒脱水后作为生物质能源或粉碎后还滩;
[0010]步骤三、刈割完成后开挖填埋坑,深度为2.0~5.0m,边壁修成一定的倾斜坡,土方分层堆放至填埋坑与秸秆堆放场之间。利用湿地推土机顺地势从低到高将包含互花米草种子、根系和留茬,厚度不少于30cm的表层土推入填埋坑中并压实,随后原位分层回填并压实
覆土,覆土厚度至少1m;
[0011]步骤四、表层土挖除后,利用旋耕机对互花米草残留茎根密集处进行旋耕以彻底打碎茎根,旋耕深度约30~40cm;
[0012]步骤五、采用开挖的深层土方或外来无互花米草种子库的种植土恢复滩面原状,待地形稳定后,选种芦苇、海三棱藨草以及拉关木等速生本土植被。
[0013]优选地,步骤二完成后应进行地形测量;
[0014]优选地,可选择于低潮区沿岸线间隔5m布设4~6m宽条带的填埋带,覆土恢复原状滩面后继续抬高并铺设土工布形成顶宽1~3m,坡比为1:1.5~1:2的消浪垄,垄顶高程不超过平均高潮位。
[0015]优选地,步骤三完成后在填埋坑上铺设并固定不透光的土工布。
[0016]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7]与传统互花米草治理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主要通过“物理控制+土方置换+植被种植”的强干扰模式减少互花米草的种子库和光可获得性,根本上杜绝了基于本地互花米草种子库复发的可能。实施过程对环境友好,即便短期内对生物有一定影响,但在治理完成后生境改善提升,受影响区域将逐步恢复。
附图说明
[001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提供以下附图配合展示:
[0019]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实施例的治理区域布局示意图。
[0020]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实施例的步骤二示意图。
[0021]图3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实施例的步骤三示意图。
[0022]图4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实施例的步骤四示意图。
[0023]图5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实施例的步骤五示意图。
[0024]其中,1

秸秆堆放场,2

填埋坑位置,3

互花米草生长区,4

互花米草刈割,5

秸秆回收和晾晒,6

填埋坑开挖,7

茎根推入填埋坑,8

分层压实,9

恢复滩面,10

种植本土植物;
[0025]需要说明的是,上述附图所展示的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情况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实施例的附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
[0027]为了描述的方便,在需要时将使用空间相对术语,例如“之下”、“下方”、“下”、“上方”、“上”等,来描述附图所示的一个元件或特征相对于另一元件或特征的关系。所述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括除了在图中所示的指向之外的使用或操作的器件不同指向。例如,如果将图中的器件翻转,描述为在其它元件或特征“之下”或“之下”的元件将被定向为在其它元件或特征“之上”。
[0028]除非另外限定,在此使用的术语具有与本专利技术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所理解的相同含义,而且所述术语应理解为具有与相关技术的上下文中的含义一致的含义,并不应以理想化或过度形式化来理解,本专利技术明确限定的情况除外。
[0029]一般而言,本专利技术可以按照以下方式实施:
[0030]步骤一、将清除区域划分为若干清除单元,在各单元高潮滩及以上区域布设相应规模的秸秆堆放场和填埋坑,并对滩面石块以及硬质垃圾进行定位或清理;
[0031]步骤二、在扬花期前,对滩面石块以及硬质垃圾进行定位或清理,随后选用人工或机械乘低潮顺地势从低到高刈割互花米草地上部分,刈割后地面留茬不应超过5cm;同时将秸秆回收并集中至堆放场,经过1~2周晾晒脱水后作为生物质能源或粉碎后还滩;
[0032]步骤三、开挖填埋坑,深度为3.0~5.0m,边壁修成1:2~1:4的倾斜坡,土方分层堆放。利用湿地推土机顺地势从低到高将包含互花米草种子、根系和留茬,厚度不少于30cm的表层土推入填埋坑中并压实,随后原位分层回填并压实覆土,覆土厚度为1m以上。
[0033]步骤四、表层土挖除后,利用旋耕机对互花米草残留根系密集处进行旋耕以彻底打碎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清除互花米草并控制复发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首先在互花米草清理区域布设秸秆堆放场和填埋坑位置,随后在扬花期前对互花米草地上部分进行刈割、回收和晾晒,再根据地势开挖填埋坑并将含有种子和残留茎根的表层土推入其中,覆土压实,同时进一步对茎根密集处进行旋耕以打碎茎根,最后利用开挖的深层土方或外来种植土恢复滩面,待地形稳定后进行本土植被种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除互花米草并控制复发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将清除区域划分为若干清除单元,在各单元高潮滩及以上区域布设相应规模的秸秆堆放场和填埋坑,并对滩面石块以及硬质垃圾进行定位或清理;步骤二、在扬花期前选用人工或机械乘低潮顺地势从低到高刈割互花米草地上部分;同时将秸秆集中至堆放场,经过晾晒脱水后作为生物质能源或粉碎后还滩;步骤三、刈割完成后开挖填埋坑,边壁修成一定的倾斜坡,土方分层堆放至填埋坑与秸秆堆放场之间;利用湿地推土机顺地势从低到高将包含互花米草种子和茎根,表层土推入填埋坑中并压实,随后原位分层回填并压实覆土;步骤四、表层土挖除后,利用旋耕机对互花米草残留茎根密集处进行旋耕以彻底打碎茎根;步骤五、采用开挖的深层土方或外来无互花米草种子库的种植土恢复滩面原状,待地形稳定后,选种速生本土植被。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清除互花米草并控制复发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所述清除单元的面积为1~2公顷,每个单元在高程3.0m以上区域布设和开挖面积为50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鹏戴禹杭许自力吴创收赵红萍
申请(专利权)人:中交上海航道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