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趋光机制来快速判断微藻活力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185433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27 08:3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利用趋光机制来快速判断微藻活力的方法,包括:将待检测微藻及培养基置于单侧光照的器皿中,开启光照,设定时间后,计算符合趋光要求的微藻聚集的面积占培养皿表面积的百分比,获得微藻活力的断微结果。本发明专利技术大大缩减了检测时间,同时对微藻没有破坏作用。坏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利用趋光机制来快速判断微藻活力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快速评判微藻细胞生长活力的方法,具体是涉及一种利用趋光机制来快速判断微藻活力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众所周知,藻类个体小,繁殖快,在较短时间内可获得环境诱变物对其许多世代及种群水平的影响,许多微藻是单细胞个体,对环境毒物较敏感,易于发生变异,而且藻类易于在实验室条件下培养,生长条件容易控制,同时,藻类是水体的初级生产者,其种类的多样性和生产量直接影响水生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对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近年来人们在水体安全评价、环境毒物检测等各方面越来越多的使用藻类作为实验材料。并由此产生了一系列的藻类毒物检测的方法,这些方法在海洋、河流、湖泊等水生生态系统的污染检测,饮用水的安全性评价等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
[0003]一般在评价化学品对微藻的毒性前首先要保证微藻具有活力。以往主要是通过测试微藻对重铬酸钾的反应或者是通过测定微藻每天的生物增加量来判断,以上方式存在二次污染,另外耗时比较长,因此,寻找一种快速有效的判断微藻活力的方法非常有必要。
[0004]公开号102041294A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通过测定细胞总ATP(T

ATP)酶活性来快速评价微藻细胞生长活力的方法,包括:取待评价生长活力的微藻藻液,4℃离心,弃上清后取藻细胞,加生理盐水制成106细胞/ml的藻细胞悬液并准确计数细胞浓度,用超声波细胞破碎机在冰水浴条件下将藻细胞破碎,测定每100万藻细胞的总ATP酶活性。r/>[0005]上述方法需要对细胞进行生理盐水处理、超声破碎,对细胞同样存在破坏性。
[0006]能动行为是微藻常见的生理特征。大量研究证明,海洋真光层内浮游微藻基本是能动的,尤其是90%以上的赤潮种都具有很强的游泳能力。而与一系列重要的海洋生态学现象,如垂直迁移、种群成层、斑块状分布、逃避分布等相关联,对海洋生态系统及整体生物圈起到重要的宏观调节作用。能动行为是海洋微藻显著的生理特征,同鱼类腮动、回避行为、水蚤游泳行为、摄食行为这些应急测试指标类似,同样属于表观行为指标,具有明显的直观性。更重要的是微藻能动行为能够从亚细胞水平与海洋宏观的生态学现象相关联,不仅敏感,而且具有强烈的生态学指示意义。但是,目前关于利用微藻能动行为来判断微藻活力的方法并未见报道。

技术实现思路

[0007]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基于上述分析,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利用微藻趋光性判断微藻活力的方法,该方法操作简单,耗时少,能够很好的判别藻的活力。同时对微藻不会产生破坏性影响。
[0008]一种利用趋光机制来快速判断微藻活力的方法,包括:将待检测微藻及培养基置于单侧光照的器皿中,开启光照,设定时间后,计算符合趋光要求的微藻聚集的面积占培养皿表面积的百分比,获得微藻活力的断微结果。
[0009]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器皿为培养皿,并用锡箔纸遮盖培养皿的一半面积。
[0010]作为一种实施方式,藻的初始浓度为105个/ml至108个/ml。进一步优选为105个/ml至107个/ml。
[0011]作为一种实施方式,光照采用红光或白光,光强度不小于40μmol/m2·
s。作为优选,光强度为40μmol/m2·
s~60μmol/m2·
s。
[0012]作为一种优选方案,选择白光照射时,微藻的初始浓度为106个/mL,光强为40μmol/m2·
s。选择红光照射时,微藻的初始浓度为105个/mL,光强为40μmol/m2·
s。
[0013]作为优选,光照时间大于10min。作为进一步优选,光照采用红光或白光,光照时间不小于3小时。进一步,光照时间为8小时以上。更进一步,光照时间为8~20小时;更进一步光照时间为8~15小时。
[0014]作为优选,所述微藻为莱茵衣藻、裸藻等。
[0015]作为优选,光照结束后,利用ImageJ软件将图片软换成8

bit后,通过调整阈值框选出藻细胞主要聚集区域,然后利用ImageJ软件中的Measure功能计算得到微藻聚集的面积。
[0016]作为进一步的优选,在进行图片处理前,可以利用人工进行预先的判断,对于明显没有聚集效应的图片进行直接的判断;或者对于一些发生异常聚集的图片进行剔除等。
[0017]作为优选,当微藻聚集的面积占培养皿表面积的百分比小于50%时,微藻具有活力。
[0018]利用本专利技术的方法,可以更快更好的判别藻的活力;同时对微藻不会产生破坏性影响。
附图说明
[0019]图1单侧光源培养示意图,图中以六个样品为例;
[0020]图2白光,光强40μmol/m2·
s,藻初始密度106个/mL条件下莱茵衣藻的趋光运动;
[0021]图3白光,光强60μmol/m2·
s,藻初始密度106个/mL条件下莱茵衣藻的趋光运动
[0022]图4白光,光强40μmol/m2·
s,藻初始密度106个/mL条件下莱茵衣藻72h生长曲线;
[0023]图5红光,光强40μmol/m2·
s,藻初始密度105个/mL条件下莱茵衣藻的趋光运动;
[0024]图6红光,光强60μmol/m2·
s,藻初始密度105个/mL条件下莱茵衣藻的趋光运动;
[0025]图7红光,光强40μmol/m2·
s,藻初始密度105个/mL条件下莱茵衣藻72h生长曲线。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一)
[0027]接种25mL莱茵衣藻(藻种购自于中国科学院淡水藻种库,编号FACHB

265)于直径为9cm的培养皿中,设置3组平行,并用锡箔纸遮盖培养皿的一半面积,如图1所示,至于单侧光照的培养箱中。调节藻的初始浓度分别为105个/mL、106个/mL,设置白光光照强度分别为40μmol/m2·
s、60μmol/m2·
s,分别在2h,4h,8h,12h拍照记录,用Image J软件分析处理。
[0028]同时作为对比,接种50ml相同莱茵衣藻于100ml的三角瓶中,调节藻的初始浓度分别为106个/mL,设置3组平行,设置白光光照强度分别为60μmol/m2·
s,光照:黑暗=16h:8h(即:光照时间为16小时,然后接着8小时无光,以此类推),分别在培养了24h,48h和72h时测
定藻的个数,并绘制生长曲线(此为已有的判断细胞活力的方法,细胞的生长曲线为指数型增长即认为细胞处于对数增长期,活力满足毒理学实验要求)。
[0029]如图2和图3,分别是40μmol/m2·
s、60μmol/m2·
s,藻初始密度106个/mL条件下莱茵衣藻的趋光运动结果(12小时时,利用ImageJ软件,计算的微藻聚集的面积占培养皿表面积的百分比小于50%)。结果显示,两种光照条件下,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利用趋光机制来快速判断微藻活力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将待检测微藻及培养基置于单侧光照的器皿中,开启光照,设定时间后,计算符合趋光要求的微藻聚集的面积占培养皿表面积的百分比,获得微藻活力的断微结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趋光机制来快速判断微藻活力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器皿为培养皿,并用锡箔纸遮盖培养皿的一半面积。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趋光机制来快速判断微藻活力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藻的初始浓度为105个/ml至108个/ml。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趋光机制来快速判断微藻活力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光照采用红光或白光,光强度不小于40μmol/m2·
s。5.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慧楼一晨胡金星马建青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大学科学技术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