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强度固抗冲击锁紧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185427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27 08:3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连接器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高强度固抗冲击锁紧器,包括锁紧器本体,锁紧器本体由锁销和锁紧底座构成,且锁销与锁紧底座之间相互配套进行固定,当用户需要进行对设备进行固定时,这时通过旋转第一活动杆顶部的旋转头,此时第二活动杆底部设置的卡扣就会通过第二通孔在旋转圆筒内部进行旋转,通过这种方式有效完成了初步的锁紧效果,同时由于在第二活动杆表面套接有第一压缩弹簧,当第二活动杆在旋转伸长时,第一压缩弹簧也会在压板上被压缩形变,这就使得第一压缩弹簧会产生一定程度的反向支撑力,通过这股反向支撑力的作用,若是卡扣在旋转圆筒内部松动,即需要克服这股反向支撑力,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锁紧效果。果。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强度固抗冲击锁紧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连接器
,具体为一种高强度固抗冲击锁紧器。

技术介绍

[0002]设备在使用过程中,一般都是将待安装的设备安装于设备托架上,为了使其具有一定的抗冲击、抗震动能力,往往会通过相应的部件来对其进行加固,锁紧器就是目前最常见的用于固定该设备的部件。
[0003]现有技术中的锁紧器设备,通常都是采用其所具备固定组件进行单一的锁紧固定效果,虽然这种方式不影响待安装设备的固定效果,但是单一的锁紧固定效果在使用过程中有可能会被一些如外力冲击、恶劣天气等因素造成影响,严重的情况下还有可能导致单一的锁紧固定效果的锁紧器设备出现松动,乃至脱落的情况出现。
[0004]因此,不满足现有的需求,对此我们提出了一种高强度固抗冲击锁紧器。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高强度固抗冲击锁紧器,具备的有益效果,解决了上述
技术介绍
中所提到的问题。
[0006]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强度固抗冲击锁紧器,包括锁紧器本体,所述锁紧器本体由锁销和锁紧底座构成,所述锁销置于锁紧底座上方,且锁销与锁紧底座之间相互配套进行固定,同时所述锁销由固定板、保护外壳以及固定套筒构成,所述固定套筒靠近锁紧底座设置,而固定套筒的顶部外沿与保护外壳的底部外沿形成固定连接,且所述固定板的底部表面与保护外壳的顶部表面形成固定连接;
[0007]所述锁紧底座的外侧表面固定设置有外螺纹,同时锁紧底座的顶部表面开设有第一通孔,且所述第一通孔的横截面为一种矩形结构,同时锁紧底座内部开设有容纳腔,所述第一通孔与容纳腔相连通,而所述容纳腔底部表面固定设置有旋转圆筒,且旋转圆筒的顶部表面同样开设有第二通孔。
[0008]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高强度固抗冲击锁紧器可选方案,其中:所述固定板的顶部表面活动安装有旋转头,所述旋转头的底部表面固定与第一活动杆的顶部表面形成固定连接,而第一活动杆下端表面固定设置有第一滚珠。
[0009]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高强度固抗冲击锁紧器可选方案,其中:所述第一活动杆通过第一滚珠滑动设置在弧形槽内部,所述弧形槽开设在活动套筒表面,而活动套筒套接在第一活动杆上。
[0010]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高强度固抗冲击锁紧器可选方案,其中:所述第一活动杆底部表面与第二活动杆的顶部表面之间形成固定连接,而所述第二活动杆表面套接有第一压缩弹簧,且第一压缩弹簧的下端与压板顶部表面相接触,所述压板固定套接在第二活动杆下端表面,此外第二活动杆的底部表面与卡扣顶部表面形成固定连接。
[0011]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高强度固抗冲击锁紧器可选方案,其中:所述卡扣的横截
面为一种矩形结构,而所述卡扣的横截面的长度和宽度与第一通孔以及第二通孔的横截面的长度和宽度相同,同时所述卡扣依次穿过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并与旋转圆筒之间形成活动连接。
[0012]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高强度固抗冲击锁紧器可选方案,其中:所述固定套筒的内壁处固定设置有内螺纹,而所述固定套筒的内径大于锁紧底座的直径,同时所述固定套筒通过内壁设置的内螺纹与锁紧底座外侧表面固定设置的外螺纹之间进行螺纹连接。
[0013]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高强度固抗冲击锁紧器可选方案,其中:所述固定套筒表面活动套接有连接套筒,所述连接套筒的顶部外沿处分别与若干个第二压缩弹簧的下端形成固定连接,而若干个所述第二压缩弹簧的上端与保护外壳的底部表面形成固定连接。
[0014]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高强度固抗冲击锁紧器可选方案,其中:所述锁紧底座的外侧表面还活动设置有若干个第二滚珠,而若干个第二滚珠以锁紧底座为中心呈圆周设置,且每个第二滚珠均等距设置。
[0015]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高强度固抗冲击锁紧器可选方案,其中:每个所述第二滚珠的表面均与第三压缩弹簧的一端形成固定连接,而若干个第三压缩弹簧的另一端固定安装在锁紧底座内部。
[0016]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高强度固抗冲击锁紧器可选方案,其中:所述连接套筒的内侧表面对应若干个第二滚珠的数量以及位置开设有若干个滑槽,同时每个滑槽的内部处均开设有卡槽,每个所述卡槽的纵向横截面均为一种圆形结构,而卡槽的直径与第二滚珠的直径相同,且若干个所述卡槽与连接套筒之间相互配合进行卡接。
[0017]本专利技术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8]1、该高强度固抗冲击锁紧器,当用户需要进行对设备进行固定时,只需要将锁销内部设置的第二活动杆插入锁紧底座内部设置的旋转圆筒内部,这时通过旋转第一活动杆顶部的旋转头,由于第一活动杆与第二活动杆之间形成固定连接,这就使得第二活动杆也会进行旋转,此时第二活动杆底部设置的卡扣就会通过第二通孔在旋转圆筒内部进行旋转,通过这种方式有效完成了初步的锁紧效果,同时由于在第二活动杆表面套接有第一压缩弹簧,当第二活动杆在旋转伸长时,第一压缩弹簧也会在压板上被压缩形变,这就使得第一压缩弹簧会产生一定程度的反向支撑力,通过这股反向支撑力的作用,若是卡扣在旋转圆筒内部松动,即需要克服这股反向支撑力,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锁紧效果。
[0019]2、该高强度固抗冲击锁紧器,由于在锁紧底座外侧表面设置有外螺纹结构,且固定套筒内部处也设置有内螺纹结构,这就使得当锁销在锁紧底座内部完成初步锁紧后,这时通过固定套筒内部设置的内螺纹与锁紧底座表面设置的外螺纹之间进行螺纹连接,以完成对锁销和锁紧底座之间的二次固定效果,通过这种方式不仅有效的加强了锁紧效果,而且为锁销和锁紧底座之间的初步锁紧提供一定的保护效果。
[0020]3、该高强度固抗冲击锁紧器,由于在固定套筒表面活动套接有连接套筒,这就使得当锁销和锁紧底座之间完成二次固定后,此时将连接套筒拉伸套接在锁紧底座表面,由于锁紧底座表面设置有若干个第二滚珠,而连接套筒对应第二滚珠的数量以及位置开设有若干个滑槽,且每个滑槽内部均开设有卡槽,这就使得当连接套筒当套接在锁紧底座表面后,若干个第二滚珠就会卡接在若干个滑槽内部,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不仅完成了对锁销和锁紧底座之间的第三次固定效果,而且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防止锁销和锁紧底
座的二次固定出现意外松脱的情况。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2]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锁销和锁紧底座连接结构示意图。
[0023]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锁紧底座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4]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固定套筒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5]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局部连接套筒与锁紧底座连接切面结构示意图。
[0026]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活动杆和第二活动杆连接结构示意图。
[0027]图中:1、锁紧器本体;
[0028]101、锁销;102、锁紧底座;103、旋转头;104、固定板;105、保护外壳;106、固定套筒;107、连接套筒;108、第二压缩弹簧;109、压板;110、第一压缩弹簧;111、第二活动杆;112、卡扣;113、外螺纹;114、第二滚珠;115、旋转圆筒;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强度固抗冲击锁紧器,包括锁紧器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器本体(1)由锁销(101)和锁紧底座(102)构成,所述锁销(101)置于锁紧底座(102)上方,且锁销(101)与锁紧底座(102)之间相互配套进行固定,同时所述锁销(101)由固定板(104)、保护外壳(105)以及固定套筒(106)构成,所述固定套筒(106)靠近锁紧底座(102)设置,而固定套筒(106)的顶部外沿与保护外壳(105)的底部外沿形成固定连接,且所述固定板(104)的底部表面与保护外壳(105)的顶部表面形成固定连接;所述锁紧底座(102)的外侧表面固定设置有外螺纹(113),同时锁紧底座(102)的顶部表面开设有第一通孔(126),且所述第一通孔(126)的横截面为一种矩形结构,同时锁紧底座(102)内部开设有容纳腔(123),所述第一通孔(126)与容纳腔(123)相连通,而所述容纳腔(123)底部表面固定设置有旋转圆筒(115),且旋转圆筒(115)的顶部表面同样开设有第二通孔(11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强度固抗冲击锁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104)的顶部表面活动安装有旋转头(103),所述旋转头(103)的底部表面固定与第一活动杆(119)的顶部表面形成固定连接,而第一活动杆(119)下端表面固定设置有第一滚珠(12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强度固抗冲击锁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活动杆(119)通过第一滚珠(121)滑动设置在弧形槽(122)内部,所述弧形槽(122)开设在活动套筒(120)表面,而活动套筒(120)套接在第一活动杆(119)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高强度固抗冲击锁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活动杆(119)底部表面与第二活动杆(111)的顶部表面之间形成固定连接,而所述第二活动杆(111)表面套接有第一压缩弹簧(110),且第一压缩弹簧(110)的下端与压板(109)顶部表面相接触,所述压板(109)固定套接在第二活动杆(111)下端表面,此外第二活动杆(111)的底部表面与卡扣(112)顶部表面形成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绍康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吉威盛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